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布局落子風雲起(2 / 2)

帶著青山穿越 漆黑血海 6441 字 11個月前

時韓胄,這位南宋外戚,領宰府兼太傅一職,獨掌兵權,權傾朝野。

以其為首的抗戰派,逐漸在朝堂上占據上風,抗金收複失地的決策,日漸被提上日程。

南宋國都,臨安府

臨近禦街,中心商業區,東城區

街麵整潔,路邊綠樹成蔭,一座座修建華麗的府邸坐落在此,鱗次櫛比。

曆來是王孫貴族、文官武將的住宅聚集地,能住在這裡人都手裡或家裡有權,非富商大賈能比。

此時,一座最大的院落府邸內

韓胄靜默不語,一雙滄桑的眼眸,平靜地宛如一潭深水,注視著對麵盤膝而坐,麵如冠玉,渾身散發一股出塵之氣的青年。

書房內,極品凝脂的線香靜靜燃燒,一股沉香木的氣息,緩緩流淌,良久,韓才悠悠開口,語氣平靜,卻帶著一股久居上位的氣勢。

“閣下,便是如今江湖上傳的沸沸揚揚那位謫仙人,不知深夜造訪老夫,所為何來?”韓胄冷笑出聲,語氣森寒。

“江湖中人曆來以武犯禁,目空一切,無視法度,向來是朝廷防範和打壓的對象,你不請自來,是自持武力過人,能勝過朝廷的千軍萬馬嗎?”

李天生粲然一笑,一雙璀璨如星,靜作湖的雙眸,目視眼前一身官威,不怒而威的老者,語氣淡漠,一首詞曲自其口中緩緩道出: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裡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鬆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一曲歌罷,李天生目光直視對麵,這位在當今大宋朝呼風喚雨,跺跺腳都能讓朝堂抖三抖的存在,“這首嶽飛的《小重山》,情調低沉卻不實昂揚誌氣,想來韓相對其並不陌生。

我雖江湖中人,但也是宋人,自有一腔熱血,懷有報國之誌,知曉韓相對金人不滿,對舊日失地難複,耿耿於懷,也知朝廷對江湖草莽不信任,今日前來,不過是為大人舉薦兩位忠良後裔,以望他日韓相公起兵,北上伐金時,能早做準備,有良將可用,大業可期。”

“另外,韓相也不必擔憂本座的用意,若是想對你不利,哪怕在下抵不過閣下的千軍萬馬,但血濺三尺,取大人性命,還是輕而易舉。所以,韓相也沒必要拖延時間,偷偷等待援兵。”

話到此處,李天生冷笑一聲,身上驀然爆發出一股強絕的氣勢,房內平地起風雷,無數書籍被吹的刷刷作響,轉瞬即逝,卻依舊驚得韓胄一身冷汗,他毫不懷疑,若是對方想要置他於死地,絕對不費吹灰之力。

對方並沒有胡吹大氣,真有在萬軍中,搏殺自己的實力。

咯吱!

李天生不再廢話,該說的,不該說的,他已經都已經言儘,若不是眼前之人,乃南宋寧宗皇帝在位期間,一力主張北上抗金的重臣,他才懶得跟其接觸,畢竟這位韓相,曆史風評,可是褒貶不一,毀譽參半。

留下一張寫滿字跡的紙張,李天生起身而起,打開房門,在數百人團團包圍下,一躍而起,乘鶴遠去。

自始至終,書房內的哪一位,都未發一語。

老而不死,是為賊!如何衡量利弊,他們比誰都清楚。

“都下去吧,今日之事,誰也不準外泄,違者,斬!”

隨即,韓胄的聲音自屋內傳出,語氣冷酷,滿含煞氣。

“是!”

隨著眾多將領士兵的離去,整個院落瞬間變得幽暗,隻有書房依舊一盞燈火,韓胄麵色陰沉,沉默半響,才無可奈何的一歎,伸手拿起李天生留下的紙張。

打開一看,這位久經宦海沉浮,心機深沉的老人,瞳孔緊縮,爾後,情不自禁地麵色一喜。

隻見其上,明晃晃地寫著:

臨安,牛家村,抗金名將楊再興後人和賽仁貴郭盛後人隱居地。

鐵掌峰上,中指峰,第二指節,嶽飛兵法,《武穆遺書》藏匿處。

“真是瞌睡有人送枕頭!”

韓胄心中欣喜,他身為韓琦後代,伐金、收複舊山河,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但良將難求,手中能用的人才屈指可數,真正軍事出身的人才更是寥寥,是以伐軍之事一直被擱置,懸而未決。

如今有忠良後裔在手,再加上嶽飛遺留的兵書,若是細心培養,他有把握在五年之內,訓練出一批精兵強將,屆時便可舉兵而起,完成平生夙願。

剿滅金人,光複失地。

這一刻,韓胄忽然覺得,李天生也不是那麼討厭。

就在這位權傾朝野的韓相沉思時,書房突然想起急促的敲門聲,接到一則消息的韓胄麵色大變,看著手中紙張的最後一行字跡,怔愣片刻後,迅速著人準備,急匆匆地朝著皇宮趕去。

而此時,自宋廷南遷後,曆代帝王的寢殿,大亂一片,侍衛湧動,上空寂靜的黑夜似乎都被吵醒,星辰散發璀璨光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