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老實話。
如果林凱峰真的能讓大飛機項目繼續下去,即使要了宋教授這條命也沒有關係。
“林總經理,保駕護航的問題,我們一會再進行討論。”
“先說一說資金方麵的問題。”
宋教授表情嚴肅。
確定林凱峰沒有開玩笑,真的想要通過企業幫扶的方式,推動國產大飛機項目繼續研究下去。
宋教授壓抑住內心激動,講起現實存在的幾個問題。
科學家不同於企業家,做事講究實事求是。
一是一,二是二。
北方機械公司想要以公司形式推動項目繼續,每年起碼要朝該項目投入幾千萬,甚至是上億資金。
這些,僅僅是每年的常規研究經費。
不包括向國外購買各類型研究設備的款項。
林凱峰平靜道:“宋教授,您覺得我是害怕困難的人嗎?”
“有問題解決問題,有困難戰勝困難,這是我們公司一貫的奮鬥宗旨。”
“每年要向大飛機項目投入起碼上億的資金,確實是個天文數字,但是隻要打開沙漠市場,多少資金,我都能想辦法搞來。”
“國產大飛機項目研究的不僅僅是飛機,更是我們工業實力是否強大的極致體現。”
“據我所知,國際航空市場,始終被米國和西方的民用客氣把持,即使是蘇盟的民航飛機,也很難進入這個市場。”
“一旦我們研究出真正的國產大飛機,並將它投入到商業運營,說句不誇張的話,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林凱峰說的這些道理,作為大飛機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宋教授豈會不明白。
明白歸明白。
集體股份製企業,真能推動大飛機項目繼續走下去嗎?
林凱峰語重心長道:“還是那句話,錢的問題由公司來解決,公司完成無人機項目,我會立刻將人員和經費,投入了大飛機項目的研究。”
“宋教授,任何事情都有好壞兩麵,我們打開國門吸引商過來投資,進來的除了有外商和外部資金,還有各種各樣的思想和風氣。”
“我們現在不做,未來再想繼續研究,難度會比現在多成十幾倍。”
“唉……”
宋教授長歎一口氣。
若不是受到各種詆毀之聲,大飛機項目何至於這麼快中途擱淺。
距離成功,隻剩下最後一步。
但就是最後一步,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問題。
當即,林凱峰和宋教授進行了長時間的交流。
通過研究國產大飛機,帶動國內航空研究等種種作用,統統講了一遍。
最終,宋教授成功被林凱峰說服。
第二天中午,宋教授隻身一人返回京城,直奔三機部副部長趙春成的辦公室。
大飛機項目從立項到現在,一直由三機部負責。
副部長趙春成是該項目主要負責人。
也是他通知宋教授,大飛機項目即將下馬。
安慰宋教授和相關科研人員,提前有一個心理準備。
“北方機械公司要接手雲十項目?!”
趙副部長整個人如遭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