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誰是劉備身邊的奸細,揭曉!(2 / 2)

“還請主公念在我一片忠心和這些年來任勞任怨的份上,請主公寬恕我這一次!”

話罷,糜芳重重的磕著頭,不斷向劉備求饒著。

“住口!!!”

劉備怒喝一聲,喝止住了糜芳的話,冷聲說道:“錯了便是錯了,何須狡辯!”

“來人啊!”

話音響起之際,左右甲士聞聲而來,嚇得糜芳直接癱坐在地上,目光含淚的望著劉備。

反觀劉備,麵龐之上卻是未有半分同情,冷聲高喝道:“將糜芳壓下去,關入大牢!”

“諾!”

糜芳聞言,在甲士羈押離去之時,亦是忍不住高聲呼喊道:“主公!主公!糜芳從未對不起主公啊!”

“懇請主公明察,我所做的一切真的隻是為了保全主公啊!!!”

劉備望著糜芳被帶走的身影,顯露著冰冷的神情。

若不是軍師留著糜芳還有大用,他立刻命人將其斬首示眾!

不過眼下,軍師的反間計,卻是依舊需要實施!

……

樊城。

昔日劉備駐紮新野之時,樊城不過是個小城而已,駐軍不過數千,人口也不過數萬而已。

但此時,樊城已大不相同!

趙雲白袍銀鎧,手提銀槍,坐下白馬,站在樊城的城頭,眺望著遠方。

城門下,五萬精兵在文聘、魏延、李嚴、霍俊的帶領之下,魚貫而入,相繼入城。

戰甲嗆嗆,戰馬嘶鳴,殺氣騰騰!

蒯越身著布衣,坐下棗紅馬,站在趙雲身後,也被這雄渾的氣勢所折服。

自周瑜撤離長沙,蔡瑁張允授首之後,三大氏族所把持的南郡和章陵,便決心歸附劉備,蒯越甚至入住了劉備的軍師府,成為了趙雲守把樊城的首席軍師。

蒯異度,荊襄名士,頗有異才,昔日劉表初到荊州,若不是蒯越出馬,替他鏟除了當地的宗賊,劉表也不會如此安穩的治理荊州。

但此刻,看著漫天而來,不見頭尾的兵馬陸續入城,蒯越非但沒有絲毫的興奮,反而越發的緊張起來!

五萬兵馬!

已經占了荊州兵馬的十之二三!

可是,若與曹操的五十六萬兵馬想比,卻已經不足一提了!

三軍過後,相繼而來的,是從襄陽和江夏運送而來的糧草,以及守城的器械,源源不斷,存入城中。

“樊城!百年了,還從未有過今日的這般壯大!”

趙雲持槍而立,目光堅定,沉聲歎息說道。

“五萬精兵,多數已經入城,文聘負責打造守城器械,魏延負責兵馬安置。李嚴則為錢糧的總管家,各司其職,都在忙碌,因此無暇前來和將軍複命。”

蒯越站在趙雲身後,看著城門下不斷湧入的兵馬器械,解釋說道。

“不必,主公既然早已安排停當,你們奉命行事即可,等諸事辦妥之後,在會議守城之事!”

趙雲一抬手,並不轉身,聲音響亮。

“將軍,此行,任務艱巨啊!”

蒯越沉吟良久之後,終於忍耐不住,歎息了一聲,略有悲觀之色。

就在昨日,在襄陽的太守府裡,劉備和諸葛明軍師大會群臣,分派戰策任務。

所有的荊襄戰將,皆列席在座,就連鎮守江夏的關羽,也被軍師星夜召回了襄陽,參加會議。

而安排給趙雲的任務,則是固守樊城,拖住曹操大軍,阻其南進!

以五萬精銳,阻曹操大軍五十六萬!

趙雲欣然領命,並無半分猶疑!

但隨之起兵的文聘、魏延、李嚴等眾將,已經顏色更變!

他們也是百戰餘生的老將,可是如這般的打法,還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但他們對軍師諸葛聞德,一萬分的信任,對主將趙雲,更是信賴有加!

而趙雲,篤信諸葛軍師不會行無稽之計,既然如此安排,則必須執行!

“我奉命而來,自當與你等奮戰一線,生死與共!”

“此一戰,不論成敗,你我都當名垂竹帛,傳於後世!”

趙雲仰首,看著天邊的雲朵,淡淡的說道。

他一身是膽,不知畏懼。但想起曹操部下五十六萬兵馬,五十多名能征慣戰之將,也不由得風聲鶴唳,心中掠過一絲忐忑。

但軍師的給他的任務,是在此釘守十五天。十五天之內,絕不容許曹操往南進發,越過漢江。

“十五天之內,樊城有失,你子龍提頭來見!過了十五天,樊城淪陷,荊州丟失,我當首罪,與你等無關!”

諸葛明交予他將印的時候,那堅毅果敢的神情,此刻又一次在他眼前浮現。

“縱然我五萬兵馬打光了,誓與樊城共存亡,必須拖住曹賊十五天!”

趙雲忽然轉身,滿臉皆是汗水,雙目卻精光閃閃,看著蒯越。

“喏!”

蒯越被趙雲的豪情所感染,神情激動,淚光閃爍:“此是我歸順主公之後的第一戰,若不能成功,必然成仁。不拖住曹賊十五天,蒯越誓不回襄陽,不見主公!”

“好!有你蒯異度如此助我,天不滅我趙雲,必能克竟全功!”

趙雲朗聲大笑,笑聲遙遙傳去,整個樊城的五萬精兵,皆仰首眺望。那城頭的銀甲天神,似乎成了他們的精神領袖。

五萬精兵,同仇敵愾,忘記了畏懼,忘記了死亡。

他們上下一心,隻有一個目的,保衛荊襄,拖住曹賊十五天!

“將軍,我先下城,布置城防,安置錢糧兵馬。”

蒯越告辭下了城樓,會同文聘、魏延、李嚴諸將,準備守城事宜去了。

十五天!

五萬對五十萬!

趙雲孤身一人,匹馬單槍,佇立在樊城的城樓之上,又一次喃喃的重複了一遍。

既然投身戎馬,生死不懼。隻恐完不成任務,拖不住曹軍,壞了軍師的章程……

趙雲雖有萬千氣概,但他並非有勇無謀的莽夫。他明白,這一戰,隻以結果論成敗,不以犧牲多少論英雄。

隻要能拖住曹軍十五天,便是他與部下戰將,五萬兵馬全部喪生,也是一場大勝!

“軍師,主公!”

“我當以死報效,儘忠竭智。至於成敗,成事在天了!”

趙雲遙看著襄陽方向,喃喃說道。

……

而此時,襄陽的諸將,送走了趙雲文聘眾將之後,個個神情落寞,大有訣彆之感。

但軍令如山,不可違逆,他們也隻好唯命是從。

大營裡。

“我不明白,為何軍師要讓子龍去送死,五萬大軍,抵擋曹操五十萬大軍,還要堅守十五天!難!是真的難!”

張飛強忍著出了太守府,回到大帳,終於爆發了,大聲抱怨著說道。

“子龍視死如歸,毅然不懼,隻這一份膽識,普天之下,我就沒見過第二個人!”

陳到想起剛剛在太守府,趙雲接過軍師授予的將軍大印時候那份堅毅恬淡的神情,佩服的五體投地。

“兵馬雖不多,但將帥已經是我襄陽的半壁江山了!若成功,自然是大喜之事,萬一有失,我荊襄折去一條臂膀……”

孫乾眉頭緊皺,憂心忡忡。

趙雲、文聘、魏延、李嚴……

除了鎮守江夏的關羽一脈,其餘眾將,半數去了樊城!

諸葛軍師,你這一計,也太嚇人了……

用五萬人博五十萬人,卻壓上了主公的荊襄九郡!

……

大江之上,煙雨彌漫。

此時,天光已亮,東方的晨曦緩緩升起,那一抹紅霞透過江麵的霧氣,射在大船之上,也顯得暗淡無光,毫無生機。

大船疾馳而行,此刻已經地近江夏。

“父親,一夜了,您還在這裡。”

關平和廖化走出船艙,到了甲板之上,看到父親關羽挺拔魁偉的身軀,依然站在船頭。遙望著遠方。

身後數尺之外,周倉全身貫甲,手裡抱著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此刻他的眉毛胡須之上,全是霧氣結成了露水。

若非有一雙精光四射,不時眨動的眼睛,甚至認為這不過是一尊浮雕而已。

關羽長籲一聲,沉默不語。

大戰在即!

曹操五十六萬大軍,正日夜兼程,往荊州覆壓而來。

這戰前的威壓,已足可令人窒息。

兩日之前,關羽接到軍師急報,帶領關平、周倉、廖化等人,趕赴襄陽,參加荊州之戰的戰前軍事會議。

各自將領,都有自己的任務。但關羽的重任,仍在江夏。

“江夏十萬水軍,乃是我荊襄的靈魂,也是生死所在!”

“十萬水軍,不可有事,江東一麵,可保無虞!雲長此去,務要掌管兵馬,不可輕進,一切按我交代機宜行事!”

諸葛軍師分派完趙雲的任務之後,第二個便對關羽麵授機宜,並令他立刻返回江夏。

“江夏重地,十萬水軍。軍中不可無主,劉琦才疏,不可大用。你此去,可令他為副將,你為主將,所有軍中大事,以你為主。”

諸葛軍師麵色凝重,叮囑再三,親自送到江邊,方與他握手道彆。

“父親,曹操五十萬大軍,詐稱百萬,不過數日便要抵達荊襄。”

關平也是一夜未眠,此刻吹著江麵的冷風,帶著幾分憔悴。

“軍師令我們星夜趕到襄陽,卻又絲毫沒有透露具體的作戰計劃,讓人費解。曹軍奔襲而來,兵貴神速,若徑奔江夏,你我如何迎敵?”

廖化雖然也參與了會議,但和關平一樣,並非聽到軍師有什麼明確的指示。在他們看來,軍師讓他們往來於襄陽和江夏之間,簡直就是故弄玄虛,多此一舉。

但軍師從來神算不空,絕不做無用之功,因此難猜難測,不明其中的深意。

關羽依舊不說話,卻忽然從懷中取出一方錦囊,雙手捧在掌心,唯恐被江風刮散,遺落水中。

“軍師臨彆之時,交予我這隻錦囊,囑咐我自明日起,十日後打開錦囊,依計行事!”

關羽雙眼微眯,胡須飄動,緩緩說道。

“既然讓咱們星夜趕到襄陽,但有機宜,麵授多好,何必故弄玄虛,要等十日之後,再行打開?軍中風雲變幻,不可預料,咱們若是固執於此,孩兒真怕貽誤了戰機。”

關平自小熟悉兵法韜略,素來所學,便是為將者相時而動,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卻沒想到軍師反其道而行之,連十日之後江夏水軍的作戰計劃,都已經設計好了。

“這十日之內,到底會發生些什麼?天知地知!軍師以錦囊授計,可以理解,不過是為了保密而已,但若固執於此,恐怕也非善策啊!”

廖化觀點與關平類似,皆對諸葛明的錦囊之計,心存疑慮。

“你們錯了!”

“十日之內,會發生什麼,天知地知。還有一人可知,便是諸葛軍師!”

關羽神色忽然變得極為崇敬,提到軍師的時候,仿佛看到了心底最崇拜的尊神。

眾將震驚!

難道諸葛軍師,真的已經將這十日內的所有戰局,都已預設完畢?可是曹操五十六萬大軍,就真的聽從你的擺布?還有江東……

局麵複雜,各方勢力洶湧。縱然軍師神機莫測,若說能執秉天下局麵,未免過於玄乎……

“父親,子龍此去樊城,孤軍獨城,既無接應,也無援兵。以五萬阻敵,孩兒以為,無異於螳臂當車……”

關平放下江夏之事,忽然想起了軍師對子龍的調度。

同樣令人費解!

“子龍雖然忠勇無雙,膽識過人,但畢竟是人,也不是神仙。軍師此舉,恐怕子龍九死一生啊!”

廖化憂心忡忡的說道。

“子龍雖然智勇雙全,可曹營之中,也非等閒之輩。”

一直沉默不語的周倉,忽然開口說道。

“張遼張郃夏侯惇等,都是萬人敵。賈詡、荀攸等人,也是謀算天下,名動華夏的謀士。子龍孑然一身,雖有幾名戰將,難保無虞……”

“子龍……”

周倉最是仁義,昔日歸順關羽之前,在芒碭山上也曾和趙雲有過一戰,被趙雲虐的遍體鱗傷。

但自那之後,周倉不打不相識,反而對趙雲佩服的五體投地,諸將之中,除了關羽之外,他最敬佩愛戴的,便是趙子龍。因此想到趙雲的處境,不由的神傷落淚。

關羽默默的將錦囊小心翼翼的裝入懷裡,也是一聲悠長的歎息。

他也思量不出,軍師在樊城這道下給子龍的死命令,到底是何用意。

三軍之將,換位思考,他更思量不出,如果此時被派到樊城阻敵的不是趙雲,而是自己。如何能帶領五萬兵馬,阻止五十萬精兵悍將南下渡江!

但他依舊堅信,軍師既然如此分派,必有如此行事的道理!

以弱敵強,本就需要血戰和犧牲!

關羽霍然轉身,從周倉的手裡搶過青龍偃月刀,麵對寬闊的江麵,虛劈一刀。

嗚!

刀風過,勢如龍吟!

“子龍,我知你必血戰報主!恨不與你並肩拒敵!”

關羽緊緊攥著青龍偃月刀的刀柄,目視著遠方。

那遙遙茫茫的江麵,便是樊城方向!

曹操南下,樊城首當其衝。

“子龍,你一定要撐住啊!”

關羽心中默念,鐵漢柔情,隻有藏於內心。

但所有眾將,心裡都明白。

這一戰,將是趙雲威震天下的一戰!

……

襄陽,軍師府。

諸葛亮收拾了行囊,準備出發前往柴桑。

猛然間,諸葛亮抬起頭,看到了一個身影,進入軍師府。

諸葛亮瞪大雙眼,驚呼道:“你怎麼來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