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營收到下任甘肅布政使王廷讚時期更是愈演愈烈,花樣翻新,其手段堪稱本朝貪腐百科全書,現在西方那些幫忙逃稅、退稅的律師、會計,還有擅長做空投機的股票商在這些人麵前根本不值一提。
等到高宗四十六年時,陝甘地區爆發回亂,和珅帶領的朝廷大軍上報說該地陰雨連綿,道路泥濘,無法通行,與先前當地官員報告的連年大旱情況相違背,這才被揭露開來。
儘管一寬再寬,還定下貪汙兩萬兩以上死罪的調子,此案陸續正法處決的仍然達56人,免死發遣者46人,其他判處徒刑、流刑及革職的更是難以計數,甘肅的官場幾乎為之一空。”
“就連高宗皇帝都說‘從前恒文、方世俊、良卿、高積、錢度等,俱以貪贓枉法先後伏誅,然尚未至侵蝕災糧、冒銷國帑至數十萬金,如王望之明目張膽、肆行無忌者。’
可以說,大夏開國百餘年,到高宗朝時,銀子取代了秩序,錢財取代了才學,清者不能自清,隻得隱絕於世;達者以泉開道,自有高官挑選。”
“從高宗四十六年到四十九年,就接連查出浙江嘉湖道王燧貪縱營私案、甘肅通省冒賑案、烏魯木齊冒銷帑銀案、山東巡撫國泰貪縱營私案、閩浙總督陳輝祖抽換侵盜入官貲財案和江西巡撫郝碩勒派屬員等六起集團性貪汙賄賂大案,都是‘辦一案,牽一串;查一個,帶一窩’。常常是一人犯案,與其有關官員就會全部敗露,一省官僚體係也隨之癱瘓。”
“這也就是為何朝廷缺乏製度化的稅收與地方財政係統,還能用不到全國gdp5%的財政供養起龐大又脆弱的官僚製度。
養廉銀與貪墨,年流官與長吏,俸祿與陋規,這可真是一對絕妙的搭配。
楊林,你還記得之前讀書時直隸總督上任後那個門房嗎?
短短一個月,他通過潛規則中的門包就收入近2000元,比朝廷正一品大員的年俸還高。現在,你還擔心這種腐爛到路邊的野狗都不想吃的爛攤子能超過我們嗎?”
楊林下意識地想反駁,但話卻卡在嗓子眼裡,隻能無奈的化作一聲長長的歎息。
“你說,這朝廷怎麼就成了這副樣子呢?”
劉瑞緩步跟在楊林身邊,開口說道:“曆朝曆代莫不如此,早期奮發圖強,中期危機頻發,末期混吃等死。
大夏現在也快300年了,就算之前學來了西方的皮,帶來了同光中興,骨子裡還是那個站在鮮血與拳頭上的強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