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臣:“當今被雷劈了!”
妃子:“皇上被雷劈了!”
太監:“官家被雷劈了!”
百姓:……
當晚,一則消息,從皇宮大內飛快傳出,一夜之間,傳遍臨安城大街小巷,傳遍臨安,方圓百裡地域。
並以可怕的速度,朝著更遠的地方擴散、傳播。
實在是這等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眾人都慌了神。
待反應過來,想要製止。
但事情早就脫出了掌控,像是早有預謀,又像是震驚過後的瘋狂之舉。
沒有罪魁禍首,因為根本找不到消息最初傳出的源頭。
朝廷的諸公、宮裡的娘娘,都知曉,事情太大,瞞不了,瞞不住,也不敢瞞。
待到第二天,上到親眼目睹事情發生的文武百官,下到猜測不斷的販夫走卒、人來人往的紅樓瓦肆,都議論紛紛。
前者自不必多言,後者則經有心人透露,這才逐漸了解事情始末。
原來,前天晚上
皇宮大內,一處修建的富麗堂皇的宮殿內
心情舒暢的宋皇趙昀,在愜意地享受完閻貴妃的按摩後,龍心大悅,枕頭風一吹,腦子一昏,就聽從對方的建議,答應在明天閻貴妃的生辰上,會召集百官及其家眷,一同入宮,為其賀壽。
以示恩愛與榮寵。
於是,昨晚,一群朝中大臣,不管心中願不願意,表麵都帶上專業的微笑,攜著各家夫人,前往皇宮參加夜宴。
畢竟皇權大於天,由不得他們不答應。
然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也不知是誰隱瞞了太史局上報的氣象奏本,導致眾人毫無防備,
前一刻還一片歡聲笑語,下一刻就雷電轟鳴,狂風驟雨不期而至。
這場露天賞荷飲酒的夜宴,就這樣中途而止,一眾人隻能匆匆前往最近的大殿,躲雨避寒。
可意外總是出人意料。
轟隆~~!
行至禦花園中央時,一道明亮耀眼的天雷,徑直朝著皇帝頭頂的華蓋劈來,速度極快,令人猝不及防。
“啊!”
“皇上!”
“快傳太醫!”
……
待眾人反應過來,看著已經渾身漆黑,冒著青煙,差不多已經淪為焦炭的趙昀,一時方寸大亂。
一些朝中大臣,看著這一幕,眼中充滿震驚的同時,還有一絲後怕,心中似有不為人知的忌憚,努力平複情緒。
佯作大驚失色的模樣,趕緊吩咐宮中內侍,將太醫請來。
儘管知曉希望渺茫,甚至身體孱弱的皇帝,已經死在眼前,但必要的流程總要走一下。
作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架勢。
可惜,這位登基不過五載的皇帝,早就死的透透的,身體內部早就被巨大的雷電能量,破壞得徹底。
這期間,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諸位曆經風雨的朝中重臣,都不約而同地忘記封鎖消息。
等到有人提出時,早已經來不及。
當然,這些老狐狸動作隱秘,機警狡猾,並沒有引起他人注意。
除了一位被眾人擁簇,距離焦死皇帝較近,哭得淚眼婆娑的宮裝女子,眼神微動。
旋即,複歸原態。
……
這則消息,一傳十,十傳百。
短短幾天功夫,傳遍大宋上下。
聞者聽得不勝唏噓,很快便流言四起,衍生出各種各樣的版本,聚焦在皇帝被雷劈死這個核心話題上。
期間,一則傳言,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被廣而宣之,自街頭巷尾而起,流傳天下。
“皇帝無道,宋失其鹿,天將災劫,警醒世人。
昏君誤國,寵信奸臣,妖後臨朝,外禍亂朝綱。
日出上北,鏖戰群狼,楊家真龍,絕代無雙。”
大街上,幼齡兒童更是手拉手,唱起歌謠:
“日勻時,走叉口,天雷落,不得生……”
一時間,百姓嘩然,朝廷內外,動蕩紛亂。
楊太後野心勃勃,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憑借宋寧宗遺孀,當朝太後的身份,想要從宗室貴族中,挑選一位性格軟綿,性子好拿捏的趙氏子孫,扶持其登基為帝。
但令其大失所望且出乎意料的是,以往與其交好、甚至為其效力,討好賣乖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