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諸葛的攻心之計,荀彧與諸葛!(1 / 2)

第66章 諸葛的攻心之計,荀彧與諸葛!

尚書令府。

荀彧落筆成行,批閱決策著一大堆的公務文件.

丞相興兵南征的計劃已定,他依舊作為後方統帥,鎮守許昌,策應丞相的軍事行動。

“報!”

“劉曄軍師到了!”

府上人身在門外,輕聲說道。

“快讓他進來!”

荀彧抬起頭來,放下手裡的毛筆,站起身子扶著桌案定了定神,這才邁步往門口走去。

“荀令君,夤夜招我前來,必有大事吩咐!”

劉曄快步而入,神色凝重。

“子揚,請坐。我找你來,有一件大事想要托付給你!”

荀彧令左右上茶,一邊牽著劉曄的手,往裡就走。

“荀令君,您請坐。我站著便好!焉敢就坐!”

劉曄看著桌麵上堆積如山的文件,再看看荀彧斑白的發髻,明明隻有四旬,卻操勞過度,歎息了一聲說道。

論官階,論年齡,論資曆,劉曄都無法與荀彧相提並論,因此說不敢與荀彧平起平坐,也並非謙虛之言。

天下皆知,曹丞相手下,謀士如雲。但歸根其類,隻有謀士荀彧,和其他謀士!

“子揚,丞相方針已定,不日即將興兵五十六萬,征伐荊州,荊州若下,必將引得勝之兵,再戰江東,一統天下!”

荀彧也不勉強,回到書案之前坐下,從文件裡取出一張紙,看著說道。

“丞相為天下計,終於出手了!我當鞠躬儘瘁,為丞相分憂!”

劉曄神情激動,保全望著丞相府的方向遙遙行禮,高聲說道。

“然則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五十六萬大軍,一個月的用度,便是六百萬石。一旦戰事開始,若糧草不繼,軍心大亂,不戰自敗……”

荀彧眉頭緊皺,麵現憂鬱之色。

“如今許昌的府庫之中,存糧寥寥,隻能支應三兩個月而已,捉襟見肘!”

劉曄點了點頭:“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荀令君未雨綢繆,思慮周全,考慮長遠,令劉曄佩服無地。”

荀彧放下手裡的紙張,從桌上拿過一隻茶碗,緩緩的倒了一碗清茶,端起來遞給劉曄。

劉曄急忙往前走了兩步,弓腰雙手接住,輕輕喝了一口。

“我和丞相商議,想令你往北方幽涼並冀四州,籌措糧草一千萬石,以資軍用。不知伱意下如何?”

荀彧回到桌案前坐下,抬頭看著劉曄,語態舒緩的問道。

不論多麼嚴重或者緊急的事情,在荀彧的口裡,從來都是有條不紊,從容鎮定,使得與他交流的人,也能有一顆鎮定從容的心。

“冀州乃是九州之首,天下富足之地,且在袁紹手裡經營多年,並未遭受多麼嚴重的戰亂之苦。”

劉曄沉吟片刻,抬頭說道:“北方四州,一千萬石糧草。我必在三月之內,籌措完畢,隨時聽候荀令君和丞相的調派!”

看到劉曄胸有成竹的樣子,荀彧長長吐出口氣,如釋重負:“有子揚你如此保證,我心可以安定了!”

“荀公,這場戰爭的規模和未戰之前的威壓,令我想起了昔日的官渡之戰……”

劉曄神情緊張,麵色嚴峻的低聲說道。

雖然還沒有興兵,但隻這戰前的醞釀階段,莫大的壓迫感已經令他喘息不過來了。

“這一場戰,比之官渡之戰,恐怕還要艱苦艱難的多……”

荀彧佝僂著身子,放下手裡的茶碗,緩緩的站了起來,背著手走到窗前,撥開了窗欞。

一陣冷風吹入,令劉曄忍不住打了個寒戰。

“昔日攻打袁紹,官渡一戰既決勝負,也決生死。但袁紹勢力雖大,人心渙散,三個兒子各懷機心。丞相有十勝,袁紹有十敗,未戰之前,我已能料定結局了!”

荀彧看著窗外,不知不覺間,已經是深夜。

月色如水,冷風習習,吹著窗口一處樹枝,發出嗚嗚如哭泣一般的聲音,令人不寒而栗。

“那荊州之戰呢?荀公又如何說?”

劉曄心裡一陣緊張,忍不住又往前走了兩步,來到了荀彧身後。

“劉備連戰連捷,士氣旺盛,上下一心,更有諸葛之謀,算定天下。可謂天時地利,儘在其手!”

“孫權坐擁江東,隻那長江之險,便是不可逾越的地利之勢!何況江東虎將如雲,謀士成群,絲毫不能小覷。”

荀彧依舊背負著手,如一尊泥塑一般,站在窗前,一動也不動。

“但丞相兵馬人數,占據絕對優勢。而且奉天子詔令,以征天下,名正言順!我想此戰,必能克成大功,建不世偉業!”

劉曄血脈賁張,明白隻要戰事催動,戰爭的機器運轉起來,必是一場腥風血雨。

而他,也倍感自身責任之重!

“如你所言,這一場戰,我們唯一的優勢,便是人多勢眾……”

“這必將是一場艱苦卓絕的大戰!而糧草,便是重中之重!幾十萬大軍的性命,就交到你的手裡了!”

荀彧忽然轉身,走到桌案前,從桌上將劉曄的任命文書拿起,遞了過去。

“請荀令君放心,轉告丞相,讓他放心,我即刻啟程,往北方四州去,一定完成籌措糧草的任務!”

劉曄如臨大敵一般鄭重的接過文書,正色說道。

“好!”

“我送你!願你一路順風,早日歸來!”

荀彧言辭不多,但足以令劉曄感動不已。

兩人再無多言,荀彧將劉曄送上馬車,轉身剛要回房。

“借問一聲,這裡可是荀令君的府上嗎?”

不遠處,一個信使騎著一頭枯瘦如柴的劣馬,一邊往這邊行走,一邊不住的招手。

“我便是荀彧,你是何人?”

荀彧溫言說道。

“我是荊州的信使,特來送書信給荀令君。”

信使急匆匆來到府前,翻身下馬,在馬鞍上的褡褳裡翻出一封書信,遞了過去。

“哦?我在荊州並無故舊朋友,也無門生晚輩,誰會給我寫信?”

荀彧嘴裡說著,心中大奇,難道是荊州氏族,給我來信?

“我家軍師諸葛先生,特地差我呈報書信給荀令君。若非如此,也不至於使小人在此蹲守了一天一夜了,好不容易見到荀令君孤身一人,方才敢現身呈報。”

信使將書信遞了過去,後退兩步恭敬的說道。

趁著月色,荀彧見他臉上風塵仆仆,周身衣服淩亂,顯然是長途馳騁,並未休整所致。

“遠來辛苦,既然如此,我也不便強留。還請上複諸葛臥龍軍師,他日有緣,當麵請教。”

荀彧此刻手裡捏著大名鼎鼎的臥龍諸葛孔明的書信,一萬個好奇。不知道諸葛臥龍不動聲色,私下裡差人送這封信到自己的府中,到底所為何事?

但他畢竟沉穩老練,不動聲色的著令門下的管家賞了信使,掩門而去。

書房內,一盞孤燈。

萬籟俱寂,夜深人靜。

隻有窗外的風,發出陣陣嗚咽,偶爾有一縷風穿窗而過,侵襲內室,將燭光吹動,燭影搖搖。

荀彧神色凝重,更添幾分好奇。

諸葛臥龍,到底為何給我私下寫信?

莫非是要商談什麼機密的大事,還是透漏何等驚天的秘密?

我與他向無交情,且丞相伐兵在即,如今勢成仇敵,敘談情誼,當不可能!

荀彧緩緩的打開了信封。

寥寥數語,簡簡單單的幾行字。

但荀彧還未看完,原本鎮定自若,從來都是泰山崩而麵色不變的神態,忽然變得驚慌無智!

兩隻眼睛瞪得老大,瞳孔卻在急劇的收縮。

“這……”

荀彧的嘴唇因為緊張而急劇的顫抖,頜下的微須也跟著亂動。

“這……這怎麼可能?“

“我……我到底在乾什麼?”

荀彧忽然將新放在桌上,雙眼迷離,猶如失魂落魄一般。

這曹操麾下的第一智者,仿佛被一封書信,幾行文字,奪走了靈魂!

刹那之間,成了迷途的羔羊。

“我到底是誰?我在乾什麼……“

荀彧顫顫巍巍的站起來,雙手扶著桌案,汗珠卻大滴大滴的落下,砸在那張信紙上。猶如一滴滴落在塵埃的鮮血!

他微微轉身,再一次來到窗口,打開了窗戶,希望讓冷風吹拂,令他心裡冷靜下來。

出道三十年,這還是他第一次如此無法把持自稱的情緒。

但冷風似乎無效,汗珠依舊滾滾不停。

不遠處,斜樓上,一抹燈光,若有若無。

那是世子曹丕府邸的位置!

荀彧看著那明滅交替燈光,猶如人的生命。

生死之間,便是這麼隨意……

“或許丞相不會……然則世子……”

荀彧的眼中,忽然充滿了驚懼。

他匆匆而回,抓起手裡的書信,快步走到屋角的一處火盆處,將書信扔在通紅的炭火之上。

紙張起火,將荀彧的臉也照的通紅,隻有那幾處被汗滴浸濕的地方,依舊掙紮著,但最後還是被烘乾燒成了灰燼。

荀彧輕輕籲了口氣,站起身子,索性打開屋門,在院中,明月之下,來回渡著步子。

步子雖有節奏,但心已經完全淩亂……

諸葛臥龍!

你果然不愧是臥龍!

……

清晨,呼嘯一夜的寒風終於停了下來。

旭日高升,散發著光和熱。

荀攸軍師府裡,火盆依舊燃燒著,將整個大堂烘烤的猶如暖春。

荀攸、陳群、賈詡、鐘繇、程昱無人相對而坐,此刻正品茶暢談,不時發出陣陣笑聲。

“如今荊州斥候來報,荊州內,眾氏族惶恐,劉備震怒!哈哈!”

鐘繇撫掌大笑,得意至極。

“哼,那些氏族,將咱們當成了傻子,希圖趁著咱們和劉備火並,他們坐收好處。如今也該讓他們知道,丞相府裡,也非酒囊飯袋之徒!”

陳群得意的端起茶壺,給每一個人倒了一碗清茶。

“荊州越亂,對於咱們越是有利,若是他們真的火並起來。我想江東的周瑜,也不會坐視不理。到那個時候,氏族、江東、劉備,三家打起了群架,荊襄江東,可不戰而下!”

程昱拈著微須,滿意的點頭微笑。

“一計亂荊州!文和之謀,還是一如既往的高明啊!”

荀攸高高舉起茶碗,類似敬酒狀,其他三人,也各自端起茶碗,一起向著賈詡禮敬過去。

“哪裡哪裡!”

“這些都是眾位的謀劃,我隻不過是錦上添花,略加改進而已!”

賈詡連忙謙和的擺擺手:“這一次,看劉備和諸葛臥龍如何接招!”

“如何接招?”

“恐怕此時的臥龍,已經焦頭爛額了!!”

哈哈!

笑聲一浪高過一浪。

“咣!”

突然一聲響,一人推門而入,直衝到了眾人麵前。

“叔叔,您怎麼來了!”

荀攸一聲驚呼,第一個站了起來,迎上去扶住荀彧。

“我等參見荀令君!”

其他眾人,也急忙站起來,恭敬的行禮。

荀彧麵色暗沉,極為難看,兩隻眼睛布滿了血絲,帶著萬分的疲憊,像是一夜未眠。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能讓鎮定自若,大漢朝的子房,王佐之才的第一謀主,如此的憔悴失態?

“前輩,但有訓教,吩咐我去一趟府上也就是了,何必勞您親自走一趟呢!”

程昱賠笑而起,走到荀彧麵前,伸手挽住他的另一隻胳膊。

“叔叔,您先坐下喝口水,然後再說。”

荀攸看著荀彧麵色有異,非同尋常,料定必有大事,心裡也是一陣緊張。

但荀彧似乎並未聽到眾人的話,依舊木然的站在那裡,兩眼失魂,目光發散,似乎心裡依舊在想著什麼事,注意力完全不在現場。

“叔叔……”

荀攸雖然是個晚輩,在在眾軍事之中,儼然已經是領袖的存在。

“諸位!”

“是漢臣否?”

荀彧忽然轉身,猶如靈魂歸體一般,目光炯炯,盯著五大謀士。

“荀令君,不知前輩此話,是什麼意思?”

陳群迷惑不解,一大清早的,老荀彧急匆匆的推門而入,怎麼問了這麼一個突兀的問題?

“前輩此話,必有深意,還請前輩就坐,咱們慢慢詳談。”

鐘繇也走了出來,伸手想要延請荀彧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但荀彧並未理睬,反而掙脫了荀悠和程昱的手臂,緩緩的走了兩步,轉過身,眼神暴漲,環顧著五大謀士。

似乎是在靈魂的拷問,想要通過他們的眼神,看出那深邃在心的端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