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水鏡先生,黃承彥的驚訝,決策(1 / 2)

第116章 水鏡先生,黃承彥的驚訝,決策千裡之人!真是諸葛庸!

南郡,黃承彥的府邸。

自昔日劉備攻取荊州,襄陽危機之後,荊襄的氏族,紛紛南遷,眾多的世家將自己的家族遷往南郡、章陵等地,一來為了避開劉備,二來若在南遷,則到了蔡瑁張允的勢力範圍,在他們的眼裡,蔡瑁張允猶如強盜。這一刻和顏悅色,下一刻便敢掏出刀子剝了他們的皮!

且南郡身處襄陽劉備、桂陽蔡瑁、長沙周瑜三股勢力交叉之地,反而最為安全,任何一方都不會輕易用兵。

所以自然而然的,南郡無形之中便成了荊襄氏族的聚集地,代替了襄陽城。

其後不久,劉備坐鎮襄陽,諸葛聞德用計,誅滅蔡瑁,收回南方三郡,又令諸葛亮出使江東,關雲長會周郎於赤壁,雙方達成協議,周瑜退出長沙,由此開始荊襄九郡皆回歸劉備之手。

諸葛明任命馬良主持商賈經濟,恢複生產,荊襄百姓,逐漸歸心。荊襄氏族,也各自在襄陽城內設立自己的行所,但諸多氏族的老宅,還是在南郡居住,並未搬遷。

“眨眼之間,已經一月未曾會麵了,不想一月之間,竟然天翻地覆!”

龐德公手持藤杖,下了馬車剛剛走到黃宅的朱門前,便遇到了迎接出來的黃承彥。

兩人雙手握在一起,龐德公感慨萬千的說道。

“是啊!”

“上次你我會商的是要不要給劉備征討蔡瑁的軍馬讓路,一晃眼之間蔡瑁早已魂歸西天,整個荊襄九郡,都在玄德公的治理下井井有條,繁榮昌盛了!”

黃承彥歎息了一聲,也感慨時光荏苒,歲月變幻,世事無常。

“那個老家夥,還沒到呢麼?”

兩人攜手進入院中,院落的中央擺著兩張長條桌子,桌上各色果品小吃應有儘有,此刻已經落座了許多氏族的代表人物。龐德公掃視了一眼,回頭看著黃承彥問道。

黃承彥一笑,往地上啐了一口:“幾十年的交情了,除了在他的府邸裡做客,從來都是咱們等他,你幾時見過他等咱們的?”

龐德公抬頭看了看天色,又瞅瞅坐在長桌旁那些焦急等待的小氏族們,不耐煩的說道:“都快未時了吧!這頓午飯,看來要等到黃昏才能開席了!”

那些小氏族們聽到黃龐兩家招呼在此聚會,早早的便來了,唯恐落後於他人,萬一被黃龐兩大氏族介懷,認為怠慢自己,則自己在荊襄將再無立足之地。

有些甚至沒來得及吃早飯,便風塵仆仆的趕來黃府,卻沒想到直到午時已過,正主依舊沒有聚齊,他們心裡雖然焦急萬分,但臉上各自陪著笑臉,嘴裡依然不住的說道:“不急,不著急。天還早,我等也並不饑餓。”

一邊說著話,一邊眼睛瞅著桌上的果品小吃,肚子裡嘰裡咕嚕的響著,誰也不敢先行動手。

雖然同是氏族,但階層固化,等級森嚴,戰戰兢兢,絲毫不差於伺候官場。

黃承彥看著龐德公焦躁的樣子,知道這老朋友年齡越大,火氣越大,最是沒有耐心,隻好賠笑安慰著說道:“先坐一坐,喝口水,等那老家夥到了,咱們合夥罰他三杯!”

“趁我不在,又在編排我呢了!”

黃承彥話音未落,一個響亮的聲音從門外響起,緊接著一人灰布衣服,足蹬麻鞋,笑吟吟的走了進來。

正是水鏡山莊的莊主,荊襄的名士水鏡先生司馬徽。

龐德公用藤杖敲著地板,氣衝衝的說道:“看看都幾時了!我們這麼多人,皆在等你!”

司馬徽哈哈一笑:“尚長公,何必以五十步笑百步?伱若能早來,我也早來了!我的水鏡山莊,可比你的龐府要遠了數裡。為何一定要在你之前?”

黃承彥連連擺手:“都莫要爭論了,快入席吧!水鏡先生從來便是最後一個來。下次龐兄早來一會,看他還敢如此拖遝!”

三人相攜入座,其他小氏族們各自站起身來,等三人坐定之後,才敢相繼落座。

“你我三人這一會,天下已經風雲變色!”

司馬徽斂去笑容,正色說道。

“原本以為山雨欲來,卻沒想到霹靂過後,仍是青天。”

黃承彥手裡捏著酒杯,沉聲說道。

龐德公將藤杖倚在座位上,雙手扶著桌案,派頭十足的說道:“你們隻會繞關子。你們倒是說說,為何劉備能以微弱的荊州,退曹操百萬虎狼之師?”

底下的小氏族們,各自側耳傾聽,不敢插言。他們當中,在曹操興師南下,侵略荊州的時候,也有部分人慌亂不堪,以為荊州必會陷落。其中不乏有人悄無聲息的將手裡的產業搬往了許昌和益州等地,以避免戰亂帶來的損失。

黃承彥親自端起酒壺,給司馬徽和龐德公滿上杯中酒,歸坐說道:“諸葛聞德能以劉備之力,平吞荊襄,誅滅蔡瑁,逼退周瑜,本就不是等閒之輩。”

龐德公嘴巴一撇,不屑的說道:“曹丞相又豈是蔡瑁張允之流可比的?曹操手下的八驃騎、五子良將,哪一個單獨挑選出來,想要滅掉蔡瑁張允,都易如反掌。至於周瑜長沙不戰而走嘛。我倒覺得不是諸葛聞德有多厲害,而是江東早已經看透了,劉備守不住荊襄,早晚必淪落於曹操之手。撤出長沙,是要讓劉備以長沙之地與曹操火拚,他們江東坐收漁利!”

下首所坐的眾氏族紛紛鼓掌稱讚,深以為然,都覺龐德公雖然性情暴戾直爽,但分析的極為透徹,一語中的。

司馬徽端起酒杯,以袍袖遮麵輕輕飲了一口,將酒杯放下,緩緩的說道:“在曹操退兵之前,不但江東如此想法,我們皆是這樣認為,否則的話,我等眾人,此刻該在襄陽聚會,也不會彙集在南郡了。”

黃承彥搖了搖頭:“但不論如何,我始終不敢相信,昔日的諸葛庸,可以神奇到調動南蠻王,談笑之間穩定江東,固守樊城,曹操百萬之兵氣勢洶洶而來,铩羽而歸,狼狽不堪!”

“這份才氣魄力,普天之下,恐怕也不過隻有一二人可以做到……”

底下一名小氏族接口說道:“其中之一,自然便是黃老的東床嬌客諸葛臥龍先生了!”

另一人見有機會可以拍馬屁,接著說道:“兄台所言不差,若有第二個人,則必然是龐公的侄子鳳雛龐士元莫屬了。”

眾人齊聲稱是,皆認為天下智謀,當屬臥龍鳳雛為最高,其下論之,方是周瑜、荀彧、賈詡等輩。但臥龍鳳雛,自在一個檔次,較之其他,又要高出了多少倍。

也正因如此,若臥龍鳳雛在主持荊州,以一人之力,對抗曹營五大謀士,退而敗之,方是合情合理。

諸葛聞德?

聽說此人曾與少年臥龍先生相處多日,或許沾了幾分才氣,熏陶了幾許才華,但要說已經高明到運籌帷幄,謀算天下的地步,絕不可能。

司馬徽靈機一動,忽然轉頭看著黃承彥,低聲問道:“令婿孔明先生,自從劉備一統荊襄之後便入了襄陽,多久未歸了?”

黃承彥略一尋思,點頭說道:“已有月餘了,音訊全無,也不知道是何情況。若不是曹劉開戰,勝負難料,我早已親自前往襄陽,一探究竟了。”

司馬徽捋著胡須,點頭微笑不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