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水泥的固化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最初的混合物乾燥後雖然堅硬,但容易開裂。關羽經過反複思考和實踐,發現了一種添加物。
經過無數個日夜的艱辛努力,關羽和工匠們終於成功製作出了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水泥。
他們用這種水泥鋪設了一段試驗道路,經過一段時間的晾曬和固化,道路變得平坦而堅硬,能夠承受馬車的重壓和士兵的行進。
關羽站在新修的道路上,望著那平坦而堅硬的路麵,心中充滿了喜悅和自豪。
他知道,這一發明不僅解決了遼州的路況問題,更為遼州的未來鋪設了一條堅實的道路。
接下來他讓人開始在河流下遊大量修建水泥廠,然後全部作為公用。
提供大量的馬匹給水泥廠使用。
水泥廠由荀攸的工部負責。
一邊修建水泥廠,他一邊規劃新的昌黎縣縣城。
現在有了水泥,他要重新給自己修建刺史府。
不用太大,但是要有,這也是用水泥修建的第一個建築物。
等工人熟練後,就要在各郡建廠。
鋪設水泥路。
經過大半年的發展,水泥已經開始大量生產。
主要在三個地方建廠,一個是昌黎郡,一個是三寒郡,還有一個是吉林郡。
昌黎郡是治所,新的刺史府正在加班加點建造,遼州還有那麼多犯人,養著不能白養。
另外就是從昌黎郡到吉林郡之間要修一條大路,將昌黎郡和吉林郡、玄菟郡連在一起。
除了戰俘,就連百姓都幫忙挑沙挑石子修路。
速度大大提升,路非常寬,有後世兩車道寬,還分了兩邊,共四條道。
這條路要短一點,但這條路也是抓的最緊的一條。
另外一條路就是從昌黎郡到三寒郡,中間跨度非常大,複雜程度也不一般。
還好以前就有路,隻是在這條路上加寬和鋪設水泥。
鋪設水泥道路若是成功,遼州的經濟和軍事力量都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到時候商賈雲集,百姓安居樂業,關羽的威望也會水漲船高。
遼州也會成為關羽的大後方。
這一年中原也非常熱鬨,韓馥部將麹義叛變,韓馥出兵征討卻遭遇失利,袁紹則趁機派使者與麹義結交。
袁紹此舉,不僅是因為他對韓馥的怨恨,更是因為他打定主意要占領冀州。
在聯合討董時,袁紹就曾透露他的計劃:“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兼得烏丸、鮮卑之眾,南爭奪天下。”
要實現這一計劃,位於黃河與燕、代之間的冀州,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無疑是關鍵。
然而,當時袁紹的渤海軍糧草匱乏,連個落腳之地都沒有。
此時,逢紀獻計:“韓馥乃庸碌之輩,可與遼東郡太守公孫瓚暗中相約,讓他發兵南侵冀州。”
“待公孫瓚大軍一動,韓馥必然驚慌失措,此時再派能言善辯之人去向他陳說利害,冀州豈有不讓出之理。”
袁紹對逢紀十分器重,果然依計修書一封送給公孫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