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菲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了。
開始學著做飯了。
林楠以鬨了一天肚子的代價,告訴劉藝菲,她不適合乾這個。
“老天是公平的,你都長的這麼好看了,就彆糾結沒有下廚天分這事兒了,會用微波爐就可以了……”
劉藝菲窩在花園的搖籃裡,抱著貓,一臉笑容地點著頭,沒有絲毫謙虛的意思。
“嗯,我也是心血來潮嘛。你不是生日麼……”
“所以,你做的我全吃了。”
林楠輕聲說道,眼裡帶著溫柔。
…………
《太陽照常升起》,上映了不到兩周,就徹底沒聲了。
票房停在了一千六百萬。
能分到英黃手裡的也就六百萬吧,還是稅前的。
這就代表著楊守城這次投資,血虧。
薑聞甚至被某些媒體,打上了票房毒藥的稱號。
《盲山》的題材特殊。
宣傳起來,就不能像商業片那樣搞了。
當初於東給林楠承諾,會加大《盲山》的發行力度,現在也確實做到了。
各大院線都出現了好《盲山》的海報,有好幾種。
灰蒙蒙的大山作為背景,一個身穿紅色襖子,黑色棉褲,包著頭巾的女人,慌張地跑著……
女人眼神帶著死寂,毫無生氣,懷裡抱著小被子包裹的孩子……
這部電影,從決定投資的那一刻起,林楠就做好了賠本的準備。
他一邊和李楊上訪談節目,一邊發動著身邊的人脈。
凡是有林楠聯係方式的圈內人,他們的博客、貼吧裡,都在轉發這部電影的消息。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李楊導演又一部直抵人心的電影。”
……
有官方媒體,也給了宣傳上的支持。
這部電影的討論已然達到了一個高度。
“就等十一月上映吧,李楊大哥不必擔心什麼。”
李楊想到了林楠回本的問題,後者沒有在意。
這部《盲山》,林楠看完後隻剩下心痛的感覺,而且題材比《隱入塵煙》那種更廣泛、更真實、更讓普通大眾共鳴。
所以票房,肯定是不能奢望的。
但有些電影,拍出來就有它的意義存在,這類導演也是可敬的。
投資這類電影,林楠願意虧這個本。
在十一月要上映的電影裡,《盲山》終於得到了一些關注。
首映禮和發布會,林楠和李楊商量了很久,最後決定都不辦。
能宣傳到的地方,都宣傳到了,還有官媒報道,首映禮那些就沒必要了。
國慶開始了,今年十月份沒有什麼大片,但上半年那些臨陣退縮的國產電影,最後全擠到了這三個月。
十月份上映的電影數量,是九月的兩倍,八月的近四倍。
平均每天有兩三部電影上映。
林楠專門抽時間,留意了釜山電影節,國內去的人也不少。
希傑之前很肯定地告訴林楠,《新世界》會入圍釜山電影節,那會兒可還沒出提名名單呢。
之後不久,果然應驗了。
《新世界》有一項個人榮譽獎的提名,後麵就寫著林楠的名字。
“這內定的感覺是真不錯!”林楠念叨了句。
橙天帶著大隊人馬去了釜山電影節,和一家南韓公司簽了合作協議。
互相簽下對方一些演員藝人,在另一國演藝圈的經濟約。
今年剛剛被伍刻波簽下的江一豔,也在這裡麵。
聽朱婭文說,江一豔可不是很安生……
12號這天,釜山國際電影節頒獎禮。
由於好多國內演員和劇組都去了那邊,所以電影頻道專門給了現場直播報道。
《新世界》拿到了觀眾獎和榮譽獎。
當頒獎人喊出中文,林楠兩個字時。
現場鏡頭切給了國內眾人。
《集結號》劇組、鄧朝、孫麗,王婧花等人都在張望。
最後上台的是《新世界》劇組的人。
“林楠導演因為在宣傳電影,所以抽不開身過來,由劇組代領獎項……”
釜山時間可比國內快一個小時。
電影頻道的頒獎直播結束,沒出半個小時,國內媒體已經見報了。
“林楠導演,拿下釜山電影節個人榮譽獎!”
……
希傑是真有誠意。
林楠一早起來,就接到公司人的電話,希傑派人把證書那些送來了。
“一個小獎項而已,就差不多像魔都電影節那樣,排排坐分果果,都是照顧外國人麵子,抬高自身地位。”
林楠給劉藝菲解釋著。
釜山電影節,在獎項設立上就很奇葩,沒有傳統的那些最佳導演、最佳演員之類的獎。
就是很籠統的紀錄片獎、短片獎等。
個人獎項就是:榮譽獎。
……
寧皓帶著劇組回首都,舉行了殺青發布會。
“本來我還想著慢慢來,趕在閉幕式前殺青呢,誰知道黃博那家夥被金雞選去做開幕式表演了。
我隻能加快進度,偷懶都不行。”
寧皓見到林楠,就開始抱怨。
“回來照樣歇呀,反正咱倆出現在閉幕式上就行了。先準備準備詞兒,到時候宣傳電影用。”
林楠笑著說道。
劉藝菲已經提前出發了,《功夫之王》劇組,是開幕式紅毯的重要嘉賓。
“要不說陳導是大導演呢。待遇就是不一樣。”寧皓有點羨慕。
能進故宮拍攝的劇組不多,能進未開放區域的就更少了。
陳愷歌就成功地帶著《梅蘭芳》劇組,進了皇極殿等未開放區域。
這種待遇,一般導演根本不敢想。
26號下午,林楠和寧皓兩個一同飛到了蘇州。
黃博穿著短袖、馬褲,帶著墨鏡,開車來接兩人。
“我跟郭淘,在開幕式那首《我愛伱親愛的姑娘》,唱的還不錯吧?”
“說實話,開幕式我們倆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