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是被一陣歡呼聲所吵醒的。
他有些掙紮地睜開眼睛,盯著天花板上旋轉的吊扇看了一秒鐘。
這時一個聲音喊道:“出結果了!”
坐起身來之後,他才發現電腦前麵不僅站著方振和姚夢娜,甚至連杜義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了這裡。
跟緊盯著計算結果的姚夢娜和方振不同,杜義山手中正拿著那幾頁稿紙,已經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
相比於兩個博士生來說,杜義山的理論功底和經驗自然更加到位,因此即便上麵的書寫有些潦草,他還是完全看懂了其中的內容。
而年屆七十的他竟然因為這區區幾頁草稿紙有了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精妙絕倫!”
杜義山左手在幾張草稿紙上彈了彈,轉過身看向已經醒過來的常浩南。
“小常啊,你的這個建模思路,精妙絕倫!”
“以跨聲速小擾動理論為基礎,把非線性有限元與非線性梁模型相結合,來計算幾何非線性因素對大展弦比機翼氣動特性的影響,而且在建模時還考慮到了機翼結構中氣動控製麵的因素……不僅顫振問題,甚至還可以利用這個思路發散開來,解決其它設計問題。”
“從1974年的杜威-霍奇斯方程到現在,二十二年了,在非線性顫振分析領域終於又邁出了一大步,還是由咱們華夏人邁出去的!”
實驗室裡的其他人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幕。
在幾乎所有人的印象裡,杜義山都永遠是那副穩如泰山的樣子。
而現在,他卻滿臉興奮地拿著幾張稿紙,在實驗室裡來回踱著步子。
“杜老師,先看一下模擬結果吧。”最後還是常浩南出言提醒,才把杜義山的注意力拉回了不遠處的電腦屏幕上。
顫振分析最重要的一個結果就是“顫振臨界速度”,在理想情況下,飛機一旦達到這個速度,就會誘發機翼顫振,因此這個數據越高越好,說明機翼越不容易顫振。
但顫振臨界速度不是被直接算出來的,而是要先根據計算結果繪製出V-g圖和V-f圖再進行判斷。
而方振和姚夢娜已經開始做這件事情了。
……
幾分鐘後。
“杜老師,師弟,算出來了。”
方振把鉛筆放在桌子上,拿著一張紙站起身來,隻是表情卻顯得有些凝重:
“考慮非線性幾何因素的情況下,顫振臨界速度為157m/s,比那個英國專家推測的數據高了10m/s,但是……”
當157m/s這個數字被說出來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常浩南的錯覺,他總覺得實驗室裡麵的氣氛突然凝固了一瞬間。
“英國專家?”
常浩南注意到方振剛剛提到了這樣四個字。
說起來,雖然他都已經把整個問題都給解決了,但因為從一早過來就開始工作,所以關注的都是跟項目有關的技術問題,對於這個項目本身的來龍去脈反倒是全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