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時光荏苒五百年(1 / 2)

帶著青山穿越 漆黑血海 6265 字 11個月前

時光荏苒,光陰流逝。

落葉知秋,歲月流走。

距離西遊之事,轉眼五百年即過。

這五百年,關於孫悟空拒絕如來的事情,最初還有大能津津樂道。

有的說孫悟空愚蠢,放棄近在咫尺的道途、權勢和地位,將來定然會後悔,也有大能對孫悟空頗為讚賞,認為他心性堅定,不為外物所擾,敢於拒絕誘惑,忠於妖教,有大毅力,又有大氣運在身,未來不可限量。

但隨著佛門大興,佛法東傳,佛門不僅徹底坐擁西牛賀洲之地,連南贍部洲都占據大半,道門與天庭都不得不暫時退避三舍。

其餘大能也不再談論孫悟空拒佛祖一事,以免引火燒身,被勢大的佛門惦記。

更有不少大能尋找關係,趁機加入佛門,要借佛門大運,修行大道,突破瓶頸,更進一步。

從此氣運與佛門相連。

佛門氣運庇護他們,他們也反哺佛門氣運。

每一尊大羅都是時代弄潮兒,身帶大氣運,他們的加入,令佛門氣運更加興盛。

猶如入爐的炭火,令佛門氣運越來越旺。

整個西牛賀洲,佛國起了一個又一個。

大半個南贍部洲,佛寺建立一座又一座。

僅是領土不過數千裡的南朝小國,就有數百佛寺坐落在山野、丘陵、深山、城郊。

一場朦朧煙雨而下,數百佛寺掩映在煙雨中,水濺青瓦,綻放一朵朵水花,晶瑩剔透,發出悅耳的雨落聲。

當!

黃鐘大呂敲響,音浪席卷四方,聲波浩蕩天地。

混著朦朧煙雨聲,交織成天地間美妙華章,令聞者心中一靜、一清。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卻是彙成多雨南國特有的奇景。

至於比南朝更為廣闊的其他各國,佛寺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接連不斷,連綿不絕。

上到天潢貴胄,下到百姓走卒,莫不以拜佛為榮。

哪怕不信佛門祖,也會誦得幾句經。

四海之地,臨近西牛賀洲的西海更是歸順佛門,舉族信佛,名義上歸屬天庭,實際上卻是已經成了佛門的外部勢力。

附庸佛門而生。

便是向來清靜的南海之地,也有大半龍族歸順佛門。

朝拜普陀,暮朝佛,終日繚繞誦經聲。

便是北俱蘆洲也出現些許的佛寺,起初的時候,佛門還小心翼翼,後來見妖教沒有絲毫阻止的舉動,便大起膽子來。

欲要大肆修建佛寺,隻是不論到哪一國,若是廟裡的佛門弟子安分守己,一心吃齋念佛,也就罷了。

若是出寺廟宣揚佛門信仰,化緣**,渡生靈入佛門,就會被當地生靈群起而攻之。

將原本修建的佛寺,拆得一乾二淨。

曾有新加入佛門的大能佛陀,受命到北俱蘆洲傳教,進入巫人建立的巫國,因為在收巫人入佛門的事情上耍了手段,建立的佛寺被夷為平地。

那位大能佛陀出手,怒不可遏,要野蠻無禮的巫國人領教一番佛法威力,結果剛一出手,先是被巫國大巫強勢教訓了一頓,教他們如何做人。

後又有妖教大羅迅速上門,言語間要佛門遵守妖教規矩,妖教境內禁止動手,不可仗勢欺人,更不能陰謀度人,也不能行化緣之事,妖教境內的生靈自尊自強,一應吃穿用度,佛門應自給自足。

旁人主動給是良善,是福德,但不能主動開口化緣。

至於信不信佛,入不入佛門,妖教境內的生靈均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不可言語蠱惑。

便是佛門教義,也要貼合妖教規矩,契合所在生靈之地所需。

但有違反妖教規矩,違背各國律法者,哪怕是佛門中人,不論高低貴賤,不分修為強弱,一律斬殺,禁止傳教。

此番話不僅震驚巫國,令這群桀驁不馴的巫族中人對妖教好感大增。

還回蕩整個妖教領域,傳遍整個北俱蘆洲,連三界都有所耳聞。

紛紛驚訝不已,沒想到在佛門大興之勢已成,如日中天之時,妖教竟然還有膽子跟佛門作對。

而且還是如此明目張膽。

對佛門在北俱蘆洲傳教多加限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