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向東進發(2 / 2)

不過在,童遠與隊伍中,涼州和中原以外的第三股實力——並州的近百人,交流之後就有了計劃。

童遠下定決心之後,找到董白,說道:“遠以為,君女若想報仇誅殺王允、呂布,則隊伍應當向東開進。我軍尚有牛輔、董越兩位將軍和司隸的十萬大軍,即使道路艱辛,也是走向複仇的最快道路。”

董白卻猶豫道:“這些事情我不是很懂,向東好像要走很遠,隊伍需要補給和修正,再遇到追擊怎麼辦?”

童遠微微一笑,說道:“我們可以讓途徑的塢堡和縣城資助。”

“啊,這些人怎麼會給我們支持,難道要攻打嗎?”

“不錯,可以打出為董太師複仇的口號,太師對西涼和羌胡有大恩,定有無數人馬響應。各塢堡、縣城仍舊忠於王允等叛逆者,能夠拿下就誅殺之,不能則繞過。”

童遠深知現在需要確定行進目標,繼續向北肯定不行,向北可以深入已經成為胡人統治範圍的上郡,這條路線比較安全,但沒有前途。而且賈詡應該快要發威了,所以改道向東,應該沒問題。

“遠認為,我部保持在邊境區域前進,特彆是向東,那裡的邊軍大多對太師心存感恩,且不像西涼被敵人清洗過。既不遠離三輔,亦可反擊長安,遇到大隊追兵還可以渡過黃河,向東進入河東地區。同時方便聯絡牛輔、董越和他們手下的李傕、郭汜等人發兵報仇。”

董白聽了當然感覺心動,可眼神有流露出擔心,說道:“可這樣安排,很可能正麵遇到王允的追兵。如果是呂布追來,那最好不過,我正好斬殺他報仇。可要是徐榮追來怎麼辦啊!?”

徐榮?董白是不是搞錯了什麼,呂布那麼可怕,她卻一點不怕他追殺,反而是一個後世默默無聞的徐榮卻讓她擔心。

童遠並不了解的,徐榮才是董卓手下戰績最硬的牛人。他對徐榮印象主要停留在《三國演義》中,其人與夏侯惇戰不數合被殺,以及遊戲中二流水平的數值。

不過在曆史上,他的戰績足以令人瞠目結舌。史書上有關他的記載雖然很少,不過清楚的記載了兩件事。

第一,他先後擊敗曹操和孫堅,並且打的曹操、孫堅本人都陷入巨大危險,靠身邊猛將才得以逃脫。

第二,徐榮出身幽州玄菟郡,在派係鬥爭激烈的董卓軍能夠異軍突起,肯定在平定西涼數次叛亂取得不小的功績,自身實力想必非常了得。

童遠對此基本不了解,說道:“不管誰追來,我們一直逃跑肯定不行,隻有重新組織起被士族排擠、壓迫的邊軍和底層積蓄力量,才能報仇。”

董白似乎不再擔心,於是同意今晚再和眾人略作說明,就改道向東。

其實童遠的真實目標才不是向東投靠什麼牛輔、董越,曆史上一直依靠軍閥的代價很慘重。而且,他和來自並州的士卒交流過,看中了一些可以發展的地方。他知道賈詡即將幫助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所以想主動抓住機會。

不過,失之毫厘差之千裡,一點點誤差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