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悲慘世界(1 / 2)

() 發生在印度半島的慘劇很快傳遍了全世界,造成的影響遠遠沒有大夏政府想得那麼嚴重,絕大部分國內和國外民眾都隻是充當吃瓜群眾。

除了少數聖母婊在不停地呼籲,要求世界各國救濟難民外,大部分民眾都是漠不關心,自己都還吃不飽飯,誰顧得上彆人啊?

為了一日三餐,這年頭,無論在大夏,還是在西方社會,普通人每天都需要在工廠裡埋頭苦乾十二個小時以上,不敢生病、不敢休假,獲得的報酬連養家都難。

讓政府出錢救濟印度半島的難民,或者更直接的接收難民,開什麼玩笑呢?明明自己國內還有一大幫子孤寡老弱需要救濟,政府都救濟不過來,居然還敢拿錢給外人,民間不造反才怪!

聖母婊沒有折騰出幾朵浪花,就被鋪天蓋地的抨擊聲所淹沒。印度人本來名聲就不好,他們一隻世界移民的主力軍之一,很難獲得彆人的好感。

聖菲波哥大,加利福尼亞共和國的新首都。

作為這場人間慘劇的總導演之一,裡奧波特總統很滿意局勢的發展,儘管傷亡大了一點兒,但畢竟死的都是印度人,他一點都不心疼。

把難民“禮送出境”,不僅節約了大量的救濟糧,同時也給盟和大夏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煩,免得他們有閒心對南美事務指手劃腳,這完全是一舉兩得。

外交大臣傑羅姆:“總統閣下,這是盟總部發來的外交照會,他們希望我們履行承諾,共同維護南咖山煤礦的開發計劃。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半島最大的危機已經渡過去了,如果順利,南咖山煤礦今年年底之前就能實現投產。

不過也不能夠確定,現在大夏一方正在屠殺難民。為了活命,這些人很可能會再次衝擊賈巴爾。

或許這個人數會大大減少,但隻要有三成的人願意掉頭,南咖山煤礦恐怕又要陷入困境當中。”

裡奧波特總統點了點頭:“哈哈,我們不缺那點煤礦,盟愛咋咋地。不過總得來說,印度半島的局勢還是發生了好轉。

這些暴民,就讓大夏和盟政府自己頭疼去吧!無論是人道毀滅,還是嚴加管教,都和我們沒有關係。

不過,不管怎麼說,他們也算是我們的準盟友,底線還是要把握住的,注意一下手段。

另外,讓外交部可以和米國溝通一下,要給盟和大夏製造麻煩,也不能全部都由我們出力,讓他們也動動。”

“好的!”

……

印北邊界,在50萬警察部隊的屠戮下,難民大部隊很快就四散而逃,米國人再也無法左右難民的去向。

除了死掉的人外,剩下的難民隻有一小部分流竄到了印北腹地,更多的還是原路返回,或者直接去了盟的勢力範圍內。

人都是怕死的,麵對舉起屠刀的印北同胞,難民們被殺得心驚膽戰。

出去容易回家難,好不容易才把難民送了出去,米國人怎

麼可能再接收這個包袱呢?

在成功驅逐難民後,阿米塔布上校肩上的軍銜已經變成了少將,如果能夠解決眼前的麻煩,很可能會再升一級,正式進入軍方高層。

作為代價,阿米塔布已經是臭名昭著,被國際媒體親切的起了個外號“送葬人”。

媒體必須要感謝他,因為他的做法讓大家今年都不缺熱點新聞。在報道了一係列難民大屠殺的慘案後,整個西方世界的報紙銷量都上漲了三成。

指揮部內,一名中年軍官憂心忡忡的彙報道:“將軍,外麵的難民越來越多,我們就快要擋不住了。”

阿米塔布少將沒有理會,仔細地擦拭著手中的一把鍍金手槍,半響功夫後,才淡淡的問道:“你們還記得當年英國人,是怎麼統治印度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的?”

眾人直接傻眼了,印度半島是如何成為殖民地的,在曆史書上記錄的清清楚楚。不過這個問題,好像和眼前的事情沒有任何關係。

停頓了片刻功夫後,見無人回答,阿米塔布也不生氣。這年頭印度人的軍官素質那是慘不忍睹,真正有能力的軍官本來就沒幾個。而且因為聯軍乾涉,真正有能力的精英們早就被清除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關係戶。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在印度半島這裡,同樣很有市場。

阿米塔布之所以這麼快就聲名狼藉,實際上也是競爭對手主動暴露給那些西方記者們的,要不然外界怎麼知道,驅逐難民是他執行的呢?

麵對無奈的現實,阿米塔布也不奢望手下有多精明能乾,隻要能夠老老實實地按要求,完成他布置的任務,那就足夠了。

“分化瓦解,這個詞你們不陌生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