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給高層們上課:詳解去工業化(1 / 2)

“我雖然沒有當過兵,也沒有和我們的軍方部門打過交道,但從我收到的消息中判斷,咱們國家生產的武器裝備,從來都是物美價廉,結實耐用。”

林凱峰半是玩笑半是認真的說道::“西方的武器好是好,但問題也是很明顯的,一個是價格昂貴,另外一個是過於複雜,每次保養,都要經過一係列培訓,這對人均學曆隻有小學肄業的沙漠士兵來說,可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事情。”

“嗬嗬嗬,人均學曆小學肄業,林凱峰同誌,你這話說得,真是有些……有些太誇張了。”

心情不錯的老領導忍俊不住,差點被林凱峰這句俏皮話逗笑。

沙漠各國一夜暴富,時間僅僅二十多年,該地區的教育水平,一直沒有得到有力的提升。

說他們的人均學曆隻有小學水平,也不算過分。

王長生插話說道:“老領導,我明白林凱峰同誌的意思了,咱們國家的各種武器裝備。不但結實耐用,而且維護簡單,彆的不說,就是咱們的40火箭彈。”

“哪怕出現了部分操作故障,依舊可以正常發射,我們的半自動步槍零件結構,比起蘇盟的步槍更加簡便。”

“老領導,我也想說幾句。”

參與會議的三機部趙副部長說道:“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我們三機部的戰鬥機,曾經出口過多個沙漠國家,收獲了廣泛的讚譽,如果我們拿出物美價廉,便於維修結構簡單的特點,拉克國和波斯國,未必不會向我們購買武器。”

一時間,不少人開始轉變觀念。

在此之前,眾人從來沒有想過,向國外大量出口武器。

沒有想過,自然也不會發現自家武器的特點。

認為和蘇式武器,米式武器相比,龍國武器的性能較為落後,沙漠國家肯定不會選擇龍國。

另外一個角度講,龍國武器裝備也有著屬於自己的優勢。

針對沙漠各國,士兵文化水平較低等問題。

龍國的武器恰好是最適合他們的武器。

老首長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

“林凱峰同誌,以往總有人說你是經濟戰線的多麵手,搞出口創彙的一把好手,沒想到在國際局勢分析上麵,同樣很有一套吧。”

“按你的說法,咱們庫存的大量武器裝備,都能成為我們出口創彙的第三條路了?”

“這是肯定的,沙漠地區的局勢,遠比我們想象得複雜。”

林凱峰不假思索的說道:“那邊的戰火,幾年之內都不會停歇,蘇盟入侵帝國墳場,接著又是波斯國和拉克國大打出手。”

“魷魚國這根攪屎棍,最近也在蠢蠢欲動,無論什麼等級的軍事摩擦和軍事衝突,都不可能缺武器彈藥。”

“我們既要出口民用商品,更要出口武器裝備,總之一句話,能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貢獻的生意,他都是好生意。”

老領導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林凱峰這番話,與老領導前不久在一次高層會議中的發言精神不謀而合。

無論手段方式如何,符不符合以前的發展方式,隻要能為國家,為老百姓作出貢獻,大家就可以勇於嘗試。

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加強國家的經濟建設,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接下來,林凱峰講起了大飛機,對龍國重新崛起的重要幫助。

龍國打開國門,需要解決的不僅有經濟問題,還要加強軍事建設,增加對外的國際影響力。

八十年代末,米國等多國部隊,一塊向拉克國發起進攻。

一場石油戰爭,震驚了全世界。

也驚醒了龍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