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人工成本優勢(1 / 2)

“了不起先生,林先生,你們公司的研發能力,真是太了不起了!!!”

“你比起許多的島國企業,更加的注重細節,一級棒。”

今井雄夫不吝讚美地誇張林凱峰的細節精神。

島國本土生產的一次性筷子,確實有不少林凱峰提出的質量問題。

縱然官方三令五申,要求一次性筷子企業生產的筷子,一定要經過消毒,精細加工。

但不是所有企業,都會按照官方的要求做。

為謀求最大的利潤,大大小小的一次性筷子工廠,如雨後春筍般誕生在島國。

時間到達六十年代中期,島國一天消耗的一次性筷子數量,堪比天文數字。

從最開始商家免費提供給食客使用,變成向食客收取購買費。

消耗量太大了,真的送不起。

看出今井雄夫已經動心,林凱峰微微一笑道:“今井先生如果感興趣,想要大量購買這種一次性筷子,咱們不妨采取一個特殊的交易方式,以物換物。”

“以物換物?”

今井雄夫越聽越糊塗。

林凱峰說道:“貴國的一次性筷子,長期以來一直都是自產自銷,我想今井先生心裡肯定存在著諸多顧慮,價格如此之高的一次性筷子,能不能賣得出去?”

“進口的一次性筷子品質,又是否如我說的一樣優秀?沒關係,我向今井先生出售一定數量的一次性筷子,按照筷子的交易金額,今井先生通過輸送設備的方式進行結算。”

七十年代中期,島國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吃得好,還要吃得精巧。

這個大背景下,火腿腸孕育而生。

購買島國火腿腸罐裝生產線,需要動用大量外彙準備。

北方機械公司隻有國內貨幣,賬麵沒有一毛錢外彙。

林凱峰拿得出足夠的錢,卻無法將錢兌換成外彙。

打算用一定數量的一次性筷子,從今井雄夫手裡交換兩條火腿腸罐裝生產線。

“這個嘛……”

今井雄夫低頭猶豫。

做了幾十年生意,今井雄夫第一次碰到這麼古怪的交易方式。

既不要錢,也不要重要的工業類設備。

反而要火腿腸罐裝生產線。

今井雄夫是廣交會的常客,五年前開始便一直參加春秋兩季廣交會。

遇到過大量的龍國企業代表。

從沒遇到像林凱峰這樣的代表。

銷售模式,洽談生意的方法,與其他龍國人截然不同。

對島國的飲食習慣,一次性筷子發展了如指掌。

連島國生產出火腿腸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可見此人下了很深的一番功夫調查。

要麼親自去過島國,又或者安排其他龍國人,前往島國進行了一番商業考察。

不然。

林凱峰不可能知道得這麼詳細的。

今井雄夫用不容爭辯的口吻說道:“我可以用火腿腸灌裝生產線,交換你們公司生產的一次性筷子,但是你們必須先交貨,收到商品經過檢查,確認沒有任何問題,我才會將火腿腸生產線給你們送過來。”

“沒問題。”

林凱峰痛快答應道。

和火腿腸每年幾億,十幾億的利潤比起來,現在這些全部都是細枝末節。

隨後,今井雄夫與林凱峰進入了討價還價階段。

按照今井雄夫的說法。

火腿腸灌裝生產線一條的價格,差不多在兩百萬美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