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人工成本優勢(2 / 2)

林凱峰要引進兩套罐裝生產線,購買資金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支出,需要四百五十萬美刀。

知道今井雄夫故意漫天要價,林凱峰也不客氣,將價格一直往下壓。

兩人唇槍舌劍,你來我往。

最終,林凱峰以向今井雄夫供應六百萬雙一次性筷子為代價。

簽下了兩套火腿腸生產線引進合同。

承諾明年二月之前,將六百萬雙一次性筷子交付今井雄夫。

收到貨的一個月內,今井雄夫需要搞定兩條火腿腸罐裝生產。

明年四月份,兩條生產線一定要送到龍國。

否則,就是今井雄夫違約。

過來充當見證人的雷澤生目瞪口呆地。

親眼見證著林凱峰和今井雄夫,達成一次性筷子兌換火腿腸生產線的協議合同。

等到今井雄夫心滿意足地離開,雷澤生將林凱峰拉到一處僻靜地方,匪夷所思地詢問道:“60美分這個價格,今井雄夫怎麼答應得這麼痛快?”

國內貨幣和美刀的兌換比例是1比2。

60美分相當於1.2元國內貨幣。

關於一次性筷子的資料,都是雷澤生幫林凱峰找的。

雷澤生比林凱峰更清楚,島國一次性筷子的市場銷售情況。

小吃攤,飯館,拉麵店提供給顧客的收費筷子,換算成國內貨幣,大概在三毛到五毛。

林凱峰將竹製一次性筷子,賣到了1.2元。

比島國本土生產的一次性筷子貴了一倍還要多。

今井雄夫難道是傻子嗎?

怎麼會答應得這麼痛快。

“今井雄夫購買的一次性筷子,供應的不是一般的飯店餐館,我敢篤定,他得到這批一次性筷子,絕對會優先供應給高檔餐廳。”

林凱峰笑著解釋道。

隻要有人的地方,必然會有三六九等的等級概念。

龍國周邊的國家中,以島國等級劃分最為嚴苛。

經濟越發達,現象越嚴重。

島國經濟大好年月裡,普通島國人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大量購買各類奢侈品,通過奢侈品裝點自己的身份。

時不時前往高檔餐廳用餐,點昂貴的壽司外賣。

島國餐飲界同樣存在著明顯的等級劃分。

中高檔餐廳,酒店,壽司店比比皆是。

裡邊也需要使用一次性餐具。

商品生產方麵,島國一直以物美價廉著稱。

但時至今日,情況開始有所不同。

自從進入七十年代,島國經濟發展比開了火箭還要迅猛。

宣稱島國手裡的全部資金,能夠買下半個世界的土地。

單單一個大都市圈的地價,足夠抵得上米國全境的地價。

這種情況下,島國人力成本開始飆升。

物美價廉不再是島國商品的標簽,島國生產的一次性筷子出現了參差不齊的發展情況。

原材料支出微乎其微,人工成本越來越高。

這也是為什麼,島國一次性筷子會出現許許多多粗製濫造的產品。

原因無他。

節省人工成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