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抓鬮排號,限量購買(1 / 2)

“老馮,做人不能這麼霸道吧,倉庫裡的農用三輪車就這些,你全都買走,我們這些公社怎麼辦?”

“要我說,還是平均分配,這裡有五六十輛農用三輪車,咱們這些公社主任加在一起,差不多也有五六十人,一人一輛,誰都不吃虧。”

“一輛頂個屁用,我們公社下麵有七個生產大隊,其中有三個開了養雞場,每天產出的雞蛋需要第一時間送到縣裡收購站,一輛車可不夠用。”

“要不就抓鬮,按先來後到順序,誰抓到最前的數字,誰就有資格先買,公平公正,這樣大家總沒有二話吧?”

擔心老馮一口氣將農用三輪車全部買走,幾十名公社主任你一言我一語,提出各種方法,保證自己的權利不受到侵犯。

老馮大有將車全部買走的架勢。

換成誰,都不會同意。

沒辦法。

這年頭什麼東西都缺,小到大米白麵,大到車輛,機械。

有時候晚一步,可能要等上幾個月,甚至一年。

計劃經濟時期,生產材料和商品都是按需生產,按需分配。

縱然機械公司生產的農用三輪車不在計劃體製內,可是又能保證,農用三輪車真的可以源源不斷地供應給有需要的公社或者單位?

倉庫裡的三輪車就這麼多,搶到就是賺到。

下一次供應,鬼知道要到猴年馬月。

陸長順幾次插話維持秩序,都被眾人無視了。

感覺到公社主任們群情澎湃的心態,陸長春感慨萬千。

不下農村不知道,農村地區對於運輸車輛的需求竟然這麼旺盛。

“大家靜一靜,我們總經理來了。”

倉庫外,傳來牛永貴的大嗓門。

一連喊了十幾聲,總算壓製住了眾人的爭吵。

眾人齊刷刷地回頭看向倉庫大門口。

一位年輕得不像話的乾部,睡眼惺忪的從外邊走進來。

“各位主任,大家好,我是北方機械公司總經理林凱峰。”

“大家急於購買農用三輪車,用來進行生產建設的迫切心情,我十分的理解,但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

林凱峰從容不迫的說道:“你們這樣吵吵嚷嚷,鬨鬨哄哄,就算吵到天黑,也吵不出一個結果,如果大家信得過我,不如讓我來先說幾句,大家覺得怎麼樣?”

眾人想了想,也是這麼回事。

大家都是公社主任,誰不清楚誰的心思。

肯定都是抱著現場交錢,現場拿車的心態。

各公社情況不同,購買農用車的數量自然也不同。

比如老馮。

他們公社要進行水電站和水壩建設,需要大量農用三輪車。

由上麵的資金撥付,大有可能將機械公司的農用三輪車全部包圓。

繼續吵下去,什麼結果都沒有。

見眾人不再爭吵,林凱峰分開人群走到裡邊,手腳並用地爬上了一輛農用三輪車。

“林總經理,不是我要和大家吵,大夥貧下中農兄弟,換成彆的事情,我肯定會禮讓他們,但這次的事情不一樣。”

老馮率先開口道:“我們公社是省裡有名的貧困公社,一年當中有六個月吃不飽肚子,鑒於我們公社的特殊情況,上級部門發下來一大筆資金,幫助我們建水庫,修電站。”

“提高公社和生產隊的自力更生能力,你們公司的農用三輪車,對我們真的很重要。”

說起自家公社的實際情況,老馮有些想掉眼淚。

太苦了。

早在幾年前,上級就有想法幫助公社,改變現有的惡劣麵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