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威略微思考,說道:“照我看那個家夥根本不認識我師兄,但很看重於他。另外他對曹操的一些操作非常複雜,所以可以從張繡和曹操這邊想想辦法。”
李儒經過董威提醒,眼睛一亮,說道:“看來我這邊故意與曹操冷淡,重兵防備於他。而主公這邊可以延續那人策略,稍微結好曹操。”
董威說道:“如此我就能收複三輔,連通雍涼,何愁天下不定?”
兩人又針對如何保持清醒,暗中聯絡的方法達成一係列計劃,隨著壓製那人的方法越來越清晰,他們相談甚歡,好似天下已定。
……
模模糊糊的陰暗房間內,一位高大且富態的長輩正對著他敦敦教誨。
“記住,你叫童遠,任務是往西北而去,要以童姓延續董家的香火。”
他回道:“切,我的一身本領應該在這裡擊退敵人才對!”
長輩嚴肅道:“童遠,你的任務很明確,報仇已有董白在做了。”
他又說道:“延續後代已有……”
“怎麼!你連父親的話也不聽了嗎?”
額,童遠抓了抓頭,他的父親?
他記得他深夜返回校園,在校門口看到老爸撲了過來,一把推開了自己?這段記憶有些模糊,感覺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畫麵與聲音有些變化。
隻聽李儒說道:“就發展狀況來看,我方已有一統天下的基礎,即使是袁曹聯盟也不是我們的對手。”
童遠內心深處冒出一股無比渴望,但知曉後續曆史進展的他冷靜說道:“非也,即使軍師支持於我,若是同時與袁曹對戰,估計也占不到優勢。”
李儒捋了一下胡子,說道:“不知當講不當講,若是一味龜縮已有領土,豈不是與荊州劉景升相似?”
童遠說道:“劉表外在保境安民方麵確實做得很好,這南陽郡就有近百萬人口,頂得上京兆等三郡。我西涼軍要想真的讓士族妥協,百姓支持,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李儒急道:“那報仇的事又要拖到何時?那些可惡的士族,你就放任他們詆毀於你嗎?”
童遠聽了這話,突然想起昨日楊彪的嘴臉,他內心升起一股無明業火,推動他傾向於激烈、粗暴的辦法。
他陰狠地說道:“是要加快行動,先拿下三輔,再想辦法追殺那呂賊。”
李儒沒有任何表情變化,他隻是看著童遠的眼神,回應他的是些許的善良,卻夾雜著迸發的仇恨。
“是時候繼續正式會談了,我們本就是一夥人,商量起來估計很快的。”
三日後,駐紮兩縣的劉辟、龔都和守衛仙霞關的李通,都接到童遠的消息,計劃明年將他們調往河東一帶,正式編入新西涼軍。
幾人又通過張錄的四海這邊,確定了這一消息,明確了行進路線和後勤補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