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昚上位之後,宋金關係依舊緊張,而趙昚又是一位立誌恢複的君王,他想要北伐,他決定先發製人,於是乎,在隆興元年的時候,他以八萬大軍,兵分2路,北伐金朝。】
【可是這次北伐卻是以失敗告終,宋孝宗的雄心壯誌終究沒能實現,而他迫於壓力,北伐之計最終被擱置了下來。】
趙昚抿唇,北伐不能操之過急,更何況他現在有了辛棄疾這位大將,北伐定是可以的。
而敏感的君主則是看到了點點不同,這位宋孝宗立誌北伐是好事,但這次北伐失敗怕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行吧!
一個帝王光有雄心可不行啊!
【在這,主播淺談一下對於隆興北伐失敗的原因吧!首先將相不和,宋孝宗一心北伐,可他所倚重的丞相史浩卻是反對北伐的。】
【為此,這次北伐,他是直接繞過了史浩,向樞密使張浚下出兵的旨意。這也就算了,最主要這領軍作戰的將領心也不和。】
【一開始,宋軍進展頗為順利,李顯忠順利渡過淮河,進抵陡溝,金軍迎戰,由於宋軍士氣高漲,金軍敗陣。】
【宋孝宗得知消息,那叫一個大喜啊!當即加封李顯忠為淮南、京東、河北招撫使,邵宏淵為副使。】
【然而邵宏淵那邊卻沒那麼順利,由於指揮上的失當,在進攻虹縣的時候是連番受挫,而最終他能攻下虹縣,靠的還是李顯忠派降卒入城勸說。】
【因而邵宏淵對著李顯忠有著嫉妒之心,處處與其作對,以至於南宋軍心浮動,甚至在與金兵作戰之時,他還按兵不動,最後更是率先逃跑,導致全軍潰敗。】
嗬嗬~
一些帝王早有此猜測,所以說一個帝王光有雄心壯誌是不行的,用人方麵很是失當啊!
趙匡胤歎息,他對於他這個後代還是抱有期望的,但也僅此而已,他知道宋朝的局沒那麼好破,除非他子孫後代能出一個如唐太宗一般的人物,否則很難力挽狂瀾。
不過至少比趙構這龜孫強多了。
【其次麼,時機也不對!想當年,金兵侵宋,可由於金國內部動蕩,完顏亮被殺,新即位的金世宗立足未穩,山東等地的漢人義軍也是十分活躍,西北那邊的契丹族起義也是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這如此動亂的時局方是北伐出兵的好時機,甚至給力一點一舉奪回失地也是有可能的,奈何當時的皇帝是趙構,奈何趙構是一個隻想著安逸的窩囊廢,眼睜睜的看著這樣的好時機溜走,一去不複返。】
天幕說的很有道理,可惜遇上的是趙構這樣的隻一味求和被金國嚇破膽的皇帝,他哪裡會抓什麼好時機,就算要抓也是抓向金國俯首稱臣的時機。
一提起這貨,趙匡胤就生氣,趙光義及他後麵的某些皇帝也生氣,而趙昚則是沉默,子不言父過啊!
【時機一旦錯過,那就沒了。等到宋孝宗準備北伐之時,金國內亂已經平息,金世宗的統治已經穩固,起義軍也被鎮壓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趙昚想要用武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很難很難。】
趙昚歎氣,是他考慮失當,不該急於北伐的。
【最後麼南宋缺將啊!李顯忠雖然勇敢,但是缺乏智謀,然後也沒有處理好同僚之間的關係問題。】
【邵宏淵那就問題更大了,不僅沒有能力,為人還心胸狹隘,根本就擔當不了重任。】
【在“內乏謀臣,外無名將”的狀況下,宋孝宗縱有北伐的理想,但絕不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