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景柱的任命沒有下達前,劉遠山就已經和張清揚通了氣。在電話裡,劉遠山說:“清揚,鄭書記剛上任,你要絕對的服從、擁護他。等他上任以後,你就去看看他,知道嗎?老鄭也就能乾上一屆了,你要理解他。”
“爸爸,我會的,隻是不知道鄭書記有什麼喜好,您看馬上過年了,送些什麼禮物比較好?”張清揚充分領會了父親的意圖。
“聽我的,就什麼不要送了,簡單的土特產帶點就行了。老鄭一生清廉,是難得的好官啊!”
“那我知道了。”張清揚點頭答應。
“清揚,陳老,好像年前年後……夠嗆,你要有心理準備……”掛上電話之前,劉遠山不問提醒了一句。
“我明白……”張清揚哽咽地答應一聲,難道陳老將軍不能平安度過這個春節嗎?想來現在的小雅一定很傷心,他決定一會兒要給老婆打個電話問問情況。
坐在新任省委書記的書房之中,張清揚望著乾乾淨淨的四壁,正如鄭景柱的人品一樣沒有任何的瑕疵。鄭景柱的年紀比劉遠山要大,他在黨內的職務是上麵委員會的委員,今年六十一歲,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也許等到滿六十五歲,他就會在這個任上退下了。
國內規定省部級官員的退休年紀為65歲,而鄭景柱又不是那種官迷,想來能在退休前出任一省的封疆大吏,是他沒有想到的。發改委主任雖然與省委書記同樣為正部級高官,但其權利並不相同,要論實力的大小,發改委主任自然比不了省委書記的勢力。
眼前談笑風生的鄭景柱比過去多了些風骨,鬢角有些發白,但精神很好,好像永遠也不知疲倦似的。
“真是沒想到,老了老了反而被委以重任,嗬嗬……”鄭景柱在張清揚的麵前,就沒怎麼端省委書記的架子了。
張清揚笑道:“鄭書記,這說明上頭對您的器重啊!以您的身體,再乾上兩屆,或者更進一層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不……”鄭景柱搖搖手:“我和你父親不同啊,他還年輕,到我這個歲數也該退休嘍!”鄭景柱摸著花白的鬢角,笑道:“頭發都白了,不服老不行!”
“現在的雙林……多事之秋啊,上頭安排您出任省委書記,足以見得您身上的擔子很重!”張清揚認真地說道:“鄭書記,您能來雙林省我很高興,我們遼河市會堅定不移地跟著您的路線走!”這是張清揚首次向領導表明心聲,就連對錢衛國,他都沒有說出類似的話。
“嗬嗬,清揚啊,謝謝你。我這個省委書記還需你們這樣一方諸侯的支持。當然了,遼河發展得很好,幾年前你剛在遼河出任副書記時,我就知道你可以。現在一看,果然沒有看錯你!”這也算是鄭景柱對張清揚的褒獎了。
張清揚今天見鄭景柱的神態很放鬆,便試探著說道:“鄭書記,我身兼兩職已經很久了,您看省裡是不是為遼河配一位市長啊?”
鄭景柱微微一笑,聽懂了張清揚的言外之意,毫不隱瞞地說:“清揚啊,在發改委的這幾年,我很關注遼河的發展,遼河的發展有地域特色,有政治特色,還有民族特色。自從你去了以後,充分激發了遼河的潛能,把遼河的優點逐步開發起來,就比如說旅遊業吧,遼河的旅遊收入全省第一,已經超過了省會江平市,這不得不令人三思啊!就我個人而言,我很希望遼河的模式繼續發展下去,我代表省委支持你。下來之前,我就設想過,可以以遼河為中心,向周邊帶動延春州、省會江平的經濟發展,三個地區正好呈三角形,如果說延春州是全省的窗口,那麼遼河就是全省的門戶。你們兩個地區臨江靠海,隻是由於延春那裡山多,阻礙了發展。而遼河就不同,他的地理、文化、環境,在你的代動下,都表現出了一定的特色,其發展方式將來可以向全省推廣。我支持你繼續把經濟改革搞下去,省委暫時不考慮動遼河的班子!”
鄭景柱說了這麼多,隻有最後一句話才是張清揚想聽到的,這無疑打擊了最近的傳言,並且給張清揚打了一針穩定劑。
“謝謝鄭書記,以及省委的信任,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希望!”張清揚堅定地肯定道。
“清揚啊,我最見不得有些人,看到彆人出了成績就眼紅,想從一旁動歪腦子。隻要雙林省有我在一天,我就不會讓這些人出頭!”鄭景柱大手一揮。
這一刻,張清揚心中堅信,上頭派鄭景柱下來是多麼的明智。有這樣一位長者為雙林省把握方向,雙林省很快就會在穩定中發展下去。
“清揚啊,劉老的身體還好吧?”鄭景柱關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