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德公看著司馬徽,腦中閃過一道靈光:“你的意思,莫非是諸葛聞德假借臥龍的智慧,冒領功勞?這退曹的幕後謀算者,並非諸葛聞德,而是他的兄弟諸葛臥龍?”
黃承彥如夢方醒,將手裡的酒杯高高舉起,一飲而儘,重重的頓在桌上,發出“咚”的一聲:“若如此解釋,倒也合情合理!諸葛聞德,不過百裡之才,能治理一郡一縣,士氣大治,尚還可以。若說叱吒天下,笑談萬裡,我總覺得還差了許多!”
司馬徽眉頭微微皺起,沉吟半晌,開口說道:“如今曹操北撤,退回宛城,馬超鐵騎南下,不日交兵,荊襄之圍暫解。此時不可遷延,還需早點弄個清楚才好!”
“難道我等不該去拜見劉備和諸葛軍師一趟麼?守衛鄉土,浴血奮戰,我等當地的士紳,也該聊表寸心才是!”
黃承彥猛然醒悟,急忙點頭說道:“一語驚醒夢中人!”
“先前我們不信劉備,唯恐曹操大金荊州攻下襄陽,所以都悄無聲息的離開襄陽,彙集於此。如今劉備大勝,若你我依舊不做表示,反而令他起了疑心。”
龐德公也深表同意:“如今劉備乃是荊襄毫無爭議的主宰,不可得罪。明日我們便攜帶重禮往襄陽一行,隻要麵謝軍師,便也能知道這個幕後的謀主,到底是諸葛孔明,還是諸葛聞德了!”
“正該如此!”
“我等雖然微弱,也該出些分子錢出來,還請三位往襄陽入府之時,獻給玄德公,聊表我們的一片心意。”
底下眾多荊州氏族,原本都是對劉備包郵懷疑之心,缺乏麵見劉備和諸葛軍師的勇氣。而且他們也並不關心這幕後的軍師到底是諸葛明還是諸葛亮。反正隻要能容得下他們在荊襄謀生,不至於對他們進行製裁,便已經知足了。
眾人計議已定,直到深夜,方才席散,各自歸家。
……
三日之後。
龐德公、黃承彥、司馬徽三人攜帶重禮,代表荊襄氏族,親自往襄陽,拜望劉備。
太守府內,劉備熱情異常,盛情款待,將所帶禮物,儘皆收入府中,命簡雍一一記錄在案,祥加注解,仔細保存。
“備初來荊州之時,無依無靠,全賴你等眾人照顧,方才能有立足之地。”
劉備置酒相待,端著酒杯,頗有感慨的說道:“昔日動兵,隻因蔡瑁無道,謀害我族兄劉表,禍亂荊州百姓,我若不出兵,荊襄早晚淪落入他人之手,我深受劉景升的厚恩,又怎忍心看他數十年的基業就此淪喪!”
龐德公端著酒杯站了起來,向著劉備遙作碰杯狀:“自古以來,有道罰無道,無德讓有德。蔡瑁暴虐成性,與昔日的紂王無異,荊州百姓至今感謝劉皇叔的仁義之師。”
劉備急忙上前,端著手裡的酒杯與龐德公輕輕一碰,又轉身來到司馬徽和黃承彥的麵前,各自碰了一杯,四人共同舉杯,一飲而儘。
“備何德何能,安敢稱‘仁義之師’?不過是感念祖宗江山不易,代天理政,撫恤百姓而已。幸好得到諸葛軍師的輔佐,方能小有成就,如今擊退強敵曹賊,荊州暫時安穩,你等也可以放心生活了。”
諸葛軍師?
一念及此,三人心中無不急切想要知道,這個所謂的諸葛軍師,到底是諸葛明,還是後來居上的諸葛亮?
黃承彥惦念佳婿,再飲三杯,起身說道:“誠如劉皇叔所言,荊州所以平安,全賴諸葛軍師秒策神算。”
“我等有意前往拜見軍師,順便感謝他活命我荊州九郡百姓之恩。不知皇叔可能引薦?”
劉備聞言,並不驚訝,似乎早已料到,放下酒杯,微微一笑,點頭說道:“這有何不可,你等皆是我荊州之民。軍師曾言,民為水,社稷次之,官為輕。可著簡雍直接引你們前往軍師府,拜見軍師!”
劉備轉頭吩咐簡雍:“這三位,都是我荊襄名士,又是氏族的代表,民心所向。你可引他們往軍師府麵見軍師,不可怠慢。”
簡雍領命。
黃承彥等三位拜辭了劉備,跟隨簡雍,更換車馬,迤邐往軍師府而去。
太守府到軍師府,不過十數裡的距離,片刻功夫,便已到達。
軍師府前,綠柳成行,黃鶯喜鵲,吱呀亂叫,飛翔在樹枝之間。
府邸並不高大,門樓也極為低調,似乎不過是一處閒雜的庭院,稍加修飾而已。
狹窄的府門前,兩個守門的小校正長身站立,遠遠看到簡雍的車輛,急忙躬身迎接。
“軍師可在府中麼?”
簡雍當先下車問道。
“府中來了客人,軍師正在大堂接待。”
守門校尉恭敬的說道,看了看簡雍身後跟隨著的三個衣飾華貴之人,並不認識。
“三位,請跟我來!”
簡雍輕車熟路,並不通報,帶著黃承彥等三位,邁步入了府門,穿過院落,直往大堂裡來。
院中,一株綠柳,亭亭如蓋。兩旁院落牆角下,花架上數十盆妙花正徐徐盛開,芬芳蔓延,沁人心脾。
“軍師,又有稀客到了!”
簡雍帶著黃承彥等三人步入大堂,笑著高聲說道。
司馬徽等三人細看,麵色各自一驚!
隻見大堂主坐上端坐一人,綸巾長袖,麵如冠玉,正是諸葛明。
左右側坐,各自坐定一人,左首馬良,右手之人,麵色身材與諸葛明相仿,正是臥龍諸葛亮。
此刻堂中,正有一人跪拜於諸葛明麵前,灰衣寬袍,身旁放著一隻竹編鬥笠。
此人聽到簡雍的聲音,回頭觀望。
龐德公等三人一見此人,各自忍不住驚呼一聲。
盛名遠播的臥龍,竟然甘作副手,身居偏席!
而與孔明並駕齊驅的鳳雛龐統,竟然俯身跪拜於諸葛明麵前,一臉虔誠,猶如陌拜神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