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諸葛的攻心之計,荀彧與諸葛!(2 / 2)

“若天下一統,四海承平。家國之事,是該聽丞相的,還是聽天子的?”

眾人再次困惑。

荀彧一句話,令五大謀士,猶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荀令君,何出此言啊?”

賈詡一直站著未曾說話,此時終於也忍耐不住,低聲問道。

“莫非……”

荀攸久隨叔叔,最是心意相通,此時麵色突變,緊張到了極點。

荀彧慢慢走了兩步,到了荀攸的座位前,伸手端起茶碗,陳群眼快,急忙上前提起茶壺,給他滿了一碗茶。

咕嘟,咕嘟!

一向溫文爾雅的荀令君,此刻竟做牛飲狀將一碗清茶一飲而儘!

五大謀士,一個個站在當地,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今日的荀令君,太過反常!!

“籲……”

荀彧放下茶碗,長長的吐出口氣,似乎緊繃的神經,此刻終於放緩了下來,身體慢慢的落在荀攸的座位上。

“我害怕……”

“我害怕萬一丞相統一天下,大漢易主,你我皆是助紂為虐的忤逆之賊!”

荀彧眉頭緊皺,歎息說道。

“叔父,何出此言啊!”

荀攸麵色蒼白,滿麵驚恐,失聲問道。

他自然明白,叔父的這這句話是何等的分量,若是傳揚出去,又會引起何等大的風波!

“荀令君,此話……此話不能說啊!!”

陳群素來視荀彧為偶像,此刻聽荀彧說出這麼一番話來,聽得他心驚肉跳,急忙上前擋在大門之前,轉身望去,還好並無旁人,又急忙打開房門,四下張望一番。

“荀公,此事……大逆……”

程昱想要說什麼,卻又沉默了下去,似乎自己所言,已經犯了大逆之罪!

“有何不能說的?”

荀彧忽然抬起頭來,圓睜怒目,盯著程昱,程昱氣短,頭立刻低了下去,不敢與荀彧對望。

荀彧站了起來,似乎心裡的起伏和波瀾已經完全的蕩平,而那顆躁動的心,此時也終於拿定了主意,找到了歸宿。

“你們可否猶然記得,你我皆是大漢之臣!”

“離地三尺,神靈可見!”

荀彧怒氣貫胸,拍了拍胸口,又指了指蒼天,眼神從荀攸開始,在賈詡、程昱、陳群、鐘繇四人臉上各自飄過。

“順逆之道,還要看爾等效忠於誰!”

荀彧一聲冷笑,不再繼續往下說,轉身走去,伸手扯開房門,揚長而去。

“嘭!”

房門重新關上,將五大謀士震的身軀各自一顫。

門外,一聲馬嘶,蹄聲嘚嘚,過不一會,再也沒有了動靜。

五大謀士猶然站立,看著桌上適才荀彧喝過的清茶的大碗,各自發怔。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為何一向沉穩內斂的荀令君,會突然的到訪軍師府,又為何會如此的情緒失控,言辭激進?

荀令君自從跟隨丞相,出謀劃策,機智百出,更為丞相引薦了郭嘉、滿寵、程昱等諸多賢才!

官渡之戰,血戰袁紹之時。若沒有荀彧一紙定乾坤,十勝十敗論馳名天下,恐怕曹丞相早已敗在袁紹之手!

若無荀令君,便沒有丞相的今日!

丞相視之為子房,委以重任,官之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候!

可是……

今日荀令君的一番言辭,與之昔日,判若兩人,大相徑庭!

“公達,荀令君他老人家今日是……???”

沉默良久之後,陳群終於緩過神來,轉頭看著荀攸,困惑的問道。

“唉!”

荀攸歎息一聲,皺著雙眉,搖了搖頭,沉默不語。

“莫非是丞相府裡,發生了什麼變故?但若有什麼事,我等應該不會絲毫不知啊!”

鐘繇重新歸坐,將五人的桌椅擺放整齊,號召各人相繼落座。

“荀令君今天,大不尋常。我猜必有緣故,但到底所為何事?簡直令人費解!”

程昱昔日也是跟隨荀彧的引薦,來到丞相府的謀士群中,若無荀彧,程昱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和地位。

他對荀彧,既敬佩,又尊重和感激。

可是對於今天的荀彧,卻令他忽然有了一種陌生人的感覺。

眾人議論紛紛,各自猜測,莫衷一是。

但所有人有一個觀點相似相通:荀令君肯定是發生了什麼事!

“文和,你最有智謀,心思縝密。荀公剛剛的事,你有何看法?”

鐘繇見四人議論之時,賈詡一直在一旁沉默,低頭冥思,不發一言,忍不住拋開眾人,輕輕走到賈詡麵前,低聲問道。

“是啊,文和,此事你也剖析一番,解我們眾人之惑?”

陳群心急如焚,卻又百思不解,巴不得有個精明之人,剖析明白。滿朝之中,若論精細,無出賈詡之右者。

賈詡神色不便,眼睛直直的看著麵前拿茶碗裡的一汪清水。

水,清澈,已經毫無一點茶色了。裡麵僅有的幾個茶葉的雜誌,也看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若天下一統,大漢天子必死!

若天下沒有一統,丞相始終還是大漢的丞相!

水至清則無魚……

荀令君,你太清,太正,則天下無友,也無你容身之地啊!

“我也不知是何緣故,又如何給你剖析?”

賈詡忽然抬起頭看著陳群,微微笑著說道。

“去丞相府!”

馬車的車廂裡,從軍師府怒氣而出的荀彧,沉默了許久之後,忽然撩開車聯,對著前麵駕車的馬夫說道。

“喏!”

馬夫一拉韁繩,方向一轉,沿著大街,往丞相府的方向疾馳而來。

丞相府,雖不是萬聖之地,天子之所,但猶然勝之,有過之而無不及。

丞相府前一片空寂,文官武將,閒雜人等,非有正事,無人敢越雷池一步。

但荀彧的車馬,徑直來到大門,看守府門的侍從遠遠聽到車馬之聲,認得荀彧的車馬,甚至不等荀彧主動下車,已經將角門打開。

車夫拍馬而入,徑直進了丞相府。

普天之下,能如此隨意出入丞相府者,唯獨荀彧一人而已!

“文若,如此清早,便來看望孤家了嗎?莫非軍糧籌措之事,已經辦妥了不成?”

曹操此刻正在洗刷,聽到門下來報,荀彧求見,來不及束發,散落著一肩亂發便走了出來,大笑著問道。

“丞相,是臣來的唐突,攪擾了丞相。還請丞相更衣洗漱,臣有話想要問丞相,但也不急於一時。”

荀彧站在大殿的正中,看到曹操如此倉促而出,絲毫不拘泥於儀表,想起昔日的共事經曆,多年的征戰曆程,心裡一酸,沉聲說道。

“哦?”

曹操一怔,才注意到荀彧的氣色有異,神情舉止也跟往常有所不同。

“好!你待我片時,我即刻就來!”

曹操轉身入後堂去了。

須臾,再次出來,已經是紫袍金帶,腰懸寶劍,一派威武氣息。

“文若,你有何事,隻管說來。咱們多年的交情,和他人並不相同。今日隻做朋友,無分職級高下。”

曹操如君臨天下,站在台階上,俯視著大殿中央孤零零站在那裡的荀彧。

“丞相,若大漢一統,四海承平。丞相還做大漢的丞相嗎?”

荀彧不卑不亢,抬頭看著曹操的臉,正色問道。

聞聽此言,原本隨和的曹操,忽然身子一震,整個人都怔住了!

自他把持朝政,手握重軍,剿滅呂布和袁紹之後,儼然已經位極人臣,權蓋天子!

便是當朝的漢獻帝,對他說話也要畢恭畢敬,察言觀色,不敢有絲毫的不敬之詞!

放眼天下,敢如此直言相問,毫不隱晦的人,恐怕也隻有荀彧一人了。

曹操手握劍柄,從台階上緩緩的一步一步走下來。

到了大殿的中央,到了荀彧的身前,又輕輕的撒手,放開了寶劍。

若是其他人,敢如此在他麵前詢問這個事,早就被他直接推出去斬首了。

但此時的荀彧,依舊仰然而立,絲毫不懼,目光堅毅,波瀾不驚。

“文若何出此言?”

曹操歎息了一聲,在大殿中度著步子。

“我曹操初任校尉,便一心為我大漢。昔日董卓弄權,我不避風險,想要以獻刀為名,刺殺之,哪怕與他同歸於儘,也在所不惜!”

“之後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我不得以而征伐四方。我不止一次與你等臣下說過,若我不存,天下正不知有多少人稱王稱帝,我華夏將分崩割據,百姓永無寧日!”

荀彧轉身,看著曹操高大的背影:“臣正是看到丞相為國為民,方才投至麾下,隨侍左右,不知不覺間已有十數年了!”

曹操猛然回頭,看著荀彧,目光炯炯:“若我死後,我隻望墓碑之上刻有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於願足矣!”

想起十數年的軍旅征伐生涯,多少觸目驚心,多少命懸一線,多少腥風血雨,忍不住淚盈眼眶,低落衣襟。

荀彧看曹操真情流露,忽然之間心中升起一絲愧意。

“若丞相死後,傳位後世,還是不是依舊效忠大漢?”

荀彧沉思良久,開口問道。

後世?

曹操身子又是一震,忽然想起了剛剛夭折的愛子曹衝。

心中一痛,潸然淚下。他不知道荀彧今日為何會連續詢問這些問題。

但荀彧是他最信賴最依仗的謀主,若無荀彧,便無曹操!

兩人十數年的交情,非同小可,非止主臣關係,亦且情如朋友,親如骨肉。

“文若!”

“你放心,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在,絕不容許有人欺辱天子!”

曹操仰頭,哈哈大笑著說道。

“希望丞相能夠言出必行,信守承諾。”

荀彧歎了口氣,微微點了點頭。

“那是自然,我曹家生生世世,都是大漢的臣民,豈可做出僭越不敬之事!”

曹操不以為意,和顏悅色的笑著說道。

“微臣告退了。主公所關注的糧草籌措之事,臣以分派停當,四個月內,保證辦妥一萬五千石糧草,主公南征的計劃,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主公南征,許昌之事,臣也會處理妥善,但請主公放心。”

荀彧的臉色逐漸變得和緩,深深行禮,再拜說道。

“文若,十數年來,孤領兵在外,一應後勤和許昌事務,全都托付給你。”

“眾人皆言我功勞至大,但我卻知道,真正的功臣,是你荀文若啊!”

曹操向前一步,輕輕的拍了拍荀彧的肩頭,觸手隻覺堅硬無肉,忍不住歎息。

“你我都已不再年輕,文若還要注意身體,孤離不開你呀!”

荀彧也頗為感動,長歎一聲:“老臣明白,老臣退下了。”

……

“來人!”

看著荀彧的車馬漸行漸遠,手撫劍柄的曹操沉聲喊道。

“喏!”

近衛急忙來到身前,躬身行禮。

“去查一查!”

“荀彧最近有沒有見過什麼人,或者和什麼人有過書信來往!”

“孤要知道,我家子房,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今日要如此行事!”

曹操目光深邃,眼角眉梢,竟然起了一絲隱憂。

“喏!”

近衛領命,起身飛馳而去。

荀彧啊!

曹操的目光,猶然看著車馬離開的方向。

我每次出征,都將大後方交給了你,也便是把三軍將士和我的性命交給了你!

可你!何以問出今日之詞?

我相信你對我的忠心,可你同樣忠於大漢!

你忠於我,到底是忠於大漢的丞相,還是忠於我曹操?

曹操歎息了一聲。

寧教我負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負我!

荊州之戰,征伐江東,已經勢在必行,無法更改。

這一次,我隻能選擇荀彧,因為除了他,無人能夠勝任那統領後方,供應前方的重任!

可是這一場大戰之後……

曹操拂袖而起,轉身回府去了!

荀彧的車馬,自軍師府出來,直奔丞相府。但此時從丞相府出來的荀彧,卻也並未再次回自己的府邸,而是調轉方向。

那裡,正是世子府,曹丕的府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