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等李主任走後,金淑貞氣憤地說道。
張清揚笑著起身幫她泡了一杯茶,然後說:“我勸金市長還是不要生氣,與這種人生氣不值,我看出來了,此行是指望不上駐京辦了,還要靠我們自己啊!如果把你給氣病了,那我不是就完不成任務了!”
“嗬嗬……”金淑貞淺笑,伸手整理了一下耳後的亂發,溫和地說:“張書記,這個駐京辦我看就是燒錢,一點用處也沒有!”
“關鍵要看是誰在領導駐京辦,這個李主任我看就不合格,其碼在形象上就不合格嘛!”張清揚開起了玩笑。
金淑貞點點頭,說:“李主任來這裡好幾年了,是周新明書記幾年前親自點的將。”
張清揚終於明白李主任為什麼沒把金淑貞放在眼裡了,原來他是現在的省委副書記的班底,後台也算是夠硬。
接下來兩人又談了談有關高速公路的項目。這個項目雖然國家發改委已經批準立項,但是財政部卻沒有拔初期建設費用,因為自從立項後發改委就沒有了下文,如果發改委主張項目馬上開工,那麼財政部就會無條件的拔給遼河市初期款項,所以現在關鍵就在發改委。
金淑貞說他與發改委東北振興司的司長認識,去年曾經接觸過,明天找他以及一些相關領導吃飯,在酒桌上談談這個事情。張清揚點點頭,也沒有多說什麼,眼下還不是馬上就抬出自己關係網的時候,等到事情辦不成,遇到難題時才可以抬出背後的力量。
張清揚對金淑貞說:“金市長,我覺得在與發改委的領導談話時,我們就要多談一些這條路線對整個東北三省的好處,現在國家提出要振興老東北的工業基地,如果東北大力發展起來,那麼連接京城與東北的京奉高速就會完不成大量的運輸任務,而如果這條路建成通車之後,不但加強了雙林省與京城的勾通,就連北江省也可大大受益,北江省可以在東北邊境處向南與我雙林省的東南邊境的延春市高速路接通,那樣就會形成又一條連接東北邊境至中原大地的縱向交通要道,這對國家發展上有戰略性的意義!”
聽完張清揚對東北整個地區發展戰略上的分析,金淑貞連連點頭,她對張清揚更加深了好感及敬佩之情,她笑道:“張書記,加強京城與北江省聯係,形成又一條東北連接中原大地的縱向交通要道,這兩項利處十分重要,這也是我市領導班子之前所忽略的大問題,同時我相信也會打動上級領導建設這條高速公路的決心。我市一些人的目光有局限性,隻考慮到眼前及周圍,如果都能向張書記一樣高瞻遠矚,那對我們遼河市的發展將發揮到大作用。”
張清揚謙虛地揮揮手,說:“這個項目說大也大,但說小也小,從國家的大戰略上來看,就這是一個小項目,所以也並不像有些人想得那麼有難度。我覺得之所以三年來一直沒有得到項目的先期啟動資金,這與我們本身的信心有關。金市長,你試想一下,現在我們遼河市有多少乾部相信這個項目可以成功?也許有些人在等著看你我的笑話咧!”
金淑貞眉毛一挑,他聽懂了張清揚的暗示,也跟著感歎道:“你說得對啊,任何一個項目的上馬的背後都將有無數的鬥爭……”
“嗬嗬,這是社會主義政治#鬥爭的特色……”張清揚似有所悟地說道。
金淑貞暗暗地想,彆看張清揚很年輕,可是他話語中處處透露著遠見與大誌向,他的思想很有高度,此人一看就不是平常人家的孩子。便從側麵小心地問道:“張書記,聽說你的司機是京城人,據我所知你的戶籍是在延春市吧?”
張清揚明白她想問什麼,就回答說:“父親是當年去東北的知青,我生在延春,後來父母就回京城工作了。他們在京城應該也有一些關係網,等這個項目求助無門的時候,我打電話問問家裡,看他們是否能幫我拉些關係。”
他知道現在不是隱瞞身份的時候,適當地讓遼河市的乾部知道深厚的背景,也不是件壞事情。
金淑貞點點頭,說:“也好,等我們明天見一見負責這個項目的有關領導,心裡大致也就有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