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大舅,不說了,你們路上小心些。另外,等你們返回時,估計通訊早就斷了,你們就直接去廬州,然後搭車來這邊,路上千萬彆省錢,該花的還得花。
嗯,外婆也有話要和你說,你等一下。”李東把電話遞給了外婆,然後離開了房間,即便是親人之間,有些事情也是需要回避的。
6月27日,時間在一天天的過去,終於迎來了決定地球命運的時刻。此時,即便是不借助望遠鏡,人們一抬頭就能看天空中那顆巨大的小行星。
李東和全家人一起守在了電視機前,全程觀看了現場直播。
6月27日12點23分,小行星到達地球與月球軌道之間,距離地球18.5萬公裡,若是加上飛行時間,剛好是升級版核導彈的最大射程。
很快,從美國發射的第一枚核導彈順利升空,朝著小行星飛去。與此同時,來自華國、俄羅斯、英國、歐盟的核導彈同樣順利升空,所有導彈加在一起總共有65枚。
6月27日22點36分,第一波發射的核導彈開始接近小行星,很快在小行星中心區域種起一朵朵蘑菇,肉眼可見。
根據觀測結果,各國相繼調整了發射計劃,6月27日22點48分,第二波核導彈開始升空,這次一共發射了82枚。
6月27日22點52分,緊接著第三波核導彈升空,這次發射數量最多,一共有157枚。
6月28日3點22分,第二波核導彈成功在小行星中心區域引爆,通過望遠鏡就可以明顯的看出小行星的表麵被炸出了一個大洞。
6月28日5點18分,第三波核導彈終於成功的讓小行星解體,它分解成了兩大塊和無數碎片。
6月28日5時21分,第四波核導彈發射升空,一共50枚,分彆飛向兩個最大的小行星碎塊。
6月28日6點24分,兩個大塊碎塊分彆被核導彈擊中,一塊分裂成了兩塊,另一塊碎裂成了三塊,並且產生了更多的碎片。
6點41分,電視中突然出現了華國總統的身影,他要代表政府向全體公民發表末世前的最後一次演講。
“大家好!
我是總統蔡文勝,首先我正式宣布,集合了全球力量的地球自救計劃已經取得初步成功。
小行星‘2128mb169’已經解體,但為了避免製造出更多的小行星碎片,以及產生的更大範圍的核輻射汙染,我們一致決定放棄後續的核導彈發射任務。
按照預測,第一波小行星碎片將會在7點23分達到地球,請各位公民提前做好避難準備。
可以預見,本次災後的損失將會非常嚴重,甚至會造成各種無法預估的後果,在這裡,我希望大家做好心理準備,以最樂觀的態度積極參與災後重建工作。
最後,祝大家好運。
我們十天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