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被西方當成不傳之秘的盾構機,開始出現在龍國市場。
猶如當年,龍國需要花大錢購買數控機床一樣。
盾構機同樣被西方當成了敲詐龍國的財富之源。
一直到2008年,龍國才擁有全方位的盾構機生產能力。
也是從那天開始,國產盾構機水平越來越先進。
短短幾年,風向轉變。
西方再無法通過盾構機,從龍國市場大賺特賺。
反而是龍國企業,開始將國產盾構機賣給西方。
一步到位,賣到了盾構機的誕生地。
結果是喜人的,過程卻讓人不堪回首。
從盾構機進入龍國,一直到龍國製造出第一台高精尖盾構機,時間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的時間裡,西方企業倚靠著核心技術,從龍國獲得海量金錢。
將價格僅有幾千萬的盾構機,賣到幾億,甚至是十億。
出口價是一回事。
賣到龍國的盾構機發生質量問題,西方企業還會收取高昂的維修費用。
明白了林凱峰的想法,各部門負責人紛紛表達決心。
儘快建立盾構機研發項目組。
提供設備,資金,人員。
爭取儘快完成盾構機的國產研究。
楊建國說道:“總經理,我能在這件事情中做點什麼呢?”
“你比其他人,有著更重要的責任。”
林凱峰拍了拍楊建國的肩膀,說道:“國內了解盾構機的技術專家少之又少,集團的機械工程師對於盾構機的了解,也僅僅隻是一知半解。”
“我們需要儘快掌握盾構機生產能力,研發過程中,僅靠咱們自己的專家是不夠的。”
“總經理是想從東方陣營,弄到一批參與過盾構機研發經驗的工程專家?”
話音落下,楊建國大致明白了林凱峰的意思。
林凱峰點頭道:“我這次叫你回來,一來是讓你給大家介紹一下,到底什麼是盾構機。”
“盾構機在工業建設方麵,有著什麼的地位。”
“同時,你要想辦法從東方陣營,弄到一批盾構機專家。”
“衛東正在執行著其他任務,短時間內無法抽身離開。”
“與東方陣營聯係的工作,就要落到了你的身上。”
除了長期在西方工作的楊建國,國內真正了解盾構機的專家,估計連一萬人都不到。
龍國的盾構機研究起步很晚。
縱然五十年,有關部門曾經嘗試著研究盾構機。
可惜,那個時候恰逢龍國和蘇盟決裂。
蘇盟撤走了全部專家,中斷了一係列的援建項目。
盾構機項目陷入低穀期。
一直到2000年,龍國才開始重新立項盾構機項目。
在這之前,林凱峰曾經想過一種較為簡單的方式。
從西方收購一到兩家盾構機企業。
無奈。
盾構機和五軸數控機床一樣,即是西方的高精尖工業設備,又名列巴統協議管控商品名單。
即便八十年代中後期,巴統協議管控範圍對龍國放寬。
包括多軸數控機床,盾構機,光學元器件,大型計算機等各種設備賣到龍國,但是賣歸賣,龍國的身份始終被限製在購買者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