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如今之天下豈是太祖之天下?(1 / 2)

不提太皇太後與小皇帝二人在說些什麼體己話,已經出了宮門的楊林也開始向劉瑞質問起來。

“你為什麼要把我們廠子的核心機密生產技術送給朝廷?這難道不是為我們自己造了一個最大的對手嗎?”

劉瑞按了按用來自欺欺人式偽裝的金絲圓眼鏡,不緊不慢的開口問道:“你覺得現在的朝廷怎麼樣?”

楊林不假思索的說道:“百足之蟲,千瘡百孔。”

劉瑞停下腳步,轉過頭看著楊林,眼裡興奮與自信的光芒讓人下意識地以他為主。

“現在的朝廷早就不是太祖起兵時的朝廷了,上下一體,文武一心,百官清廉而修錢糧,將士精壯而兵甲足,起於淮泗之地,淮右白衣儘其才,吳越俠客爭先登,是可謂新朝氣象。現在呢?

六部上層爭權奪勢,中下層官吏俸祿不足以奉養一家老小,縣令一年90元,但除卻自己,還要給下麵的幕僚發放雇金,為此現在下層治理完全落入吏員與長老之手。

縣令、知府、通判、兵馬指揮、教授、稅課大使,莫不唯地方鞍前馬後,收受賄賂,成為當地秀才、貢員、監生、大族的代言人。”

“高宗在位期間,甘肅可以說是全國最貧困的省份之一。為此,高宗皇帝特批允許納糧捐納監生,在停捐之後,戶部仍然每年劃撥銀兩在甘肅采買糧食,但甘肅大小官員仍然為缺糧叫苦不迭。

於是乎,高宗三十九年,陝甘總督勒爾謹奏請恢複捐監舊例。經戶部遵旨會議,認為可行。高宗特彆選派精明強乾的朝廷一品大員王望擔任布政使,專門負責辦理甘肅收捐監糧。

結果王望明麵上保證‘隨時隨處,實心實力,務期顆粒均歸實在’,暗地裡和陝甘總督狼狽為奸,聚斂大量錢財,可以說甘肅全省官員都陷入了這場規模龐大的國難財中。”

“他們明令各州縣一律折成銀兩收捐,每名國子監生收銀55兩。為遮蔽捐監糧缺口,每年甘肅都向朝廷謊報災情,無災報有災,小災報大災,騙取朝廷賑濟,還通過虛開賑災糧款坐收其利。”

“甘肅通省上下官員串通一氣,內外勾結,上下其手,竟然長期未被發覺。不到三年時間,捐監600多萬石,約有15萬商民納糧成為監生。納糧之多,監生之多,空前絕後,全國第一。

據事後統計,從高宗三十九年到四十六年,甘肅近30萬人捐了監生,收銀1500多萬兩,被官員冒賑吞沒近300萬兩。王望還因收捐監生卓有實效,於高宗四十二年被提拔為浙江巡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