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會議室。
包括方博年在內,市裡主要領導齊聚一堂。
與會眾人麵前各自放著一堆文件與資料。
會議室長方形會議桌對麵,坐著本次會議的主角,北方機械公司總經理林凱峰。
距離廣交會結束,已經過去了一周時間。
林凱峰帶來的震撼,遠遠沒有消失。
本次的春季廣交會,成立不久的北方機械公司,創造了無數的奇跡。
與國外企業簽署價值超過三千萬美刀的商品出口合同。
其中的兩千萬貨款。
買家會以出售產品生產線的形式支付。
眾人震驚的不僅是林凱峰給國家,給當地,帶來了多少外彙收入。
故意在島國和西方商人麵前煽風點火。
挑撥他們的矛盾。
將單純的商業競爭,變成了爭風鬥氣。
生產線,不同於彆的商品。
你即有錢,人家也未必會賣。
利用島國企業和歐陸企業之間的利益矛盾。
逼迫他們互相加價。
坐在會議室首位的市裡一號陳領導,抬手摘下老視鏡。
揉了揉太陽穴。
“林凱峰同誌,你遞交給大家的調查報告,我們已經看完了。”
“內容很充分,依據也是經得起推敲的。”
“我所了解到的情況,與你調查到的結果一樣。”
“有關部門確實是下了很大的決心,要在粵城和深城建設一大批工業經濟區。”
“不過這些工業區,隻有深城經濟區開始動工。
“其他幾個工業區,都還在在討論當中。”
“最後能夠舉起落地,還是未知數。”
“這個時候向那邊進軍,步子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此話一出,眾人立刻打起精神。
今天專門為林凱峰召開會議,既不是要表彰他的貢獻。
也不是為了其他事情。
主要議題隻有一個。
北方機械公司要不要走出去。
走出當地,走出東北,走向南部沿海工業區。
廣交會為期半個月。
除了前五天,林凱峰留在廣交會現場,指導眾人工作。
後麵的十天,林凱峰像是上了發條一樣,帶著助理白茹,走遍了南方工業區的角角落落。
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資料。
從78年開始,國家已經有了設立經濟工業區的想法。
並且在當年年底,進行了第一期建設。
批複土地,授予發展權利。
將深城從小村落,變成了一座新型的工業城市。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
深城具備了初具規模的現代工業化能力。
報告最後,林凱峰總結了經濟工業區的前途。
不久的將來,必然會有大量來自港島,西方的企業,在深城工業區域落戶。
投資工廠,與國內企業合資經營。
有鑒於此,林凱峰代表北方機械公司,表達了決心和想法。
起到帶頭羊的作用。
要帶動當地的整體經濟提升,公司就必須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