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末日演講(1 / 2)

() 6月5日,政府突然宣布暫時接管境內所有在冊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接受政府指導,國家經濟由市場經濟全麵轉入計劃經濟。

首批公布的接管企業名單一共有185萬多家,幾乎涉及社會經濟和生活的各方麵,如製造業、采礦業、服務業、建築業、農業、運輸業、批發零售業等幾乎所有行業。

“乖乖,國家這是準備動真格的了,下手太狠了。”李爸一臉感慨的說道。

李東聳了聳肩膀,似乎對此一點都不意外:“這也是沒辦法,再說如今好多企業工人都跑光了,沒有政府的強製手段,經濟生產早就崩潰了。”

“說的也是,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那可有的等了,那些專家們不是說了嗎,就算真的把小行星擊碎了,那些碎片依然具有很大威脅性。

每一枚碎片幾乎相當於一枚導彈,十幾億枚導彈的破壞力,這些工廠能夠保住十分之一就算萬幸了。”

其它地方不清楚,李東前世所在的廬州市,大災後,市區的地麵建築至少損毀了七成,而那些位於工業區的工廠則更慘,一把大火把大部分機器都燒成了廢鐵。

“兒子,你的農家樂應該不會被征收吧?”李爸轉過頭盯著李東,有些擔憂的問道。

“應該不會,我這農家樂都沒正式營業,也沒雇工,理論上還是在建工程,再說以莊園的規模,又是荒山,也沒什麼自然資源,簡直就是雞肋,國家應該還沒到這麼饑不擇食的地步。”

李東說的非常自信,隻要瞞住小煤礦,基本上高枕無憂,而小煤礦暫時隻有李東一個人知道,他也會繼續瞞下去,頂多再加上李爸。

未來莊園使用的煤炭還是以外購為主,自產為輔,小煤礦更多的是為了應對突發情況,比如極端天氣或者交通阻塞。

好在江北省煤炭資源比較豐富,隻要種植區的產出沒出大問題,以糧養煤,形成良性循環,會大大降低對於小煤礦的依賴。

6月8日,為了應對海嘯威脅,官方計劃將所有沿海城市居民遷往內陸避難,遷出範圍還包括部分大江大河的沿岸城市。

“大舅,政府準備把你們遷往哪裡?”李東撥通了大舅家的電話。

“哎,是大蜀省蓉城,你二舅全家也是一樣,本來還以為能去江北,到時順便到你那躲一躲,誰知道上麵安排的是魔都遷江北,金陵遷大蜀。”

大舅有些鬱悶的說道,政府為了避免交通混亂,實行的是整體搬遷,金陵和蓉城雖然遠隔千裡,但是都屬於長江沿岸城市,這樣的安排也是順理成章了。

他很想去大姐家的莊園,李媽早就在視頻通話中“炫耀”過了,確實堅固寬敞,還有那吃不完的蔬菜,喝不完的牛奶,滿倉庫的雞鴨魚肉,比狹窄的避難所要好多了。

“大舅,你彆灰心,蓉城也不錯的,大後方,天府之國,起碼餓不著。你們暫時就去那裡,等災後再來我這,也是一樣的。”李東安慰道。

“也隻能這樣了,對了,你外婆還好吧?”

“好的很,大舅你放心,我們會照顧好外婆的。”李東保證道。

“也是運氣好,不然你外婆就得跟著我們去避難所受苦了,到時還真不一定熬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