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東華門義救誌士 瓊林苑開罪小人 (四)(2 / 2)

九州烽煙記 賦江山 2787 字 10個月前

趙光義點指張詠,氣得半天說不出話。良久,他才強壓心頭怒火,吩咐身邊伺候的小宦官把張詠抬出瓊林閣。他望著張詠被抬走的身影,心中恨恨的道,“張詠啊,張詠,你果在才華與為人上都與李太白有幾分神似。好,你既學李白,朕便不妨效仿唐玄宗,不必將你賜金放還,但你此生注定與朝中的高官厚祿無緣了。”

張詠才被抬出去,閣外便有一個二甲的舉子,拚了命似的要進來。閣外的侍衛們哪肯讓他隨意進來,若在平日為了官家的安全他們早已拔劍,今日瓊林宴他們不敢擅自拔劍,隻得不斷出言嗬斥。

可那個舉子仍不罷休,高舉著右手中幾片金色的鱗片,高喊道:“官家,學生王欽若有寶物要當麵獻給您,還望您大開天恩,讓學生進去一睹天顏吧!”

王欽若的喊聲很快傳入閣內,傳入趙光義耳中。趙光義被張詠的狂悖氣得不輕,若是尋常進士,他絕不會破例相見。可王欽若入閣並非為了麵聖,而是有意獻寶,怎能不勾起他的好奇心?

他隻得揉揉太陽穴,朝閣外眾侍衛道:“既然王進士有寶物獻給朕,就讓他進來吧。”侍衛們聞言連忙讓路,任由王欽若畢恭畢敬的步入閣中。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王欽若才走進莊嚴宏偉的瓊林閣,閣內無數雙眼睛便齊齊向他投來了期待的目光,都想親眼見識一下王欽若口中的寶物,究竟是何方神聖。王欽若見大家都瞧向自己,臉上不僅沒有一絲緊張,嘴角反而泛起得意的微笑,似乎這正是他最希望見到的。

趙光義身為一國之君,縱然對寶物再感興趣,但歸根到底也沒有對獻寶之人的興趣大。所以,趙光義始終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在王欽若手中的金色鱗片上,而是更多的放在忖度他這個人上。但見王欽若未及而立,生得濃眉大眼、鼻直口方,一雙耳朵更是又大又厚,似乎處處透著憨厚老實。但他眼眸流轉間,時隱時現的那縷陰險與奸詐,卻是無論如何瞞不過趙光義的。

王欽若走到趙光義麵前,深施一禮道:“官家,學生王欽若,字定國,臨江新喻人。我自幼苦讀詩書,記得杜子美曾言‘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心中不由頗為感慨。若問學生因何感慨?實因當今官家之聖明遠超堯舜,大宋境內之百姓無不富足,學生尚未儘綿薄之力,我大宋便繁榮昌盛至此,倘若官家再許學生寸進,我大宋勢必遠超漢、唐,成就三代以來第一盛世!至時,天下誰不感官家之德,蒼生誰不念官家之恩?”

呂蒙正、李沆等人俱是直臣,為了給趙光義留下好印象,已儘各人歌功頌德之能事。可眼下與王欽若一比,簡直小巫見大巫,非但沒有半分阿諛奉承的感覺,甚至顯得乾巴巴的毫無誠意。

趙光義微微頷首,目光看向王欽若掌中金鱗,“定國,你掌中金光閃閃的東西是何物?想必這就是你要獻給朕的寶物吧。”(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