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和部隊到達賈巴爾的第二天,就迅速接管了賈巴爾城以及南咖山煤礦。印度人也不是傻瓜,見不可力敵,大部分勢力早在聯軍到達前就及時退出了賈巴爾。
11日,“印盟”發布動員令,宣布征招20萬名民兵服役90天,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四國聯軍入侵的威脅。
所謂的“印盟”,全名是印度半島國家聯盟,這是一個印度人自發組成的閒散準軍事同盟,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
顯然,半島各國還沒有意識到這次維和行動的嚴重性,認為隻要印度人團結一心,他們就可以輕鬆的應對這次危機。
不過“四常”這次出兵,也沒占到多大便宜。聯軍雖然憑借著強大的實力,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卻輸掉了政治上的優勢。
原本立場搖擺的半島各國政府,以及民間武裝短時間內紛紛團結了起來,在權貴們操縱輿論的影響下,一個個愛國青年加入了軍隊中。
就連原本傾向於“四常”的半島南部諸國,在民族主義的大義下,這一刻也站在了“印盟”的立場上,對國際聯盟的決議表達了抗議。
甚至有民族主義分子公開叫囂道:“這場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中,沒有中立者,不是愛國者就是印奸。”
幾乎每個邦國都超額完成了征兵任務。但是訓練不足、缺乏足夠的武器裝備、沒有紀律、找不到合格的軍官,這些都是大問題。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反正都是炮灰,隻要有一腔熱血就夠了。
看著四方雲集的軍隊,意氣風發的半島各國上層,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麵對風雲突變的半島局勢,整個維和聯軍總部都彌漫著一股焦慮與不安。畢竟他們深入的是內陸,萬一戰事失利,連退路都沒有。
聯軍雖然有兩萬人,但扣除海軍艦隊,真正的陸軍其實不足1.5萬人,而他們將要麵對的是當地幾十萬人的土著部隊。
即便這些土著部隊戰鬥力不強,但依靠人海優勢,對聯軍來說依然有很大的威脅性。
來自西米國的艾倫上校:“鑒於目前局勢有變,我建議先暫停一切軍事行動,然後向聯盟總部彙報這裡的情況。”
“我們也同意暫緩行動。”陳國柏上校跟著附和道,本次大夏一共出兵5200(海軍2840)人,他是這邊最高的負責人。
“不行,那些印度人都是一群烏合之眾,我們要主動出擊,然後正麵擊潰他們。你們大夏不是有個成語叫‘殺雞給猴子看’嗎?
哈哈,對我們來說,那些印度人連一件像樣軍服都沒有,可不就是一群猴子嘛!”聯軍總司令內森詹姆斯輕蔑地說道。
“是殺雞儆猴!”陳國柏上校糾正道,“還有內森將軍,我要提醒你,作為一名軍人,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輕視任何對手。”
內森詹姆斯擺擺手,狡辯道:“我沒有輕視對手,我說的是事實。”
內森將軍之所以這麼看不起印度的軍事力量,這也與印度軍方的“優良傳統”有關。印度軍方的表現,用大夏話說,是典型的心比天高,命比紙博。
在末世之前,印度一向以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自稱,可惜他們連普通的步槍
和子彈都要進口,而且他們時不時的就會鬨出各種奇葩新聞。
例如:空軍每個月都要摔掉幾家飛機,幾乎把所有種類的飛機都摔了一個遍;海軍的核潛艇試航,結果忘了關艙門,使得潛艇險些直接報廢;陸軍更是令人噴飯,他們的後勤食堂竟然拿牛飼料來喂自家的陸軍“牲口”。
“我不同意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印度人就算再弱,可是這片土地上生活著上億人,人民的怒火,一旦被煽動起來,那是任何人也無法澆滅的力量。”
東米國代表反對道,原先的米國是這個星球上最好戰的國家,可惜成為戰爭,敗也戰爭,米國的衰落也與過度介入戰爭有著直接的關係。
“現在情況有變,我們需要等待的是上級的最新命令……”
內森將軍接受不了,義憤填膺地說道:“等等等?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外交談判根本就指望不上。要不了多久,咱們就會因為軍費不足而退兵,到時候整個南咖山煤礦就會變成印度人的盤中餐!”
陳國柏上校急忙勸說道:“請冷靜一下,情況還沒有那麼糟糕。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能走上武力對抗的道路。現在進行軍事行動,隻會激起印度人民更加激烈的對抗!”
隨著奧洲大陸煤炭資源的全麵開發,國內去年的煤炭產量高達14.5億噸,大夏政府根本沒有任何動力來打這一場吃力不討好的戰爭。
畢竟印度太窮了,除了人力資源和少量的礦藏資源,幾乎是一窮二白,這是一片榨不出多少油水的地方。
內森詹姆斯不為所動,嘴上譏諷道:“陳上校,你就知道忍、忍、忍,不要忘了賈巴爾的周圍已經聚集了幾十萬的印度軍隊。
他們現在不敢主動進攻,不代表著以後不會主動進攻,與其等著彆人來進攻,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各個擊破。
我們和印度人的關係怎麼樣,不用說了吧?這座煤礦就是印度人的命.根子,不把他們打疼,他們會天天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