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誰是劉備身邊的奸細,揭曉!(1 / 2)

第88章 誰是劉備身邊的奸細,揭曉!

這些時日以來,諸葛亮除卻平日休息、吃食以外,幾乎絕大多數時間都並未在府邸之中。

眼下,曹軍南下,荊襄九郡將直麵曹操大軍的壓力!

作為諸葛明之弟,諸葛亮雖自認為不如其兄長之才,卻也想在這時候替兄長分擔肩膀上的壓力。

為此,每逢空閒之際,諸葛亮都會在城池中巡視、查漏補缺。

可諸葛亮心中卻是十分明白,若想破曹,僅憑這些尚且遠遠不夠!

此時,軍師府正堂內。

諸葛亮坐於側位之上,麵露思索道:“兄長,今時曹操率五十六萬大軍南下,許昌城防必然空虛!”

“可令馬超造反,營救馬騰!而馬騰若是因此而死的話,馬超必然猛攻許昌!”

說至這般,諸葛亮的臉上不禁露出振奮之色。

反觀諸葛明卻是朗聲大笑道:“哈哈哈!我早已派人給了馬超一封書信!”

“估計此時馬超早已點兵攜西涼精銳而出,準備營救馬騰了!”

“哦?!”

諸葛亮麵色一驚,目光中儘是驚歎的望著諸葛明。

沒想到自己苦思多時想的妙策,本以為可以替兄長分憂一二,卻是沒想到兄長早已想到了如此關鍵的一環。

“不過……”

諸葛明話說於此,卻是停了下來。

“不過什麼?”

諸葛亮疑惑的看向諸葛明,不解的詢問道。

諸葛明雙眼微凝,一抹寒芒陡然從雙眼中迸發,語氣淩厲道:“馬騰,必死!!!”

“什麼?!!”

諸葛亮失聲驚呼,心驚肉跳不止,一雙目光緊緊地凝視著諸葛明。

諸葛亮想不通,明明馬騰遠在許昌之中,兄長為何如此堅信他必死無疑?

卻是突然間,諸葛亮似乎想起了什麼事。

先前曹衝身死,孫權、曹操皆為掌中玩物,互相撕咬!更是害的曹操與荀彧心生間隙!

曾經黃忠前往南蠻……

“兄長,如此說來,那曹衝之死?”

諸葛亮驚聲詢問道。

而諸葛明倒也沒有任何隱瞞,微微頷首道:“不錯,就是我將蠹蟲派人交給了曹丕,曹丕欣然接受,於孫權獻禮時,毒殺了曹衝。”

嘶~

諸葛亮倒吸一口涼氣,暗暗震驚著諸葛明的驚天手段。

如此一舉,非但令人懷疑不到諸葛明的身上,更是可以假借他人之手,一石三鳥之計!

縱然此事他日東窗事發,亦是查不到他身上。

歸其原因,也僅僅隻是曹操兒子們間的爭權奪利!!!

妙!高!狠!!!

諸葛亮心思這般之際,目光本能的向兄長諸葛明望去。

智珠在握,談笑風生!天下群雄皆在於手!

“兄長之謀,不亞於陳平啊!”諸葛亮心中暗暗驚歎道。

……

中軍大帳內!

文臣武將皆列於此,肅整以待!

主位之上,諸葛明麵色肅穆,威勢如山。

今時,曹操大軍五十六萬大軍南下,三軍將士皆已做好了作戰的準備。

“報!”

頃時!一陣急呼聲戛然而起,緊接著一名斥候匆匆衝入於帳內,單膝跪拜道:“稟報軍師,曹操先頭三十萬兵馬已經入駐宛城!”

此言一出,帳中將士們的臉上皆露出戰意。

為了這一日,他們不知等待了多時!雖說雙方兵力相差甚多,可他們每一人都堪為當世虎將。

尤其是先前曹操冊封五良將、八虎騎一事,更是激發了他們與之一戰的決心!

若將其斬殺的話,必然可成就自身不世之名。

一時間,帳中將士們紛紛請命。

“軍師,末將請命前往宛城,斬殺曹賊先頭敵軍,為我軍拿下首勝!”

魏延虎步走出武將之列,拱手抱拳拜道。

“軍師,末將請命前往,定將曹賊大將獻於軍師!”

李嚴不甘示弱,上前一步說道。

“丞相,大小戰事,子龍無有不戰!此次曹賊先頭大軍來襲,自當派遣末將前往!”

趙雲信步踏出,戰意盎然道。

“軍師,吾等亦請命前往一戰!”

文聘等人紛紛站出,拱手請命道。

諸葛明見狀,高聲大笑道:“好!好啊!哈哈哈!”

“吾軍將士,同仇敵愾,諸位將軍有此戰意,何愁曹賊不滅!!!”

說至這般,諸葛明的眼中閃出兩道精芒,隨手拿起桌案上的令牌,肅聲說道:“傳我軍令,命趙雲統帥五萬兵馬,統領文聘、魏延、李嚴、蒯越、霍峻!”

“依籍為參軍!務必鎮守樊城十五日!”

話罷,諸葛明直接將令牌丟出,交於趙雲之手。

“末將領命!”

趙雲緊握令牌,目露戰意,魏延、文聘等人亦是目光堅定,戰意盎然。

此番,曹操攜天子旨意,率五十六萬大軍南下。

雖說此次前來宛城駐守的乃是先頭大軍,但卻也有著將近三十萬兵馬!

如此兵力對比的情況下,可想而知鎮守樊城十五日何等艱難!

可縱是如此,諸將眼中卻是沒有半分懼意。

哪怕此事難如登天,亦要逆天而行!!!

與此同時,諸葛明又再次拿起一塊令牌,看向其他諸將,肅聲說道:“關羽、劉琦,關平,周倉、廖化!”

“末將在!”

關羽等人聞言,忙身從武將中站出,目光炙熱的看向軍師。

“關羽、劉琦,我命你們二人為副將,統領關平、周倉、廖化及荊州十萬水軍,待時而動!”

“末將領命!”

隨著諸葛明一道道軍令下達,趙雲、關羽等將亦紛紛開始調兵而動!

諸葛明緩緩從主位上站起,順勢從中軍帳內走出,目光眺望著宛城的方向。

今時!曹軍南下,攜天子旨意,率五十六萬大軍而來!

如此浩蕩之勢,足以橫掃天下諸侯!可諸葛明的眼中卻是未有半分懼色!

一把紙扇輕輕揮動,天下便已風起雲湧!

謀士以身入局,舉棋便已勝天半子!!!

……

與此同時!

此刻的荊州之地,早已全部戒嚴!

城池之上,兵甲林立,守城器械皆已擺落於城頭!

一名名弓弩手分布錯落於牆凹之處,目光凝視著城外之景,手中弓弩亦拉至滿月,凡有異動,怕是會立即將對方射殺當場。

每隔數息間,便有一隊甲士巡邏著,儼然一副大戰降臨之像!

值此之際,一名守將親率十餘名兵士前來,高聲說道:“都給我打起精神來!現今曹賊大軍已入駐宛城之地!”

“未免斥候潛入城中,凡有可疑之人,立即抓捕!”

“諾!”

而於城池之外,足有數十名斥候、暗哨隱匿於山丘、林木之中,靜靜觀察著四周。

為的,就是敵軍一旦來襲,能夠在第一時間內知曉對方的動向!

約有半炷香左右。

諸葛明亦從軍營中回到了府邸。

幾乎是諸葛明剛一踏入府邸,府中仆從便急匆匆的跑來,恭敬道:“軍師,主公早已在大堂內等待多時。”

“說是有大事要與軍師商議。”

“哦?!”

諸葛明聞言,神色微動,卻是不禁有些疑惑。

“難道說……曹營之中又有其他變故?”

諸葛明心中自言自語的說了一聲,當即前往大堂麵見劉備。

此時,大堂內。

劉備麵色焦急徘徊的在大堂中徘徊不止,坐立難安。

當諸葛明踏入大堂的那一刻,劉備如若看到曙光般,急匆匆的走上前來。

“軍師,你總算是回來了。”劉備焦灼的說道。

“主公勿急,可是發生什麼事了?”

諸葛明請劉備落座後,疑惑的詢問道。

主位上,劉備眉頭深鎖,欲言又止,經過一番掙紮之後,最終還是開口說道:“軍師,吾有一位近臣,吾發現他竟然與曹操有書信往來,實有奸細之行。”

“哦?!”

“不知軍師認為應當如何處置此人!”

劉備看向諸葛明,猶豫詢問道。

此時,諸葛明心中卻是早已領會劉備之意。

主公劉備素有仁德之名,而此人又是他的近臣,若說沒有感情那自然是假的。

而既然能為近臣,先前必然也是忠心耿耿,否則劉備亦不會將此人帶在身邊。

今時,突然發現此人有此奸細之舉,自然有些難以決斷。

諸葛明想明這般,心中便已有決策,緩緩開口道:“主公,此人既然曾為近臣,想來先前必然也是對主公忠心耿耿!”

“但國有國法、軍有軍規!法立而不行,則失信於民;規立於軍而不用,則將令失而身死!”

此話一出,劉備已然明悟軍師之意!

哪怕他曾是自己的近臣,但行奸細之事,恐怕也是死罪難逃。

“軍師,吾知曉了!”

劉備長歎一聲,緩緩起身準備離去之際,卻是突然被諸葛明叫住。

“主公且慢!吾還有一言。”

劉備停下步足,疑惑的看向諸葛明,開口詢問道:“軍師請說。”

諸葛明微微一笑,勸慰道:“主公不必如此,自古以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軍中亦是有將功補過一說!”

“哦?!”

劉備眼前一亮,急切的詢問道:“敢問軍師可有何錦囊妙計?”

諸葛明輕揮紙扇,淡淡說道:“曹操可用主公身旁近臣行奸細之舉,主公為何不可再行反間計?”

經諸葛明如此一點,劉備瞬間明悟,拱手道:“多謝軍師妙策!吾知曉該如何去做了!”

話罷!劉備大步流星般從軍師府內離去……

一炷香左右。

太守府內。

自劉備從軍師府中回來之後,便坐在正堂主位之上,麵色威嚴一言不發!

把守於左右兩側的甲士們看到如此情況後,亦是憂心忡忡。

他們這還是第一次看到主公如此威嚴,威嚴的令人心生畏懼!

下一刻!

一陣高呼聲突然從大堂內傳出。

“來人!”

話音落下,兩名甲士匆匆衝入大堂內,單膝拜道:“主公。”

劉備麵色威嚴,聲若洪鐘道:“傳令,命糜芳即刻前來!”

兩名甲士聞言,目光相視,拱手拜道:“諾!”

隨至兩名甲士退下半個時辰左右,糜芳在得聞主公召見後,便急匆匆前來。

但當他剛一踏入正堂,看到劉備冰冷的麵色之時,心中黯然一沉!

“難道說……主公已經發現了什麼?!”

糜芳內心忐忑的走上前來,躬身拜道:“糜芳拜見主公。”

“不知主公傳在下前來可是有何要事吩咐?”

劉備聞言,一雙明目中儘顯威嚴之色,凝視著糜芳道:“糜芳,吾且問你,吾待伱如何?!”

糜芳忻州一緊,冷汗情不自禁的順著鬢角滴落,語氣顫抖的說道:“回……回稟主公,主公待吾如同親人無二!”

“糜芳能有今日,亦是因為主公,主公之恩,在下一生難報!”

話音落下之際,劉備一掌重重拍落在桌案之上,怒聲說道:“好!那吾且問你,軍師曾經的十二策,是不是你偷錄了一份送往了許昌!!!”

此話一出,糜芳嚇得當即跪了下來,連連叩首拜道:“主公,主公,主公息怒。”

“糜芳知錯了!”

“哼!”

劉備冷哼一聲道:“吾如何待汝,汝又是如何對我!!!”

“吾自認對你不薄,你竟行如此奸細之事!!!”

糜芳聞言,冷汗早已如同暴雨般浸透了衣衫,麵龐上滿是懊悔之色拜道:“糜芳自知愧對於主公,但我實在是有難言之隱,不得已而為之啊!”

“主公!糜芳對主公的忠義天地可鑒,我當時之所以如此去做,也是為了保全主公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