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荊州氏族的惶恐,真是諸葛庸!
“沒想到昔日落魄離開襄陽的諸葛庸,竟然便是算死曹丞相,攪動天下的諸葛軍師!”
出了軍師府,龐德公斜眼看著黃承彥和司馬徽,帶著幾分酒氣,更多的是不信和驚歎。
“噓!”
司馬徽急忙靠前,伸手捂住龐德公的嘴巴,驚慌的四下張望,還好軍師府前空曠無人,這個時候天色更晚,夕陽已落,晚霞飄飛,來往的行人更少。
“諸葛庸之名,乃是昔日蔡瑁為了羞辱他而起的諢名。你還敢這麼叫他!”
“上一個這麼叫他的,此刻怕是已經轉世投胎了!”
司馬徽酒量甚豪,推杯換盞這麼多酒下肚,龐德公已經步履維艱,縱然柱著藤杖也踉踉蹌蹌,但司馬徽神色自若,頭腦清醒。
“蔡瑁……張允!”
龐德公麵色一變,喝到肚子裡的酒立刻化作滾滾而下的汗珠,從額角滴落在軍師府前的青石板路上。
“諸葛軍師對我們還算客氣,這席間頻頻敬酒,倒令我無法拒絕,好一陣喝!”
黃承彥手扶著車轅,經過晚間的小涼風一吹,也覺得頭腦昏沉,麵前孤燈夜城,如夢如幻。
司馬徽搖了搖頭:“我們昔日對待他,又如何?可值得他對我們如此客氣?”
“昔日?”
黃承彥和龐德公齊聲驚呼。
昔日,諸葛明在襄陽以馬良的古宅辦學,傳授教育。蔡瑁知道以後,唯恐教化萬方,激起荊州百姓的覺悟,威脅自己的統治,因此引兵直取學堂,一把火將荊州學堂和學堂內諸葛明手下三十六弟子焚化為灰。
其後三日,張允突襲諸葛明於襄陽西山開墾的育苗基地,基地雇傭的五百農人皆被他砍了腦袋,丟棄於深穀。
諸葛明指天立誓,必報此仇!
蔡瑁張允將諸葛明趕出了襄陽,並諷刺為諸葛庸,天下最愚鈍的諸葛二庸之首!荊州氏族為了結好蔡瑁,紛紛效仿,處處為難諸葛明,由此開始,諸葛庸的諢號在荊州氏族之間流傳甚廣。
“若我是諸葛明,就憑昔日咱們給他的難堪,此刻我絕不放過我們……”
龐德公戰戰兢兢的說道。
黃承彥忽然轉身,看著司馬徽,麵色驟變:“水鏡先生的意思,難道諸葛明不過是假意敷衍,實則對於咱們,依舊有懷恨之心?”
司馬徽沉重的點了點頭,一言不發。
“若如此,你我危矣!不如明日便起行,離開襄陽,且往南郡避禍!”
黃承彥顫抖著手扶著車轅,便要上車回府。
“迂腐!”
司馬徽沉聲罵道,朝著黃承彥啐了一口。
黃承彥再次愣住。
司馬徽一手扯住黃承彥,一手攬過龐德公,三個人聚在一起,圍著車轎站立,可謂密不透風,絕無外人聽到。
“若諸葛明有意為難我們,逃亡南郡,便逃過一劫了嗎?南郡豈非早已經是他的天下?莫說是南郡,我們便逃到冀州,抑或柴桑,又有何用?”
“曹丞相雖然暫且退兵,以他睚眥必報的性格,豈肯乾休?且荊州曆來兵家必爭之地,曹丞相若要成其大事,必下荊州。不管如何,荊州與曹丞相之間早晚還是得有一戰,那個時候,隻要諸葛明將我們三人加入其中,或者作為促成談判的條件,就算是天涯海角,曹丞相也會繩捆車載,送到他諸葛明的麵前。”
“至於江東嘛,早已與荊州戰略聯盟,數萬石糧食都會慷慨資助,何況我們三個老骨頭呢!”
“便是逃亡到南疆之地,南蠻王孟獲也不會放過咱們!”
黃承彥聽著司馬徽的話,已經被駭的一臉死灰:“難道四海之內,就沒有我等的容身之地了?且我們的產業勢力,多在荊襄,若離開了這裡,隻恐為他人所欺,難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