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步履艱難的軍轉民(1 / 2)

“老首長,我是您帶出來的兵,也是您看著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不到萬不得已,我絕對不會麻煩您。”

最近一兩年,上級的各項決定接踵而至。

彆的問題倒還好說。

經濟改製問題,成為了五機部最頭疼的工作之一。

話說到這個份上,李進軍索性將苦水全都倒出來。

遍布全國各地的大量軍工廠,逐漸成為了拖累經濟發展的負擔。

局勢緊張時期,全國大大小小的軍工廠,加起來足有上千家。

經過幾次合並,轉崗。

五機部下麵依舊有著數百家軍工企業。

軍轉民。

輕飄飄的三個字。

其中的擔子有多重,隻有五機部自己知道。

該項安排的核心宗旨在於把軍工企業,轉變為民用商品製造企業。

該著生產線,將以往生產軍工武器的產線,便成為民用產線。

為工業建設,農業發展,科學研究服務。

且不說改造軍工生產線需要大量的資金。

單說企業性質從軍工企業,變成為民品企業。

怎麼變?

變成民品企業以後,生產什麼商品?

生產出的商品,會不會和其他工業部下屬的企業重疊。

又能不能在同行當中脫穎而出,成為創彙成品?

歸根結底,又都離不開一個錢字。

老百姓修繕房子要花錢,改造企業同樣也要花錢。

幾百家軍工企業,都在朝五機部伸手要錢。

五機部就算是印鈔機,也能不出足夠多的錢。

為籌措軍轉民的資金,五機部老部長已經來到了。

眼下。

各項工作全部落到李進軍身上。

既要分管軍工生產,還有負責大批企業的軍轉民安排。

千頭萬緒,根本無處下手。

多年來,五機部的工作核心隻有兩項。

研究新型武器,完成國家下達的裝備生產任務。

劉老將軍一言不發,認真聽取李進軍的彙報。

知道經濟改製是一條陣痛之路。

卻沒想到五機部的困難這麼多。

李進軍聲音哽咽道:“老首長,我們五機部和武器裝備打了幾十年的交道,現在讓我們的軍工企業自謀出路,想辦法用民品掙錢。”

“大家都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次,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

之前的十幾年裡,龍國生產的武器裝備,一般是以援助,或者是半買半送的方式交給有需要的第三世界國家。

伴隨著米國和蘇盟的對抗白熱化。

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開始選邊站,不是投靠米國,就是投奔蘇盟。

成為兩個超級大國的附庸,使用購買的武器,自然而言也是人家的東西。

而五機部想要創彙,隻能從老本行上想辦法。

論起出口民用商品。

五機部完全不是一機部和四機部的對手。

“我們的武器裝備如何出口,怎麼拉攏客戶,我向這個問題,隻有林凱峰同誌能辦法解決。”

“他既是咱們的創彙先鋒,又是一個腦筋活絡的人,隻要林凱峰願意幫忙,這些問題都能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

林凱峰是一機部的人,李進軍擔心直接去找林凱峰,會引起王長生的不滿。

因此。

提前和劉老將軍通通風,聽聽老上級的意見。

“進軍,辛苦你們了。”

劉老將軍感歎道:“我常年在醫院裡療養,對你們各個部門的關心不夠。”

“武器出口這件事,一定會有辦法了解決。”

劉老將軍是個念舊情的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