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雞肋一樣的存在(2 / 2)

“太陽能發電的相關技術人員,近期會調到你們北方機械公司,好好乾,不要辜負大家的期望。”

“過段時間,將有一批航空專家前往你們公司,和你舉行座談會,能不能說服這些專家加入你的無人機研究項目,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太陽能發電研究的現狀與林凱峰表達的一般無二。

雖被各國列為戰略技術,長期取得不了科研進展,儼然成為雞肋一樣的存在。

將該領域的技術人員借調給林凱峰,問題並不算大。

至於航空專家。

就要看林凱峰個人能力。

為儘快追上西方軍事強國的腳步,各軍種科研單位正在夜日繼日地研發新式武器裝備。

解決現有裝備存在的性能不足等問題。

陸軍方麵還好。

空軍和海軍長期以來,一直缺少新型艦艇和作戰飛機。

說完這些,王長生半是玩笑半真正道:“林凱峰同誌,一旦你成功說服這些航空領域的專家,加入你的研究項目,你們機械機械公司的企業性質,很可能會從民用企業,變成軍工企業。”

林凱峰說道:“部長,我在這裡向您表一個態度,能幫國家增強實力,增加對外影響力的商品,不管是民用商品還是軍用商品,北方機械公司都會責無旁貸,協助國家完成這些項目。”

“至於是民用企業,還是軍工企業,我認為並不重要。”

“北方機械公司即便進行了股份製改革,同樣還是國家的企業,是國家整個體係當中的一環。”

林凱峰的這番回答,王長生非常滿意。

無論涉足軍工產品還是民用產品,隻要有利於國家,有利於老百姓,企業性質到底是什麼,其實並不要緊。

北方機械公司完成股份製,不代表公司會變成個人企業。

國家依舊有著一定數量的股份,

同時,北方機械公司的領導層,全部受組織培養。

屬於組織的自己人。

假設林凱峰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公司領導會立刻向組織彙報。

隔天。

林凱峰乘坐火車,返回北方機械公司。

為迎接航空專家們的到來,提前做準備工作。

再過幾天,將會有一大批三機部的航空專家,前往機械公司。

與林凱峰的項目展開座談。

提前收到名單的林凱峰,表情哭笑不得。

名單上的不少專家,都是林凱峰的老朋友,老同事。

二十年後,林凱峰會和部分專家產生交集,聯係。

現在,這些航空專家隻知道林凱峰是北方機械公司總經理。

聞名全國的創彙大王。

不久後,北方機械公司張燈結彩。

公司領導在林凱峰帶領下,早早地等在公司大門前。

上午十點,一輛國產客車緩緩停在眾人眼前。

車裡下來十幾人,清一色來自三機部。

年紀最輕的也有四十多歲,最老的一位已經過了七十歲生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