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必答知無不言,針砭時弊舌戰群儒
街上往來百姓,見大路中央坐著一位豐神飄灑,姿容絕美的姑娘,聲明有問必答。
時人皆有好奇尚異之心,翹首觀望了片刻,都紛紛簇擁上來。
關千雪本來帶著十來個兵,等候黛玉考完,就接她去遊擊將軍府吃飯的。
見她有意在街頭答百姓問,雖不解其意,還是加派人馬過來,在黛玉身旁巡察執紀,維護秩序。
晴雯就站在大案前側,指引排隊問詢的人。
衝在最前頭的是個雙眼靈動的總角少年,他兩手抓住桌沿,墊腳問:“我問你天有多高,太陽有多大?”
黛玉搖頭一笑:“我便是告訴了你,你也無法驗證我的答案。不如問你最關心又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事。”
少年想了想,說:“我在易安居酒樓乾了三個月的跑堂,可東家欺我年少,賴我工錢,叫掌櫃的將我趕了出來,我想拿回工錢該怎麼辦?”
黛玉招手讓那少年附耳過來,說:“你去鎖鋪買一把大鎖,明兒一早將易安居的大門從外麵反鎖了,讓他們開不了張,他們沒辦法又理虧,若不想被食客路人議論,耽誤生意,自然就會把工錢給你。你拿到錢後,再把鎖打開,去鎖鋪把鎖給退了。”
聽了這話,少年豁然開朗,眼眸一亮,樂顛顛地走了。
第二個走上來的是位滿麵愁容的婦人,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問黛玉說:“我想我女兒許夢龍謀個官職,可她誌不在此,我們為此經常吵架,沒料到她三天前離家出走,無有音訊,我想知道她在哪裡。”
黛玉問了婦人她女兒的生辰八字,偏頭對晴雯說:“拿三個銅板給我。”
晴雯將銅板遞了過去,黛玉卜出一個風地觀卦,對婦人說:“比起為官做宰,許姑娘尤為衷情圖經地誌,此時秋高氣爽,她正在外麵遊山玩水。用神化絕,逢長生日歸,下月初三壬申日歸。”
婦人聽了答案,將信將疑地離開了。
接下來又有一個神采奕奕的青年姑娘來問:“有兩個男人向我示愛,阿旺對我極好但品行不佳,阿牧對我不夠熱情但品行端正,我該選哪個男人,做自己的走婚對象?”
黛玉會心一笑:“一個人的品行,以及對另一個人的態度,都是可以偽裝的。你本質是想判斷哪個男人不會辜負你的付出,那你不妨回想一下,他們麵對突如其來的困境時,是冷靜自持,還是氣急敗壞。一般而言遇到難題時,懂得保持鎮靜,且以你的立場思考解決辦法的人,比較適合成親。”
那姑娘挑眉,遲疑了一會兒:“你的意思是我該選阿牧?”
“不,”黛玉緩緩搖了搖頭,“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未必遇得到兩情相悅的伴侶。愛不是選擇,而是本能。事實上這兩個男人你都不滿意。”
她拿出兩枚銅錢擺在了姑娘麵前,食指、中指搭在銅錢上,互相轉換位置,說:“若論婚姻如同走和棋,既要成為給予方,嘗試在共事中利他;也要成為轄製方,學會在博弈中利己。”
“你說得有道理。”青年姑娘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款款起身道謝走了。
後麵一個垂頭喪氣的老婦女,走過來搵淚道:“我手裡有幾樣家傳的古董,被州牧看上要強買,我寧肯餓死也不想賣。州牧就誣陷我女兒欠了官銀,將她關鎖進大牢,要我拿古董換回女兒,我一介布衣,無法越級告官,該怎麼辦?”
黛玉抬頭看了她一眼,見老婦人衣衫襤褸,頭發花白,身形消瘦,很是貧窘,思忖了一會兒,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古董雖然價高,但它是無情物,不會認主,價高的無情物隻要通買賣,不管最初主人是誰,無情物都會流向能使它價值最高的人手上。”
老婦人聽黛玉這樣講,越發鬱憤難言,死死攥著兩隻拳頭說:“我就算餓死凍死,也不賣傳家寶,若要,先拿我的命去!”
黛玉見她如此固執,若不將其勸服,隻怕有家破人亡之危,於是耐心諫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不配財也必有所失。以你而今之力,饔飧不繼,根本無法保護好那些古董,反而會累及家人。萬裡長城今猶在,誰見當年秦始皇?江山尚且數易其主,更何況古董乎。”
“可是,可是……”老婦人還想說些什麼,又無言以對,隻能嚎啕大哭。
黛玉說完殘酷的事實,繼續給她出主意:“州牧仗勢欺人,為一己之私對你威逼利誘,如果你不想讓州牧擁有你的傳家寶,那就把它大張旗鼓地獻給真宰相,甚至上交國庫。以換取你們母女今後安泰的日子和你女兒將來的好前程,待你女兒出人頭地,再請求貴人將古董賜還給你。”
老婦人大哭了一場,終究是點了點頭,淌眼抹淚地走了。
除了無法驗證和毫無意義的問題,但凡關乎民生之事,黛玉都知無不儘,甚至都不必抬頭看人,聽見問題就直接答了。
問:“我剛接手了母親的紡織工場,可是手底下幾個老織工倚老賣老,仗勢要挾,又不服我管,該怎麼辦?”
答:“二桃殺三士。”
問:“我是來茜香國做絲綢貿易的商人,經常遇到倭寇劫船,損失慘重,又雇不到很多船一起出海,該怎麼通過倭寇出沒的海域?”
答:“辦法有三,其一尾隨外務大船航行;其二夜間每到倭寇出沒海域,著一人在船頭鳴火銃,呼喝呐喊,其餘人則在鐵桶中放鞭炮,營造聲勢,震嚇倭寇;其三,若風向有利時,可放小舟燃蘆縱火,倭寇為避火險必然在海上打圈,等他們船調度不及,暈頭轉向之際,趁機擺脫他們。”
在其他人陸續交文考卷時,黛玉已經完成了街頭百問百答,她站起身來,正與關千雪交談著。
忽然聽到一個人問:“阿彌陀佛,貧僧有一故人杳然不見,尋訪至此,見施主高義為人解難,特來問詢故人下落。”
晴雯心疼黛玉嗓子有些微啞了,低頭將桌布疊起,冷然道:“和尚,你來得不巧了,已經都問完了。”
“你先隨關將軍去,我隨後就來。”黛玉聽她語氣不善,忙將她衣袖一牽,打發她們離開。
回頭笑問:“故人是誰?”
那和尚道:“姑蘇林黛玉。”
黛玉愕然抬眸,那人頸掛佛珠,穿著緇衣僧袍,右手持錫杖,左手托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