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徐庶許昌來信!先生諸葛先生,有(2 / 2)

劉備眉頭倒豎,嗬斥道:

“糊塗!藥不正是拿來用的!”

“軍師如此操勞,區區一味藥,有何足惜?”

小廝這才快步退下,回府拿藥了。

主公對待自己,視若親兄弟。

諸葛明雖然沒說什麼,可卻都看在心裡。

他開口,誠懇說道:

“謝主公關切。”

劉備此番前來,本意是想要跟軍師說一說許昌的事情。

可見軍師如此模樣,他便將嘴裡的話憋了回去。

許昌到荊州還有些時日,不差這一會功夫。

還是先讓軍師好生歇息的好。

劉備心中思量的時候,諸葛明也打眼打量著主公。

他見主公眉宇雖然舒展,可卻隱隱有蹙眉的跡象。

諸葛明心中了然,主公顯然是有事來問。

而眼下,荊州局勢大定,長沙那邊的周瑜也牽製穩妥。

唯一能讓主公擔憂的,恐怕也就隻有許昌的曹操了。

諸葛明輕笑一聲,他開口說道:

“主公此番,乃是為了許昌的事情而來吧?”

劉備聞言眉頭輕挑,他疑聲問道:

“許昌的軍情,軍師你已經知曉了?”

諸葛明搖了搖頭:

“不知,隻是能讓主公煩憂的,除了許昌,沒有彆的事情了。”

劉備點了點頭,輕歎口氣說道:

“哎,本欲不說,免得打擾軍師休息。”

“既然已經說開,那便一並說了吧。”

說著,劉備將斥候送來的情報悉數說給諸葛明聽:

“曹操在許昌封五子良將與八虎騎,士氣大鎮!”

“眼下荊州尚有三郡未定,曹操又即將來犯。”

“荊州不比江東,水路不甚多。曹操的大軍可有用武之力。”

“雖說軍中已新增不少兵甲,可較之曹操的五十萬大軍,還是差距過大。”

“這可該如何是好?”

劉備嗟歎一聲,隻覺的前路無光。

諸葛明聞言沉吟少許,隨後語氣堅定的說道:

“主公,準備應戰吧。曹操不日南下。”

劉備以為自己聽錯了,他詫異的轉頭看向軍師。

“軍師……”

本想和軍師說明敵我差距懸殊,正麵對敵勝算渺茫。

可是,當看到諸葛明那堅定的眼神時,到嘴邊的話便說不出口了。

這一刻,劉備有些恍惚。

遙想當初在新野時,軍師也是如此篤定。

回想起過往的經曆,軍師算無遺策,從未有所疏漏。

雖然荊州還未徹底收服,曹操又傾巢而出。

可劉備卻心中相信。

隻要有軍師在,便無需擔心!

軍師,就是他的底氣,他的信心!

……

桂陽城內

大將軍府邸

蔡瑁聽著城外廝殺聲,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不停在大堂內來回踱步,心亂如麻。

“張允!”

“現在都要火燒眉毛了,你還乾坐著乾嘛!?”

“趕緊拿個主意!”

心煩意亂的蔡瑁看著張允坐在一旁,麵無表情的出神,心中的火氣騰的一下就上來了。

張允麵如死灰,伸出五根手指數道:“關羽、張飛、趙雲這些萬人敵的武將,率領五路大軍圍困桂陽。”

“此時外界無法借力,還能有什麼辦法?”

說著,張允的麵頰上泛著一抹苦笑。

這段時間兵臨城下,數日無眠的張允不知何時已經生出了兩鬢斑白。

“既然打不過,那咱倆棄城而逃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咱們隻要能活下來,今日之仇來日定報!”

聽著蔡瑁的這番言語,張允的臉上頭一次露出了譏諷之意。

伸手抓起一隻酒壺,無動於衷道:“劉備的五路大軍,已經將桂陽圍成了鐵桶。”

“棄城而逃!?”

“嗬嗬!”

“逃到哪裡去?”

“恐怕不等你出桂陽城,手下軍士便割下你我二人的腦袋,搶著向劉備邀功去了。”

張允說完,仰脖灌了一大口酒。

雙眸無神的望著惶恐不安的蔡瑁,神情多是無奈。

“什麼!”

蔡瑁眉梢皺起,快步取下壁上掛劍。

抽劍出鞘,虛空斬下,怒道:“他們敢!?”

“有何不敢?”

張允隻是埋頭喝酒,此時的意誌,已經消沉到了極點。

自此劉備入主荊州以來,他張允就屢屢受挫。

想當初,他輔佐大將軍蔡瑁。

在荊州這一畝三分地出謀劃策,也算是威風八麵。

可當他真正感受到劉備幕後軍師的謀劃,才知道自己的所謂謀略,不過是牙牙學語罷了。

“桂陽傾覆,隻在轉瞬之間。”

“若是我倆棄城而逃,那些將士便會失去最後的底線。”

“與其被自己人割下頭顱,死無全屍。”

“不如好好等死,說得還能有一線生機。”

“生機!?”

蔡瑁將手中長劍插在木地板上,麵容猙獰道:“若劉備身後那謀士真是諸葛明,你我二人定將死無葬生之地!”

“生機?張允你告訴我何來生機!?”

隨意躺坐地麵的張允眼眸發紅,仰脖大口灌酒。

感慨道:“悔不該當初與那諸葛村夫為敵!”

“不然今日,若是主動獻城投降,尚且有一線生機。”

“可如今···”

聽著張允的懊悔,蔡瑁心中更是窩火。

他何嘗又不是追悔莫及!?

若是當日不曾結怨,今日又何至於此?

早知事將如此,當初便不該行事乖張。

蔡瑁大步上前,猛地搶過張允手中的酒壺。

仰脖大口灌酒,將壺中酒水一飲而儘···

·

許昌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丞相府內

燭光搖晃,人影憧憧。

此時曹操解衣洗漱完畢,躺在臥榻之上。

翻看著整頓荊州劉備的方略,心中多為惆悵困苦。

自從官渡之戰後,曹操敗袁紹,徹底控製北方大部分地區。

天下九州,曹丞相一人便得其六。

兵鋒之盛,無可匹敵!

可正在曹操正欲攜大勝之師,一舉南下,統一整個天下之際。

荊州卻冒出了個劉備劉玄德!

手握良將的劉備,隻能是有勇無謀,算不得什麼大患。

可如今劉備得諸葛軍師,甚至連自己身邊的謀士都對此人忌憚三分

此時的劉備謀勇齊全,已然成了氣候。

這時候舉兵南下,恐怕就沒有了必勝的把握。

加上江東孫權,若是荊州劉備與之聯合。

那麼不日將到來的這場戰爭,遠遠要比當初與袁紹的官渡之戰難上數倍。

可是曹操已經決心南下,欲一統天下。

因此才這般憂慮荊州戰事。

思緒一亂,曹操頭疼的毛病便又犯了。

嘩啦啦!

曹操扔掉手中竹簡,雙手按住太陽穴,神情痛苦掙紮。

“丞相!”

“丞相!”

左右侍奉的婢女驚慌跪下。

“出去!”

“全都出去!”

“孤一個人靜一靜!”

“喏···”

丞相府外

司空華歆在外求見。

“司空大人,丞相已經休息了。”

雙鬢微白但精神尤為矍鑠的老人眯眼笑道:“煩請轉告丞相,便說在下有一計,可解丞相之難題。”

“可是···”

“丞相定會見我。”

“那請司空稍等些許。”

府外軍士礙於對方身份,隻能硬著頭皮將此消息轉達丞相。

曹操寢殿外

“丞相,司空華歆拜見。”

“說有一計,可解丞相之難題。”

哐當!

原本房門緊閉,燈火昏暗的寢殿頓時光起。

曹操神色大喜,根本來不及穿鞋,光著腳踉踉蹌蹌推開房門。

“司空現在何處!?”

“候在府外!”

“快!領孤前去相迎!”

曹操赤腳而行,遙見司空華歆。

華歆見曹操親自出迎,尚且來不及穿鞋。

心中不由得多了些許感觸,正要躬身行禮,卻被曹操一把扶住。

接著曹操反先向華歆,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

華歆當下慌亂不已,趕緊扶起曹操,受寵若驚道:“曹公乃我大漢宰相,我不過是一介臣下,何必恭謙如此啊!”

曹丞相起身後撫掌歡笑,誠懇道:“司空乃是大漢骨鯁之臣,孤豈敢在爵位上與司空論高低上下?”

華歆欣然道:“臣下知曉丞相心中病痛,願意替丞相前往荊州,說和荊州與江東,歸順朝廷,避免百姓生靈塗炭。”

曹操麵色大喜,笑道:“司空肯親自登門拜訪,孤所困惑大事,便可以迎刃而解矣!”

說著,曹操拉起華歆的手便一同入府。

正堂內

曹操與華歆麵向而坐。

對於華歆的提議,曹操心中自然有些顧慮。

不過見到華歆之後,便欣然同意此事。

一來曹操整備大軍,需要大量時間周轉。

二來曹丞相也是存了一份私心。

“司空此番前往荊州,若是能見到劉備軍師,能否說服他來許昌?”

“此人若是願意來許昌,孤願拜其為首席軍師!”

曹操親自為華歆倒上一杯茶,推了過去。

後者恭謹接過,搖頭正色道:“此事恐不易。”

麵對諸葛明這樣的大才,若是不能歸順於他,簡直就是暴遣天物。

雖然此事被華歆婉言謝絕,但曹操依舊沒有死心。

總有一日,定要招攬此人來帳下!

·

翌日清晨

華歆啟程,從許昌出發前往江東。

大漢司空華歆,本就是一位大才。

其早年拜太尉陳球為師,與盧植、鄭玄、管寧等為同門,又與管寧、邴原共稱一龍,華歆為龍頭。

漢靈帝時期,舉孝廉出身,任郎中,因病去官。

得到大將軍何進征召,出任尚書郎,出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

華歆本就出身江東,不希望看到江東與荊州陷入戰火,百姓民不聊生。

此番前往兩地,他定將竭儘全力。

不過除了說服荊州與江東外,華歆此番南下,還有一事要做。

那便是去襄陽看一看;

親眼見識一下,劉備那位幕後的謀主到底是何方神聖,竟然會有如此神通!,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