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一家西方報紙大膽指出,在文章發表過的24小時內張清揚沒有在公眾場合出現,很可能已經被華夏高層秘密派人控製起來,隻是暫時還沒有公布……
而在港澳台等地,媒體的評論驚人的相似,對張清揚的大膽想法提出了支持和讚賞,這和大陸官方的一些媒體存在分歧。
一些社會評論家表示,張清揚的想法很有前瞻性,或許是解決西北民族問題和恐怖襲擊的最好辦法!
文章思想同港澳兩地回歸政策頗為相似,在一個華夏的前提下,達到地方自治,隻有這樣才能完全尊重地方民族的情緒,並且很好的調節雙方的矛盾。其實這同分裂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境界。
看得出來,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領導,擁有徹底解決西北問題的決心,也體現了他對少數民族的尊重和愛護。
一些專家認為,隻有消除西北民族同內地民族間的相互不信任,改變他們心中“被統治”的想法,讓他們感受到在精神上的歸屬,才是根本解決西北問題的關鍵。
張清揚此舉意在向西北人民表明,他願意帶領西北百姓和乾部發展西北,更願意代表西北人民向高層請願,他要在精神上重樹西北人民的自信。
然而,不是所有地區都像港澳台媒體那麼思維開闊,整體來說批評多於支持,必竟華夏大陸地區的政治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他們對西北的偏見由來已久。
長期以來,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西北和西北的百姓總是投來異樣的目光,總覺得他們是一個喜歡惹事的民族。張清揚的這篇文章同之前官方的論調完全相反,在政壇引發了軒然大波。
拋開所有的負麵因素,這篇文章卻讓西北乾部和人民振奮起來,而外來乾部卻有些心冷。張書記在文章中寫得明白,外來乾部在西北的工作要轉變思路,由之前的領導者變成引導者,他們在西北工作的目的不是統治西北民族,而是帶來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用這些幫助西北乾部、人民發展自己的家園。
無論外界對張清揚提出什麼樣的批評,這兩天來拜訪張清揚的西北乾部卻多了起來。他們隱隱感覺到了張清揚要在西北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這或許是他們政治上進步的機會。因此紛紛過來示好,希望張書記對自己產生好感,將來得到重用。
這天下午,張清揚剛剛送走一批客人,秘書長白世傑推門而入,他的手裡拿著幾份報紙,臉色不是很好看。
“老白,怎麼了?”張清揚問道。
“張書記,有人和咱們唱反調啊!”白世傑說完把報紙擺在他麵前,重重地歎息著。
張清揚拿起來掃了一遍,這些都是各省的日報和官方報紙,最近發的幾篇文章主題隻有一個,堅決擁護中央決定,緊密地團結在韋遠方同誌的周圍雲雲,分明是向高層放出了示好的信號。
這本沒什麼,可是就在張清揚的文章見報之後,他們集體這麼做,那就彆有用意了。
張清揚微微一笑,說道:“我就知道他們會這麼做的,沒想到事件傳播得這麼快,嗬嗬……”
白世傑解釋道:“張書記,這事我問了問,消息之所以傳得這麼快,是政府那邊……”
張清揚點點頭,說:“我就猜到他們會幫我宣傳的,省我的事了!”
白世傑疑惑地盯著張清揚,問道:“張書記,您下一步想怎麼辦?”
“西北各階層乾部有什麼反響?”張清揚沒有正麵回答他的問題。
白世傑回答:“乾部們的反響很不錯,大家都感覺您是一位敢乾事的領導,現在都有點期盼您的改革呢!他們覺得您提出的想法是對的,雖然西北乾部的能力、文化不及其它地區,但是他們不是不想發展自己的家園,隻是沒有一個合適的發展路子和機會!”
張清揚滿意地點點頭,笑道:“那麼你說我下一步應該怎麼辦?”
白世傑感覺領導的笑容有些古怪,琢磨了一會兒,說道:“我覺得趁此時機,是近又沒什麼太要緊的工作,您不妨下基層走走,聽聽大家夥的想法,也算是同他們拉近感情。
西北地方太大,您隻去了幾個主要城市,還有不少地方都沒有去過,特彆是在一些偏遠的地方。”
“嗯,這想法不錯,但是家裡需要有一個人,你在家裡幫我處理一些事,這次讓江小米陪我去。”
“那其它人呢?”白世傑問道。
“就從辦公廳安排人吧,領導乾部少帶,帶一些工作人員過去。還有,政法、公安那邊帶點人,看看鄭書記忙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