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布局落子風雲起(1 / 2)

帶著青山穿越 漆黑血海 6441 字 11個月前

() 九陰真經!

鬥酒和尚一臉困惑,滿是不解,旋即心中劃過一抹暖流,湧現濃濃的感動,“阿彌陀佛!自己敗於李施主之手,按理說,他已經不具備觀看《九陰真經》,這本頂級武學秘籍的資格,如今,李天生堂而皇之地交予自己,實在令其感動。”

“不過!”鬥酒和尚麵色慚愧,正欲辭謝、拒絕李天生美意,作為少林武力值的擔當,他也不是輸不起。

但尚未開口,便被李天生的問話給噎了回去。

“大師以為,《九陰真經》最大的價值在哪?”李天生開口相問,言語間的稱謂也有改變,鬥酒和尚灑脫、磊落,方才對先天的認知,也並非半遮半掩,無絲毫隱瞞的心思,當得起他一聲大師之稱。

恩?

鬥酒和尚並未直接答複,靜默不語,陷入沉思,片刻後,才開口說道:“《九陰真經》,武學寶典,包含最上乘的內功心法、武學招式,然,氣為根,招為形,即如樹豐葉茂,蓋因根深,破土汲水,方為菩提,貧僧以為,內功心法當是其最。”

目視鬥酒和尚侃侃而談,說得頭頭是道,舌燦蓮花,李天生處之淡然,驀然一問:“內功心法對大師進階先天可有助益?”

言語直白,平淡無奇,但卻猶如一把利劍,直插鬥酒和尚胸口,一語點破關鍵。

“未有!”鬥酒和尚老實回答,旋即,略有所感,躬身請教,“貧僧愚鈍,不知施主此舉深意,還請賜教。”

“我請大師觀一出生命繁華。”

李天生並未直接答複,探手虛抓,自芬芳的泥土中攝來一顆草種,逆行內息,一股勃勃生機從草種中輻散而出。

啵!

仿佛蠶蛹破繭,發出生命的脆響,飽滿微小的種子內,驀然鑽出一根粉嫩水靈的綠芽,昂揚向上,不斷茁壯。

抽芽、嫩苗、幼植、分葉、成株、含苞、乍放

一朵完整的蘭花,驀然出現在眼前,嬌嫩、清幽,散發澎湃的生命力。

瓣落、凋零、敗葉、枯枝,一場生命的勃發榮枯,在麵前上演。

“多謝施主指點,貧僧受教了!”

鬥酒和尚雖驚詫於李天生令草木萌發的手段,但並未尋根究底,世人皆有隱秘,也不是所有謎底都要回答。

他反而怔神後,陷入沉思,見花開花敗,忽眼前一亮,猶如迷路的旅客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如夢方醒,嫣然一笑。

並無多餘話語,宛如佛門偈語,破種而出是生命,花開盛妍是生命,花零草枯亦是生命,此中自有深意,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哈哈哈!

李天生頷首而笑,輕拍白鶴,足尖踏地,一躍而起,被白影接過,飄然遠去。

鬥酒和尚收起《九陰真經》,欽佩、豔羨地望著灑脫離去的李天生,靜默良久,悠然一歎。

雙手合十,轉身離去。

兩人都默契地沒有提及,李天生究竟是如何知曉,鬥酒和尚獲掃地老僧傳承之事,就像並非所有的海底沉船,都需要打撈,並非所有的古墓,都要挖掘。

之後鬥酒和尚和少林的事情,就非李天生能管了。

………

自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登上大寶,建立宋庭,重文輕武,曆經數代“官家”治理,經濟繁庶,民生安泰,競顯盛世繁華景象。

然子孫不肖,時至北宋末年,連續兩任帝皇,驕奢淫逸,信小人,遠賢臣,寵佞臣,陷忠良,喜道成癡,以至金人南下,一路破關,血流成河,百姓孤苦,離鄉背井,擒帝王,辱王孫,收貴女,喪失地。

徒留下令大宋子民耿耿於懷、咬牙切齒的“靖康之恥”。

宋人南下,於公元1127年,建立南宋政權後,雖當權者貪圖享樂,紙醉金迷,懾於金國威勢,懦弱無能,但諸多漢家兒郎熱血不消,從未有過一日不想收複失地。

驅逐韃虜,恢複舊山河,重現漢家天下。

……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

這首嶽飛的《滿江紅》,正是南宋無數英雄兒女內心寫照。

但南宋朝庭,奸臣當道,秦檜弄權,宋高宗1138年,奸相秦檜,勾結金人,蠱惑聖聽,推行求和政策,將眾多抗金將士拉下馬,致使當初一場轟轟烈烈的北上抗金的戰役戛然而止,原本的大好局麵,瞬間蕩然無存。

以至整個南宋天下,數十年來積弱不振,備受金國屈辱和壓迫。

南宋建立第67年,即公元1194年,宋朝第十三位皇帝趙擴即位,第二年改年號為慶元。

慶元七年,即公元1201年,第一次華山論劍爆發,江南武林沸騰一片的同時,南宋朝庭的慶元黨禁同樣接近尾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