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二章 印北動蕩(2 / 2)

作為曾經殖民帝國的大本營,盟介入其它國家內政的經驗無比豐富。印度半島更不用說,至少約翰牛對當地依然保持著不小的影響力。

會議開始,盟代表惠斯拉一本正經地分析道:“印度半島的局勢已經非常危險了,一旦戰爭白熱化,很快就會出現人道主義危機,我們必須要做好乾涉這次戰爭的準備。”

大夏代表孫景亮無語地翻了個白眼,大家都不是傻子,印度半島之所以弄到今天這種地步,盟人居功甚偉。

不過印度半島確實不能亂起來,萬一出現難民潮,對南疆的影響就太大了,大夏當然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發生。

“我們大夏對印度半島問題表示嚴重關切,我們不希望半島全麵陷入內戰,這不符合大夏的利益,也不符各在座各方的利益。”孫景亮首先表明了己方的觀點,以及底線。

“可以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嗎?”東米國的代表詢問道,印度半島距離美洲太遠了,他們並不想打一場跨越半個地球的戰爭。

盟代表搖搖頭,“估計很難,本次衝突當中,除了有部分政府軍,也有不少軍閥勢力和民間武裝力量,僅靠外交手段,肯定不能徹底解決。”

“貴方在印度半島似乎很有影響力,不知道有沒有什麼計劃?”西米國的代表有些怕麻煩,索性直接挑明了話題。

“咳,我們建議出動維和部隊,並且趁機對半島的民間

武裝進行一次全麵清剿。一來打擊本地的民族統一勢力,二來也能保證南咖山煤礦的順利開采。”

孫景亮聽完後皺了皺眉,質疑道:“計劃非常不錯,不過真的可行麼?萬一激起印度人的排外情緒,又該怎麼辦?”

印度半島無論是麵積還是人口,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各方在半島都有著重大利益,誰也不願意放棄。

盟代表淡定的回答道:“沒有人可以保證這些計劃一定會成功,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快。

搶在局勢還能控製前,以武力逼迫各方坐到談判桌上,然後在當地設立長期駐軍,以達到持久和平的目的。

在這一點上,我想大家的立場應該是一致的,除此之外,我們彆無選擇。”

“我們同意儘快結束半島亂局,再等下去容易發生變故,尤其是難民問題,這是我方堅決不容許的。”沉默了一會兒,孫景亮緩緩的說道。

與此同時,兩個米國的代表相互對視了一眼,同樣表示了讚成。

不過盟代表的話並沒有說完,惠斯拉見大家都同意出兵後,緊接著話鋒一轉說道:“本次出兵關乎南咖山煤礦的最終利益,我們希望能根據出兵規模,重新劃分煤礦份額。”

“我們不同意,份額是早就確定好的,怎麼能隨便更改。”西米國的代表首先反對道。

根據之前各方的約定,南咖山煤礦,四方各占股24%,剩下的4%屬於賈巴爾政府,畢竟他們吃肉,總不能讓主人連口湯都喝不上吧!

“我們大夏也反對。”孫景亮附和道,掐住全世界能源的脖子,一向是大夏外交的既定方針。

“這有違協約精神!”

盟代表見各方一致反對,不想再在這個問題上出現波折,於是很快就打消了這個提議,“既然如此,那麼我們暫時擱置這個方案吧,容後再議。”

孫景亮:“同意!”

“讚成!”

“讚成!”

如此一來,在沒有任何印度人在場的情況下,“四常”私下決定了印度半島未來的局勢走向。

不要覺得荒唐,這是當今時代強權政治的基本玩法。畢竟,這個年代各國的矛盾衝突太多了,最終的博弈還是要看各方的實力和手段。

……

經過了一輪緊急磋商,2151年10月4日,“四常”終於達成了一致,四方以維護和平為由,準備向印度半島派出一支總數2萬餘人的維和部隊。

出兵人數最多的盟,當仁不讓的成為了這支部隊的總指揮。

10月8日,維和部隊在印度洋地區,舉行了聯合軍事演習,恫嚇意味明顯。

四方共集結了三十餘艘軍艦,在納爾默達河入海口附近區域進行演習,當地沿海居民都聽到了轟鳴的炮火聲。

10月9日,維和部隊沿納爾默達河逆流而上,經過兩天航行,終於出現在了賈巴爾境內,受到了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