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遇到印度大起義,英國人是怎麼鎮壓的,想必你們也有所耳聞。歸根結底就隻有一條,那就是分化瓦解、以印製印。
現在外麵的難民那麼多,我們想救濟也救不過來。既然如此,那就隻能智取了。”
眾人神色大變,仿佛是突然醒悟了過來,不要臉地紛紛拍起了馬屁。
氣的阿米塔布一拍桌子,話都到了這一步,下屬們還在裝聾賣傻。顯然沒人是笨蛋,大家都不願意承擔責任,想要明哲保身。
“夠了!傳令下去,告訴難民們,三顆人頭可以換一個月的口糧,派人登記造冊,軍營之外允許他們自由行動。”
阿米塔布懶得理會眾人,怕承擔責任能有什麼出息?要知道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真正掌權的是米國人。
聲名狼藉,在其他人看來或許是災難,但是在米國人那裡根本就不算什麼。在他們眼中,這種聲名狼藉的將軍反而是最可靠的。
外麵的難民那麼多,米國人根本沒打算準備足夠的救濟糧,為了國內的穩定,必須要把難民擋在國門之外。
這種背景下,讓難民自相殘殺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不要看阿米塔布承諾的是三顆人頭換一個月的口糧,就以為存
活率似乎不小,好歹也有四分之一。
然而實際上,難民們一旦殺紅了眼睛,就很難再停下來了。最後能夠活下來的,彆說四分之一,恐怕連十分之一都不會有。
而且,這些人就真的可以生存下來了?
不要做夢了,經過屠殺活下來的都是暴民,他們都是國家最不穩定的因素,真要放過他們,估計米國人都睡不著覺。
阿米塔布已經做好了違約的準備,其實也不算是違約,畢竟殺人是重罪,在印度半島也不例外。
這種殺人犯的存在,擱在什麼地方都是極度危險分子,直接處決掉也不算過分。
狠辣或許有吧,但是在阿米塔布看來,他這是在替政府清洗隱患。要是不這麼乾,讓這幫難民湧入國內,整個國家都會被毀掉的。
心慈手軟,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末世,是無法生存下去的。
……
經過幾個月的逃荒,難民們的神經實際上早就到了崩潰的邊緣,甚至很多人已經崩潰了。
阿米塔布的命令傳來,無疑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知道是誰帶頭,難民營頃刻之間徹底的亂套了,怒吼聲、慘叫聲,此起彼伏。
人間地獄,也莫過於如此。
再一次,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南亞次大陸,唯獨芭西政府例外。沒有辦法,真論起來,自家的安危也好不到哪裡去,哪有精力關心彆人家的破事。
即便“印盟”是芭西潛在的盟友,也沒有任何作用。“四常”敢出手瓜分印度半島,芭西政府是萬萬不敢隨便插手的。
站在芭西的立場上,一個強大的“印盟”固然符合他們的利益,可一旦支持了“印盟”,就意味著要得罪大夏和盟。
這個選擇題很好做,米國人實力雄厚,不怕大夏和盟的報複,背後使絆子也就使了。
芭西就不行了,米國人的威脅近在眼前,再去招惹大夏和盟,除非是腦子壞了。
這種涉及到了大國博弈,其它國家根本就不敢胡亂表態,政治正確在這種時候沒人會在乎。
這段時間的國際輿論非常有意思,大家非常的統一,那就抓著“四常”一起罵,四者共同分擔了罵名,也算是另類版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但國際政治上就不一樣了,就隻有一個聲音,那就是批評兩個米國政府沒有大國擔當。
總得來說,米國人自知理虧,大夏除了“自衛”手段過於激裂了一點兒外,實際上本身也是一個受害者。
在這種背景下,由國際聯盟牽頭的調查團組建了起來,估計最後也隻是走個過場,頂多就是推出幾個印度人當替罪羊。
不要看這次印度半島的難民危機,“四常”似乎鬨得很僵,實質上也就在國際調查團裡打打嘴炮。
其實“四常”之間的關係還是非常穩固的,他們在南咖山煤礦項目上的合作沒有中斷,就是最好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