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試飛F14(1 / 2)

與此同時,同在盛京的112廠,大修升級車間。

實際上,僅僅一個半月之前,這個在官方檔案中被記載為70#的廠房還沒有一個專屬的名字——

一般來說,廠裡員工都是直接它稱呼為裝配車間。

42年前,華夏第一架自行生產的噴氣式飛機“中0101”號就在這裡下線。

在那之後,殲6、殲7、殲8係列飛機也都曾經在此進行總裝。

不過,隨著那筆兩年前訂單中的最後兩架殲8d交付部隊,70#廠房終究還是無法跟上新時代的步伐了。

由於配套設施實在老舊,加上當年看上去巨無霸一般的36米跨度如今也已經不夠承接越來越複雜的裝配流程,因此新型的殲8c和殲11飛機都是在三個近幾年才新建的廠房中進行總裝。

盛飛集團也在年初就計劃好將其從總裝車間序列中除名。

但70#廠房的曆史意義實在特殊,又不能隨隨便便就給拆了。

所以關於它在結束生產任務之後的用途,就一直懸而未決。

集團領導甚至一度準備將其改建為航空工業主題的博物館,但最後因為地處廠區中間,實在無法對外開放而作罷。

直到前些日子,何明看著那幾架停在角落裡,已經被大卸八塊的f14,才終於有了打算。

他覺得隨著未來戰鬥機的服役壽命逐漸延長,以及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像這樣飛了十幾二十年之後,又要用新技術進行延壽升級的情況恐怕會越來越多。

而這種活由於每一架飛機在長期使用後的個體情況都不一樣,無法使用脈動生產的模式,因此單論工時並不一定比造新飛機少太多。

如果占用生產裝配車間,實在有些浪費。

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何明乾脆向集團董事會打報告,把70#廠房專門劃為對老型號進行大修升級的車間。

而今天,則算是這裡的“開門紅”。

隨著車間的大門被緩緩升起,一架刷著藍色迷彩塗裝的巨大戰鬥機在一輛拖車牽引下緩緩來到了車間外麵的機坪區域。

自然是波斯人之前送來的那批f14之中的一架。

此時被拖出來,自是因為已經完成了大修延壽和現代化升級,作為新型號樣機準備試飛了。

儘管飛機不是華夏的飛機,但既然在華夏改造,那就得遵守這邊的規矩。

因此,機頭上綁著的大紅花肯定是少不了的。

其實這架飛機早在幾天之前就已經完成改造,甚至進行過一輪基礎功能檢查。

現在隻不過是“補上”一次儀式罷了。

相比於在波斯本土升級的那批f4,這些f14的升級改造要更加徹底,除了部分核心結構件以外,基本相當於是脫胎換骨成了一架新飛機。

所以,波斯人乾脆給這架飛機起了個全新的代號,叫f14ic。

實際上,這批飛機從送過來開工到現在,滿打滿算也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就一種過去從未接觸過的全新型號來說,正常情況下,應該不可能這麼快就完工下線才對。

不過眼下這單生意的情況比較特殊。

波斯方麵雖然沒有能力單獨對f14進行改造,但他們過去為了保障手裡這批王牌的戰鬥力,確實下了不少功夫。

甚至在90年代初,就找俄國人進行過一次嘗試,試圖讓f14發射r27之類的俄製武器。

雖然這些努力最終都沒有批量落地,但相關資料卻準備得比較充足,並且比第一批飛機更早被提供給了華夏。

這讓112廠省去了絕大多數改造之前的準備工作,拿到飛機之後可以很快上手開工。

再加上改裝設備都是成熟型號,作為一架70年代的飛機,機體材料也沒什麼太複雜的,這才能拿出如此高的效率。

……

兩國代表共同參與的簡短慶祝儀式很快結束。

緊接著,兩名試飛員付國祥和趙孟天便分彆爬進了這架飛機的前後座艙,幾輛電氣輔助車輛也很快從不同方向飛速駛來,地勤人員略顯生疏但仍然動作連貫地把電纜和充氣管分彆接在飛機上,然後開始進行起飛之前的各項檢查。

對於坐在前座,承擔主要飛行任務的付國祥來說,這絕對是一次相當新奇的體驗。

儘管他過去已經參與過十幾個不同機型的試飛任務,但是,一種美國飛機,而且還是可變後掠翼,卻從未接觸過。

而後座的趙孟天嚴格來說並非試飛員,而是為了提前熟悉f14,而從鼎新訓練基地臨時被借調過來的藍軍旅飛行員。

趁著地勤正在忙活的功夫,付國祥再次低頭檢查了一遍麵前的儀表和屏幕布局。

當然,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試飛員,他不可能是臨時抱佛腳。

此前一周時間,付國祥就已經提前把f14座艙的樣子打印出來,貼在宿舍的牆上,一有時間就進行練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