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下兵力遠超公孫瓚七倍還多!
趙雲此生的夢想,便是尋得一位明主,為他赴湯蹈火,共進同一份偉大的事業。
而此時此刻,明主已得,事業已進!
不知不覺間,他的夢想竟依然實現了一半!
而剩下的那一半,不僅是趙雲的夢想。
同樣也是整個軍營當中,所有文武的夢想!
能夠讓這一切全部實現,乃是軍師諸葛先生的功勞。
若無諸葛先生,哪有今日荊州拜將台?
若無諸葛先生,怕是早在新野便已然傾家蕩產了!
軍中,不可無帥,不可無將,不可無主。
但是,在趙雲心中,軍中真正不可或缺的,乃是軍師!
是軍師,將他們所有將帥串聯到了一起,發揮出了前所未有的龐大力量!
黃忠須發皆白,但卻不顯絲毫老態。
他笑意盈盈的望著上方拜將台。
今日主公支起這麼大的陣仗,所為何事他已經已經有了猜想。
若不是為了軍師,這軍中還有何人能配得上全軍出席?
回想當初,軍師一紙信函叫南蠻俯首。
又在新野大敗曹軍。
入主荊州雷霆發兵,收入桂陽三郡!
一樁樁一件件,步步為營,才造就了今日這二十三萬大軍的同出列的盛況。
如今荊州已定,但是大部分荊州武將與士卒,皆不知道何人為三軍統帥,首席軍師!
想來今日,主公便要當眾拜諸葛先生為首席軍師了!
首席軍師選定,三軍群龍有首。
再加上諸葛先生那出神入化的謀略之才。
二十三萬大軍定能如臂指使,指哪打哪,戰無不勝!
一想到這,黃忠臉上的笑意更盛。
魏延、文聘,陳到、霍俊、李嚴等等武將也各有想法。
今日之盛景,當真空前絕後!
伊籍、蒯良、蒯越等文臣也難掩心中激動。
屬於諸葛軍師的位置,終於要落定了!
在三軍的翹首期待之中,劉備走上拜將台。
他居高臨下,俯瞰著所有人。
這一刻,他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曾幾何時,他與曹操煮酒論英雄。
當時當日,曹操便斷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自衣帶詔事發以後,多方輾轉。
幸虧得逢先生相助,否則有怎會打下今日這番家業?
當初在新野的時候,哪敢想象今日之景?
回想起先生追隨自己以後,殫精竭慮,操勞的事務遠比他這個主公還要多!
行軍、謀略、軍糧、百姓、民心。
身為謀主,先生本可以隻顧謀略這一項。
可是,先生卻所有事情都親力親為,為了匡扶漢室的大業鞠躬儘瘁。
如此赤誠的熱血,如此傑出的人才、
劉備甚至都會自問,我究竟何德何能,能得到先生這樣的人來輔佐?
而就在今日,這個問題有了答案。
君臣一心,劉備決定給諸葛明無條件的信任!
他站在拜將台上,激昂語氣:
“今日,召集全軍將帥齊聚一堂,乃是有要事宣布。”
“自我劉備舉兄弟三人起事以來,得猛諸將信賴,忠心追隨,才能得有今日這浩瀚勇軍!”
“然而,我劉備統帥三軍,並無寸功。”
“起事至今,全靠軍師諸葛聞德,方有今日功勳。”
“我無聞德,如鳥失翼,如魚失水,如人斷臂!”
“今日,拜聞德為三軍統帥!兼領我大軍首席軍師一職!統帥荊州二十三萬兵馬!”
“授將軍帥印、軍師印、調兵虎符,斬將劍!”
此話一出,儘皆嘩然……
……
劉備那擲地有聲的話語,好似一道亙古鐘鳴般響徹整個城頭之上。
拜將台上下,不論官銜大小,不亂官職如何,全都是驚愕的瞠目結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封軍師為三軍統帥?!
統領二十三萬兵馬?!
授太守印、將軍印、調兵虎符和斬將劍?
這……這豈不是將軍師放到了與主公平起平坐的位置上?
主公竟對諸葛軍師如此信任與看重?!
拜將台上,就連等待擂鼓的鼓手都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紛紛難以置信的轉過頭來,望著主公劉備!
自古以來,功高而封無可封者,位極人臣已是足夠。
可像主公這般,將整個荊州和軍隊的管理權全權封賞的,古往今來都難以得見!
能讓主公做到如此地步,需要可不僅僅是建立潑天般的功業!
更是要得到主公充分的信任。
甚至即便是信任,也絕無能有做到這般地步的人主!
感慨、震撼、驚愕、詫異瞬間蔓延在整個襄陽城頭!
而同樣感到震驚的,便是軍師諸葛明。
他根本沒有想到,主公居然會給自己如此巨大的封賞!
三軍統帥!將軍印!調兵虎符!斬將劍!
這……這根本就是將他與主公的地位持平!
主公享有的權利,他同樣享有!
劉備開口說道:
“軍師,請登上拜將台,獲封領命!”
劉備話音落下,十五擂鼓手立馬回過神來。
他們賣力的敲打著手中的紅穗鼓槌。
“咚——!”
“咚——!”
“咚咚咚!”
兩短一長,鼓聲悠揚,振奮人心。
上台,獲封!
諸葛明邁開步子,走上拜將台。
他本以為等待著自己的,會是前所未有的沉寂。
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
他剛露出半個身子,迎接他的便是轟動整個襄陽城的歡呼聲!
“軍師威武!”
“軍師霸氣!”
“軍師掛帥,戰無不勝!”
二十三萬精壯男兒極力嘶吼,賣力的臉都漲紅,脖子上青筋都暴起了!
在劉備軍中,軍師諸葛明的事跡廣為流傳。
上到將帥,下到走卒,無人不自軍師算無遺策,計謀可定山河!
古往今來,行軍打仗,縱使是久經沙場的兵卒,又哪有一個不怕死?
但是,若能遇良將良謀。
打起仗來,死亡率將會大大減少!
勝仗越打越多,獎餉亦是豐厚,還能建功立業,加官進爵!
能得到諸葛軍師這樣的將帥引領,又有哪一個士兵會不服氣呢?
一聲聲歡呼呐喊,讓諸葛明有些許恍惚!
曾幾何時,在水鏡山莊學習。
他被水鏡先生貶謫為“庸”,成為諸葛家族的恥辱,甚至是被逐出家族!
在襄陽,本想要建立學堂,教育孩童,開化民智。
卻被蔡瑁一把火燒了學堂,毀了典籍!
南陽草廬,一住經年,空白蹉跎了歲月。
而今,他得到了二十三萬大軍的認可!
得到了二十三萬大軍的心悅誠服!
諸葛明的腳步,變得堅毅而堅定!
站上拜將台,他看著四方亭閣中的諸多將領!
在諸葛明出現的刹那,這些原本坐著的將帥竟然全都站起身來。
諸葛明的眼神一一掃過。
每經過一個將帥,都會得到他們的點頭致意。
與黃忠對視。
老將黃忠的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
蹉跎歲月,嘗儘苦難,如今終於苦儘甘來。
諸葛先生,這一切,您都值得!
三軍統帥,三軍帥,老將心悅誠服!
……
與趙雲對視。
趙雲的臉上洋溢著激動的笑容。
諸葛先生,從始至終末將便認為您並非池中之物!
天下軍師奇謀之人,您當屬頂尖!
若無軍師,便無今日!
早在新野之戰,末將便對諸葛先生您心悅誠服!
如今,主公的賞賜,儘皆是您應得的!
旁人若有不服,末將第一個不答應!
除卻主公之外,從今以後,諸葛先生您就是末將最敬佩的人!
末將這杆銀槍,為您和主公而戰!
……
與張飛對視。
張飛的臉上掛著許可的憨笑。
軍師,俺老張老早就把你視作兄弟了!
雖說最開始,咱覺得你牛皮吹得大,本事不見得大。
之後還對你多有不忿,覺得你既不會舞槍也不會弄棒。
終日隻知道伏案在桌,鑽研些心計,等不得大雅之堂!
可是,隨著主公的家業變大,兵馬越發強健!
俺對你也有所改觀。
知道曾經的自己是多麼愚昧無知與孩子氣。
您不與我一般見識,還屢次分配給我戰功!
軍師,你夠兄弟義氣!
你我雖未結拜,可在咱心裡,您就是親哥哥!
這三軍統帥給你,咱心裡舒服!心裡也得勁!
要不然,換做彆人,除了大哥以外,誰敢領認,咱就一矛挑了他!
從今以後,你說一,我不二!
……
與關羽對視。
關羽輕捋美髯,沉穩一笑。
軍師,這一路走來,你的辛勞某一直看在眼裡。
若說這軍中,誰最為主公儘心力,除卻軍師您以外,再尋不到第二人。
捫心自問,若我有軍師之才,恐怕會自滿數次,同時也會懈怠數次。
可軍師屢現奇謀,屢建奇功,卻未有一次眉開宇展。
每一次得勝之後,軍師的眉頭就緊皺一分。
與曹操為敵,不亞於與虎謀皮!
曹操軍中謀士眾多,群力群策,定也是謀略眾多。
而你與曹操的謀士團雲中交手,立於常勝不敗之地,此乃驚為天人之事!
但某也知道,軍師乃是如履薄冰,知曉我大哥經不起一次失敗。
三更睡,五更起。
每次某輪換夜值都能看到軍師營帳燈火通明。
某對您,隻有敬重!
三軍統帥,除了大哥,便隻有您當得!
……
眾多將領,雖未言語,可對視一眼,諸葛明便心裡清楚。
他得到了將帥們的認可。
站在拜將台上,他百感交集。
心中有千言萬語想要表達。
可諸葛明卻總覺得,這些話說出來,便有些虛假了。
君臣齊心,主公如此信任我,那便無需多言!
千言萬語,最終彙成了重重的一句:
“曹操南下,吾必敗曹操!以謝主公!”
…………
劉備在襄陽的封賞大典,消息乘著風傳入了許昌……
諸葛明正式出山的消息席卷天下。
不過,各方諸侯並不知曉諸葛明的真名!
隻知道這個諸葛的字號,為聞德!
至於這個諸葛聞德究竟是誰,無人知曉。
但,能屢次三番智勝曹操的,除了諸葛家族那個號稱臥龍的諸葛亮外,還能有誰?
對於劉備的封賞,各方諸侯皆是震撼萬分!
沒有一個人想到,劉備這一次居然舍得出如此巨大的手筆!
如此封賞,與將自己打下的基業拱手讓人又有什麼區彆?
許昌,丞相府。
看著從襄陽方向送來的密信,曹操眉頭緊鎖,眉宇突跳!
他反反複複多次確認了密信的真假。
從蜂蠟,到製式,再到隻有他自己能查認出的特殊記號。
這些所有都合乎規格,無一不再佐證著,這封密信乃是貨真價實的襄陽密探傳出!
然而,密信上的內容過於驚人。
以至於曹操不敢相信,這些竟然是真的!
封賞三軍統帥,授太手印、將軍印、調兵虎符和斬將劍?!
劉備他瘋了不成?!
手握這些,那諸葛聞德當即便可造反,自立為諸侯!
這劉備就不怕?
不怕諸葛聞德權欲熏心,奪了他的基業?
曹操不相信這天底下沒有人無野心!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劉備對諸葛明的無條件信任,曹操此生此世都不可能做到!
在他眼裡,劉備這分明就是一場豪賭!
他在賭人心!
賭諸葛聞德的人心!
“為什麼不是授予諸葛孔明?!”
“難不成,一直為劉備出謀劃策的是諸葛聞德,諸葛亮剛剛出山?”
一時間,曹操頭痛欲裂。
不過,轉瞬間,一道毒計已經上了心頭!
好啊,好你個劉備,你真是潑天的膽子。
今日交出兵權,明日便引頸受戮。
如此一來,倒不用我出手,隻等諸葛聞德謀起反派,讓你們自相殘殺窩裡鬥!
屆時,我在坐收漁翁之利,兵不血刃吞下荊州!
曹操眼睛微眯,冷笑一聲。
他吩咐左右,沉聲喝道:
“點兵!”
曹丞相要點兵出征的消息瞬間傳遍許昌。
整個許昌都風聲鶴唳,所有官員都謹小慎微。
軍師府。
荀攸、陳群、賈詡、程昱、鐘繇五人快步出府。
跟隨著浩蕩的兵馬往城外行去。
五十六萬大軍輕點齊整。
霎時間黑雲壓城,旌旗獵獵!
全副武裝的曹操立於馬上,他手握韁繩,臉上掛著必勝的笑容!
五大軍師緊隨其後,心中各有思慮。
大軍之後,許昌城頭上。
小皇帝劉協在一眾文武的陪同之下,目送丞相出城。
“丞相!此番天高路遠,還望能夠早日歸還,德勝凱旋啊!”
皇帝劉協高聲宣讀寄語。
嘴上雖然這麼說,可心裡卻是在不停的咒罵。
曹家老賊!這一次可一定要輸的徹底!輸給皇叔!輸的傾家蕩產!發甲皆無!
城頭上,許昌城裡所有官員一齊露麵。
大軍前陣,策馬而立的曹操聞聽小皇帝呼喊。
他回望一眼,隨後臉上冷笑。
小皇帝心裡如何想的,他這個攻於心計的老狐狸怎會不清楚?
曹操身後,夏侯兄弟兩相對視,也是一陣輕笑。
對於這個小皇帝,曹家陣營,就沒有一個胸懷敬畏的。
“陛下且放心,此番前去,定將劉皇叔的項上人頭,取來送你!”
小皇帝聞言心中驚駭。
他嚇的一個踉蹌,若非貼身監侍攙扶,定會跌坐在地上。
瞧見小皇帝受驚的模樣,曹操輕蔑一笑。
隨後朗聲下令:
“全軍,開拔!”
“開拔!”
“開拔!”
“開拔!”
軍令層層傳遞,五十六萬大軍不動則已,一動便如移山填海!
浩浩蕩蕩,轟轟烈烈!
將士們腳步齊整,竟讓許昌的城關都是清微顫抖。
旌旗飄飄,軍威浩蕩!
車馬開路,糧草先行!
丞相曹操在五虎將八虎騎護佑之下,如君王臨塵一般,睥睨世間萬物!
此番大軍南下,攻必克,戰必果!
劉備,且等著引頸受戮!
………………
襄陽,軍師府。
封賞大典歸來,諸葛明換下一身朝服,回返書房當中。
剛一進屋,便看到已經睡醒的族弟諸葛亮。
兄弟見麵,亦是相敬如賓。
一番行禮過後,諸葛明笑著說道:
“弟,府中可住的習慣?”
“此地不比族中睡臥安寢,若有不當之處,儘可提說,我去叫他們給你撤換。”
麵對兄長的關切,諸葛亮連忙擺手。
他為兄長敬茶,開口說道:
“兄長,亮並無不適。”
“今日封賞大典,兄長獲封三軍統帥,主掌軍政大權,當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我早便認定兄長絕非俗人,日後定有一番成就。”
“今日果然實現!”
“今日之後,且看家族當中,還有人說你是‘庸才’!”
諸葛明獲封三軍統帥,諸葛亮是打從心底裡為哥哥高興。
尚在水鏡先生那裡學習時,諸葛亮便知道。
他這個族兄絕非庸人!
獲封“庸”字,實屬不該。
而又因為這個“庸”字,之後遭逢多少苦難?
諸葛亮心裡十分清楚,族兄的才學謀略絲毫不弱於自己。
甚至尚有過之!
今日,終於得見兄長揚眉吐氣,洗儘鉛塵,心裡自是高興。
諸葛明聞言卻是笑笑擺手,柔聲說道:
“在其位,謀其職。主公對我如此信任,也著實令我受寵若驚!”
“既然已獲封三軍統帥,日後自是多加辛勞,以政績碩果回報主公才是。”
說著,諸葛明開口問道:
“弟,你也已達至仕年紀,不曾想過出山?”
諸葛亮聞言輕搖羽扇,笑著搖了搖頭。
他開口說道:
“兄長,有你在,哪裡還用得著我諸葛孔明……我隻做兄長幕僚既可!”
“也罷,便由了你去。”
見兄長答應,諸葛亮這才是重新坐下。
他抬頭看了眼兄長,眼神中閃過一抹狡黠。
輕搖羽扇,諸葛亮開口說道:
“兄長,我知你心中在想什麼?”
諸葛明聞言也是麵露輕笑。
兩個聰明人之間,就是有著一種莫名的默契。
他笑著說道:
“既如此,那你我各在手中寫下心中所想,看看是不是一樣!”
諸葛亮點了點頭,他執筆寫下,覆手在桌。
二人對視一眼,隨後同時翻手。
隻見雙方手心寫著同樣的兩個字:
“江東!”
“哈哈哈,知我者,弟亮也!”
諸葛亮也是笑著搖動羽扇。
今日與兄長對談,實在痛快。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他站起身來,對兄長說道:
“兄長,這江東,便由我去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