第 21 章(1 / 2)

月落雙枝 鷺清 7228 字 9個月前

此時已值亥時,月涼如水,合該是母親歇息的時辰才對,怎的卻到他宮裡來了?

蕭祁頌愣了一愣,旋即迎上前去,攙著她笑道:“阿娘這是心疼爹軟禁我,特意看我來了?”

湯後淺淺笑著,走到前方入座:“你啊,也彆怪你父親這樣做。這件事確實是你不對,墨兒怎麼說都是你的親哥哥,你怎麼能動手打他呢?”

“阿娘,我已經知道錯了,您就彆說了。”他親自給湯後沏了一杯茶。

接著坐在她身旁,問道:“您今日過來隻是看看我嗎?可是有什麼話想對我說?”

往日裡母親歇得早,極少在這個時辰還醒著,更彆說外出走動了,因而他料定母親定是有事同他說。

可湯後隻是看著他,唇邊噙著慈愛的笑意,說:“無事,隻是想來看看我兒子罷了。”

說完,又抬起手,順著他的墨發輕輕撫摸,感歎著:“我兒真是長大了,生得這般好,我這個做母親的,心裡欣慰啊...”

一絲不解漫入他眸中。

母親今日好像有些憂傷,雖是笑著,可眼裡卻並無笑意。

他將母親的手握進掌心,柔聲問道:“阿娘,可是發生什麼事了嗎?還是你同爹爹吵架了?”

湯後搖了搖頭:“沒什麼事,娘隻是上了年紀,有些多愁善感罷了。”

說罷,便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語重心長地道:“好孩子,娘知道,你心裡一直怪你父親偏愛你哥哥,但娘希望,你不要因此與你哥哥產生隔閡。你們都是我十月懷胎生下來的,都是娘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若你們手足相殘,娘會傷心的。”

蕭祁頌聞言,以為母親是在說前日打架一事,便特地來開解自己,不想看見他們兄弟之間鬨不愉快。

於是彎唇回應:“阿娘,前日是我不對,我誤會了哥哥,性子又太衝動,我已經知道自己不對了。今後我保證三思而後行,不會與哥哥手足相殘的,您放心吧。”

看著自己兒子如此乖巧,湯後不知不覺便紅了眼眶。

她是做母親的人,心裡最是清楚,她這個兒子縱然外人說他千般不好萬般不對,可其實他是最孝順的,待人也是一片赤誠,從不搞那些彎彎繞繞,與她的性子是如出一轍。

可這麼好的人,如今卻要......

一想到之後會發生的事情,她便忍不住眼眶濕潤,落下兩滴淚來。

“阿娘,您這是...”他一怔,趕忙取來帕子遞給她,“好好的您哭什麼呀?是不是我又哪裡惹您生氣了?您跟我說,我都改。”

“好孩子,不是你的錯。”湯後拭去眼淚,平複了一會兒情緒。

隨後勉強扯出一個笑容,道:“你瞧我,真是年紀大了,說一會兒話就要哭。其實娘就是想看看你,同你說說話,我們娘倆已經好久沒有一起談心了,不是嗎?”

“是很久了。”他回憶了一番。

從前在濠州,紛爭四起後母親隨軍,便極少能見麵。後來住進了皇宮,他們便更是繁忙,父親忙著政事,母親則忙著打理皇宮上下。

雖然平日裡也能見著,但像這樣坐在一起談心,卻是再也沒有過。

想罷,他食指卷著帕子,將母親臉上殘留的淚痕拭去,微微笑道:“若是阿娘喜歡,今後我時常來陪阿娘聊天。哦對,還有阿瑩,我帶著她一起來,聊到您不想聊了為止,好不好?”

提起卜幼瑩,湯後的表情幾不可察的頓了一瞬。

隨即移開視線,乾笑了兩聲:“好,當然好...”

“阿娘。”他想起什麼,又問道:“父親有沒有說,是他命人寫賜婚聖旨,還是同尋常人家一樣,帶著禮品去提親啊?”

聞言,湯後下意識垂眸躲閃他的視線,牽了牽嘴角:“你父親...還沒有說。可能......可能是提親吧。”

“可聽說欽天監將日期定在了九日後,這麼點時間趕製喜服都已經很急了,更何況還有三書六禮要完成,那他怎麼還不放我出去?”

這兩日禁衛們一如既往守在殿門外,根本不讓他踏出一步,絲毫看不出父親有想放他出來的跡象。

這也是他覺得奇怪的地方,誰家兒郎要成親了還將他關在屋裡啊?

可湯後不是個擅長說謊的人,尤其還是麵對自己的兒子,於是隻道:“也許,你父親有他自己的考量。”

“什麼考量啊。”他冷哼了聲,“我看他是怕對哥哥不好交代,所以才要將我關得久一些。”

說罷,便搖著母親的手臂,撒嬌道:“阿娘,你幫我同父親說一說,三書六禮我想親自去做,不用旁人替我。”

自古以來皇家結親,多數都不用皇子親自出麵,隻用派禮部官員去做即可。

可他不想做那個“多數”。

迎娶阿瑩的每一步,他都想親自來。

看著麵前滿眼期待的小兒子,湯後愧疚之心作祟,剛按下去的眼淚頓時又漫了上來。

一看母親又哭了,他便連忙安慰道:“好好好,我不為難您了,您彆哭了。哎呀,您是兒子娶妻又不是嫁女兒,怎麼哭得這般傷心啊?”

湯後吸了吸鼻子,眼眶又紅又腫:“好孩子,你是最聽話的,這件事情你還是聽你父親的吧,莫要再惹他生氣了。”

“好,我知道了,那就聽父親的。您快彆哭了,不然回了昭仁殿讓父親看見,定要以為是我氣哭的您,我的屁股現在可不能再挨打。”

她被最後一句話逗笑了,情緒稍微緩和了些,笑罵了他一句潑皮。

時辰不早,再繼續待下去恐又會哭幾場,於是囑咐了他幾句日常後,便起身離開了重明宮。

今夜注定是漫長的一夜。

皇宮之外的相府,此時也上演著一場母親與孩子的談話,隻不過,沒有湯後那麼多的眼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