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米國內部的失業率問題(2 / 2)

“林凱峰這個小家夥提出的要求不止研究衛星一項,這是他的另外一項請求。”

老領導看向旁邊的秘書。

秘書從公文包掏出一份文件。

快速看完文件上麵內容,孫領導誇張道:“一口氣請這麼多國外專家,北方機械公司即使家大業大,也架不住林凱峰大手大腳呀。”

老領導淡笑道:“老孫,你搞錯了一件事情。”

“北方機械公司不是請專家,而是雇傭外國專家。”

“請和雇傭聽上去沒什麼不同,中間存在著本質差彆。”

見孫領導不明所以的樣子,老領導耐心解釋道。

“開會之前,我和林凱峰通了20分鐘電話,米國現在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國內存在著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問題。”

“以往我們請外國專家,不但要負責他們的往返交通費用,每天還要拿出一筆錢充當國外專家的工作補助。”

“這一回,林凱峰則是要大量雇傭外國技術專家,將他們從米國雇傭到龍國,為我們的生產建設服務。”

“前一階段,林凱峰籌劃在鵬城特區,建立完善的半導體上下遊產業鏈,構建半導體工業園區。”

“小家夥很快又有了新的想法,不但要在特區構建半導體產業園區,還要建一個大型的工業園區,內部除了有汽車配套企業,還要有一大堆的精密加工企業。”

“老孫,你是外事部門負責人,對於米國如今的失業率問題,了解多少?”

“這……”

孫領導卡殼了。

見狀,老領導從頭講起。

70年代開始,大批來自島國的商品湧入米國。

對米國工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在這個大背景下,米國國內失業率逐步攀高。

1973年,第1次石油危機爆發。

石油危機的出現,再一次對米國造成重創。

為應對石油危機帶來的經濟問題,米國開始削減公共建設支出,對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群進行嚴格審查。

資本界為應對經濟危機,拿出他們最常用的方式。

一手裁員,一手削減工資與福利。

米國走出第一次石油危機不久,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

不得已,米國籌劃進行產業轉型。

也就是林凱峰說的去工業化。

鋼鐵,汽車,加工製造等傳統行業,失業率排在第一位。

也是首先被轉移出去的產業。

兩年前。

米國的鋼鐵產能,僅有鼎盛時期的一半,剩下的一半企業不是倒閉,就是被迫停產。

到了去年,米國失業率已經達到10%。

汽車企業雲集的一座米國城市,失業率即將突破20%。

米國鐵了心要進行去工業化,導致本土無數工廠倒閉,大量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失去工作。

“老天爺!米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國內失業率竟然達到了這麼誇張的程度。”

孫領導嘴上說米國失業率誇張到了極點,自己的表現的更加誇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