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揚不再堅持,隻是笑道:“我要是再反對可就是不給靜秋麵子嘍!”
眾人大笑,都說張書記真開通,真幽默。
“清揚,你……你怎麼進入了官場?還做了這麼大的官!是一把手?那是處級?”李靜秋緩緩走在張清揚的身側。
“一言難儘啊!”張清揚搖搖頭,“我現在是廳級……”
李靜秋驚訝地張大了嘴巴,“真沒想到,原來你是真人不露相!”
張清揚自言自語地說:“有些事有些人,還是不露相才能看得更真,更準……”
李靜秋的臉上不好看了,她一臉的失落,低聲道:“我……我當年錯看了你,對不起。”
“沒什麼,過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要不然對你影響不好。對了,你怎麼就進入了娛樂圈?”
“其實我一直都喜歡娛樂圈,大學時報考新聞也是為了進入娛樂圈,可是工作不順利,在電視台沒有背景就沒有發展,我慢慢就結識了一些導演,演一些二三流的角色,都沒怎麼出名,這次……是我的機會。清揚,這些年,你……你還好吧?”
“我很好……”張清揚淡淡地說。
“清揚,我……”李靜秋還想說什麼,可是這時候已經來到了張清揚的小車邊,隻見他擺手道:“靜秋,今天先這樣,以後我們再聊啊,再見!”
張清揚說完,也不等李靜秋的反應就鑽進了小車。望著他的背影,李靜秋小聲說道:“你變了,變得我不認識了………”
臨河西城地塊在預期內拆遷結束,大麵積的土地,幾乎以不可能的時間內全部拆完。遼河市民都在感慨,仿佛在一夜之間,遼河市就多出了一塊商業中心。坐飛機的旅客都能在遼河的上空看到這一大片滿是瓦礫的土地,這時候本地的居民就會興致勃勃地講起這塊地的用途,順便提兩嘴張書記。在遼河市民的眼中,年輕的“一把手”張書記改造了遼河。
張清揚到來之前,擁有絕好地理位置的遼河發展緩慢,而且官風腐敗,社會問題、治安問題,官商勾結問題很多。而自從張清揚到來之後,他一項項的解決社會上的各類問題,並且幾乎以一人之力一次次拉來了大筆的資金,從國家的東南延海,遠到美國,遼河市這幾年注入了大量的外來資金,城市基礎建設得以完善,在張清揚主政期間,市區內修成了三縱三橫的主乾線,總長達二百多公裡,大大緩解了遼河市的交通運輸問題。
有些市民甚至說,在遼河市的入城路口那裡的巨型廣告牌的上麵,應該放上張書記的照片,這樣才能顯示出他的豐功偉績。對於老百姓的言論,張清揚也略知一二,這些話自然是從牛翔的嘴裡說出來的。對於這些評論,張清揚隻是一笑了知。這些年他對遼河已經產生了感情,他把這裡當成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根據地。他知道自己是在這裡呆不長的,所以要為今後的人事安排做好布屬了。他希望遼河在飛速的發展過程當中,最好有自己信得過的乾部主政遼河,這樣他也能放心。要不然這麼大一個攤子交給彆人,還真有些不放心。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秘書牛翔的問題,牛翔跟了張清揚三年,這三年來他也學會了不少東西,張清揚決定是時候把他放到下麵去了。一般來說領導的秘書少則三年,多則五年就應該外放鍛煉,這幾乎成為了不成文的規定。任何一位領導如果永遠隻用一位秘書,不但對自己的升遷不利,對秘書更是不公平。必竟在領導身邊做過秘書的乾部如果下放,都會很快地得到升遷,因為他手裡有很強的人脈關係。同時他會隨著之前自己領導的升遷而升遷。將來有人提到這位秘書時,都會說那個誰誰曾經是張清揚的秘書,這樣一來無形當中就為他增光不少。
況且,張清揚對牛翔十分的放心,他覺得牛翔是一個好胚子,應該下去鍛煉。打心底他自然是舍不得的,這個秘書他用得最為順手,三年來兩人間幾乎無話不談。張清揚隻要用一個眼神,牛翔就知道領導的意思了,可這次張清揚不得不放手了,牛翔如果得不到鍛煉,將來是不會有大發展的。
成為遼河的市委書記以後,張清揚不再單純的想遼河的經濟發展問題,他更多的是想班子的培養與後備乾部的建設問題。爺爺曾經說過,管理國家就是管理乾部,隻有把下麵的乾部管理好了,才能管理好國家。因為正是這些乾部來傳達上層的指示。一位優秀的合格的領導者,他一定是位管理人才,並且懂得發掘和培養人才。
張清揚現在已經是廳級乾部了,再往上就是副部級,以他現在的身份也是時候組建自己的人馬了,其實張清揚這幾年都在為這一天做準備著,他的腦海裡裝滿了各式各樣的乾部。如何管理好這些乾部,如何調節好他們之間的關係,以至於在自己離開後他們除了相互間公平的競爭外,不會產生太多的矛盾,對張清揚來說比關心遼河的發展更重要。今後將會是這些人主導遼河的發展,對他們放心就是對遼河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