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陛下小心(2 / 2)

而且賞錢肯定是不少的,隻是財不外露,故而人家才不宣揚。

臨走的時候,鐵匠的兒子還追上她叮囑,說這事兒千萬不要傳揚出去,還說是朝廷叮囑他爹的。

他們啊,都不能往外賣蹄鐵。

張翠翹明白,朝廷這是想要用蹄鐵武裝戰馬,不想讓彆國知道。

雖然這種事情瞞不了多久,但是能隱瞞一陣兒是一陣兒。

想象一下,一千匹釘了蹄鐵的馬跑出來的動靜兒是不是像一萬匹沒釘蹄鐵的馬?

就算是當不到一萬匹,當五千匹以上是沒問題的。

這個動靜兒弄出來多震撼啊,若是兩軍對壘,光動靜兒就能把敵人的膽兒給嚇破了!

從鐵匠鋪出來她就直奔東市,一通買買買之後去了宋四兒買的宅子,有陌生人來,鄰裡都出來問她是誰。

“我是宋勝的娘,這不宋勝回村兒開荒去了,我就來給他拾搗拾搗屋子。”張翠翹脾氣很好地回答道。

有人就問:“既在鄉下有田地,咋跑城裡來了呢?我們還以為他在城裡搞營生呢。”

張翠翹打開門,一邊兒打量院子,一邊兒答道:“買這個宅子也是為了家裡人在長安城裡有個落腳的地方,我的幾個孫子跟著匠作監裡的大匠們學手藝,回頭少不了要在長安城裡落腳。”

“喲,跟匠作監的大匠們學啊,那可是大好事兒!”有婦人羨慕地道。

其他人也紛紛誇讚,對張翠翹的態度一下子就熱情了起來。

不但自報家門兒,還說往後有啥事兒儘管找她們。

她們能幫的一定幫。

住在這一片兒的都是平民,還是平民中比較貧困的,故而一聽說張翠翹的孫子們是匠作監大匠的徒弟,自然是願意結交這家人。

說明啥,說明這家人是踏實人家,也是有門路的人家。

鄉下有地,城裡有房,孫子們還都有著落,學的都是養家糊口的本事。

“那就謝謝諸位鄉鄰,家裡亂,我也就不請大家進來坐,我稍微收拾一下還得走。”張翠翹謝過鄰裡,就關上了院兒門,四下看了看,隻看還缺些什麼就鎖上門走了。

小院兒不大點兒,是這個時代典型的兩屋一室的院子,但作為宋家在長安城的落腳點也是夠用了。

回頭幾個孩子來長安跟著師傅們學手藝,就可以在這兒落腳。

買下這個宅子,算是宋四兒做的唯一靠譜的事兒。

就是這錢的來路……

宋四兒說是贏來的,張翠翹不相信,然而宋四兒一口咬定,她也就沒再逼問。

不過賭博這種事情堅決不允許,因此張翠翹又給宋四兒加了活兒。

宋四兒每天從早乾到黑,苦不堪言。

然而張翠翹沒想到的是,在這一點上宋四兒的堅持,感覺骨頭並沒有軟徹底。

也算是,算是一個優點?

有這點堅持挺好的。

這麼多天過去了,山腳下的房子也晾乾了,張翠翹決定先搬到山下的房子裡住,屋子寬敞總比住窩棚強。

她讓匠人在山下的灶房裡幫她壘了個烤爐,和專門烙餅用的灶。不管是烤爐還是灶,都是張翠翹用樹枝在地上畫了個大概,又各種跟他們比劃,匠人們本來就是乾這行的,一點就透。

如今晾了這麼些時辰,烤爐和烙餅也早就晾乾可以用了。

張翠翹叫來三丫四丫,灶頭上的活兒她打算教教這兩個丫頭,往後也是門求生的本事。

荒地上隻留一個六丫守著宋四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