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息傳來,李東有點擔心蔓穀的地價,它隨時都有可能出現飆漲。
而鄭夏擔心的則是,隨著大開發的加速,分基地的估值會水漲船高。
就這樣,雙方都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於是在3月5日,兩人匆匆簽署了股權交易協議。
鄭夏代表國王室,以260億夏元收購了綠產農業20%的股份。
同時,鄭夏把大王宮遺址以及周邊地區的若乾塊土地,一共764畝,作價51億,一次性出售給了李東名下新成立的子公司綠灣地產。
均價差不多是660萬元/畝,這個價格並不算高,相當於末世之前三線城市的水平。
一次性得到了260億元注資的綠產農業,回頭就上馬了二期工程。
而且兩名大股東都提前約定好了,在明後兩年,每年都會依照股份比例,向蔓穀分基地注資150億元,以保證二期工程的順利完工。
簽約完成後,是盛大的慶祝晚會。
不過遺憾的是,李東並沒有參加,他馬不停蹄的返回了廬州,因為停擺了15年的大夏國會,又要麵臨重新大選了。
大夏是中央集權製國家,國會是國家最高的權力機關,享有立法權,同時國家總統和副總統也由它選舉產生。
所以在總統大選之前,一般會先進行國會選舉。
大夏國會分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部分,俗稱兩院。
參議院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彆行政區選出的代表組成,任期與總統任期一致,為期5年,最多不能超過兩屆。
參議員人數比較固定,每個“省”都是2個人,末世之前一般都是70人。
但是到了今天,有些特彆行政區因為麵積太小或者受災太嚴重,在本次大選之前就被撤銷了,例如香江和媽港。
與此同時,國內這這些年又增加了13個新省份,所以這一屆將會選出81名參議員。
要說明的是,根據法律規定,這些候選人的年齡至少要在30歲以上,並且必須要在選舉地居住滿十年。
另外,參議員是專職,擁有固定工資,在國會擁有專門辦公室。
再說眾議院,它也是國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行使提案權和監督權。
眾議員同樣由選舉產生,各省級單位在眾議院中擁有的席位比例以人口為基準,一般為1:100萬,但至少會有一名議員。
末世之前,眾議院的議員總數經法律明定為1568名,本屆因為人口銳減的原因,降為809人。
眾議員任期同樣是5年,無連任限製,一般為兼職,年齡必須在18周歲以上,來源大都為社會賢達和各界代表。
歸納起來,就是參議員限製大,有實權;而眾議員正好相反,限製小,權力同樣也小,從相當程度來說,它有點類似榮譽性質。
李東之所以這麼急著趕回廬州,主要是因為他早早的就被江北商會,推舉成為了江北選區的眾議員候選人。
一般候選人的產生有許多方式,如黨組織推薦、政治權勢人物提名、利益集團推舉等等,也有毛遂自薦的,不過機會不大。
李東作為全國首富,是工商界最大的一張名片,自然也是他們
的代表,而且按照約定俗成的規定,他肯定是要進眾議院的。
末世之前,曆年來的大夏首富幾乎都是如此,除非因為健康原因,否則極少出現例外。
從3月10日開始,李東不得不跟著其他候選人一起,跑遍了江北的各大城市,雖然結果沒有懸念,但是該做的表麵工作還是得做。
本次江北地區的眾議員候選人,包括李東一共是46人,而且全部都是新麵孔。之前的那一批議員,不是老的老,就是死的死,參選的寥寥無幾。
江北如今一共有萬人,所以這一屆的眾議員選舉名額有32個,當選的概率還是非常大的。
在拉票的過程中,相較於其他候選人,李東的知名度明顯高了其他人一大截。
以至於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是人潮湧動,甚至還有不少人當麵和他談起了生意,光是名片就送出了好幾千張。
這一場選舉,轟轟烈烈的持續了一個多月後,終於是結束了,而選舉的結果並沒有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李東也順利成為了新一屆的眾議員。
2143年4月6日,第三十六屆國會選舉結果正式出爐,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38名議員是新加入地區的原住民。
隨後這近千名議員,立即從全國各地趕赴京城,他們於4月10日,在國會大廈,隆重召開了自大災之後的第一場國會。
國會開始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選舉總統和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