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月下的身影(2 / 2)

不多時,童遠略有臉紅尷尬,微醺之下,他言行舉止微微不適。董白那樣惹人關注,正值壯年的他怎會毫無體會。

董白,在他腦海裡原本隻是遊戲和史書裡的一個名字,可現在她就是如此鮮活動饒少女,波瀾起伏的經曆更讓她與一般少女不同,顯得成熟、英氣卻也有柔弱。

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告訴他,要保護好董白,不要讓她遭受原本的苦難。這個保護的感覺還是勝過其他。

她又是怎麼想的呢?他認為董白對他,還是信賴的感覺為主,並沒有喜歡的味道吧。

……

琴,對於她來絕不僅僅是樂器,它還飽含著過去的記憶與溫馨。

原以為朝堂、動亂,離她和父親會很遙遠,沒想到個人在時代的潮流下還是太渺了,哪怕她的父親是海內聞名的大儒蔡邕。

蔡琰自去年年底就離開河東,也沒有回陳留的老家,而是來到夏陽居住。渭陽君董白對她很尊重,也喜歡向她學習典籍和各類學問,把她當做義姐看待。

可是,她還是每日哀思,隻有醉心於典籍和樂曲的時候,才能暫時讓自己的胸口,不一直壓抑難受。

“叮,叮,叮”,

月光下,琴聲悠揚,即使不用肉眼去看,她也能熟練地彈奏。不過樂曲除了哀思還有些許迷茫,前路要如何走呢?那人書寫人生,她又要怎麼做呢?

……

童遠迷迷糊糊醒來,這些日子可能是有點疲憊了,再加上葡萄美酒,他方才竟然昏睡了過去。

而且,他人已經不在方才宴飲的廳堂,而是到了一間起居的內室。從溫度和氣味來看,估計還燒了煤炭和香草。

看來今晚就在這裡休息了。

“兄長,對祁縣屠城一事,我覺得還是不妥。雖然過去我也這麼想過,到現在連仇人都沒找到,反而這樣對祁縣百姓,隻能明董家無能,而非儘孝為親人複仇。”

童遠聽到董白的聲音,顯然是從門外朝著自己所在的室內的。隻好回道:“啊,君女。我是童遠,董威他好像不在這裡。”

董白在外麵道:“啊……抱歉打擾休息。方才是堂兄將你帶入臥室休息,他方才和我了些事,我思考之後,才來找他,以為他還在裡麵。”

童遠已經穿好衣服,與董白見麵,此時已至亥時,距離晚宴一個多時辰了。

原來童遠睡著之後,董白不便將他帶入內室休息,幸虧董威有事前來商議,就由他安頓童遠休息了。

而董威方才一心複仇,卻又沒什麼自己的行動,隻是強烈要求對王允一族長期居住發展的祁縣屠城。

董白雖然也曾這麼想過,但她知曉王允一族已經逃走,而祁縣又算是童遠管轄的區域,哪有對自己人屠城的道理呢?

童遠聽了,想到他一直東忙西忙,快忘記了董威,這人頗具煞氣,卻是憊於行政軍事。像屠城這件事,在古代亂世固然時有發生,但肯定十分不妥。

即使是在崇尚孝順,支持血親複仇的漢代,曹操這麼做了之後,還是留下千年惡名。

他聽到董白表示,不會支持董威的屠城意見,也稍微安心。由於時間不早,今晚就早些休息。

董威啊,現在應該是董府武裝的首領,是不是應該讓他也擔任更為重要的職務呢?有時間找他和董白再商議一下吧。

……

張既接道童遠的消息,來到夏陽與童遠彙合,然後再一同前往合陽等地。

兩位戰友自平定南匈奴於夫羅的戰役以來,就沒有見過麵,此時局勢喜人,他二缺然歡欣鼓舞。

張既介紹道:“由於去年冬和這個春比較潮濕,三縣的宿麥都長得很不錯。尤其是合陽與衙縣,兩地大片軍屯、民屯基層單位組織有力,自發展開了互幫互助等活動。所以,大批第一次種植宿麥的關中農民,目前也算是得心應手了。”

童遠笑道:“太好了,看來我們給百姓提供一片安全的局勢,再禁止兼並,鼓勵組織。他們完全可以生活安穩,支持我們。”

張既道:“當然了,農民們對於將軍和渭陽君都很感激呢。”

童遠沒有被這個程度的喜悅滿足,“還不用感激,他們應該感謝自己和鄰裡、各隊,這是團結一致的效果。他們一起努力過好日子,我的士卒們才能用心訓練、征戰,也才有更多局勢上的成果。”

“所以,希望他們能夠在各隊、各屯中多出出主意,互相多配合,讓不適合征戰的人們,也能有上升渠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