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德公忽然想起一事,原本醉眼迷離的雙目,此刻也忽然散發出一絲精光:“我想此事,倒是可以借孔明之手,探聽探聽。孔明於諸葛明交情非比尋常。若孔明能助我們,化解與諸葛明昔日的嫌隙,那豈非一勞永逸,也不需每日裡提心吊膽了。”
龐德公還沒說完,司馬徽已經忍不住拍手稱讚:“好計策!我竟忘記了!”
“沒想到我們三家的性命,竟然全掌握在了你的女婿的手裡!”
兩人的目光,全部落在了黃承彥的臉上。
“明日我便去拜見孔明!我就不信,憑借我這幅嶽父的老臉,我不信他會把我撅出來!”
黃承彥頓覺責任重大,抖擻精神,堅定的說道。
三人上車,各自散去。
他們在襄陽也有各自的宅院,雖然比不得南郡的大宅子恢弘氣度,但比起尋常小富之家的廳堂,還是要氣派了數倍。
次日。
還沒等黃承彥起身往諸葛亮的府邸,他便收到了諸葛亮發來的請柬,邀他前往府中赴宴。
與他一起收到請柬的,還有龐德公和司馬徽。
孔明在襄陽的府邸,原本也是蔡瑁的一處彆院,雖然並不大,但裝修的極為精致典雅,每一處雕梁,每一方青磚,都堪稱藝術。
“嶽父,兩位前輩。昨日當著我兄諸葛聞德之麵,諸多話語不敢隨意言說。伱們都是我的恩人和長輩,因此今日特請你們過來,相談肺腑。”
諸葛亮待三人坐定,高高舉起酒杯,恭敬的說道。
“孔明,昨日宴席上,軍師對我們三人熱情相待,但我三人回去之後,各自心驚,不能安穩。”
龐德公心裡藏著事情,絲毫沒有品酒的雅興,端起酒杯來如牛飲一般一口悶了下去。
諸葛亮微微一笑:“嶽父大人和兩位前輩都是荊州德高望重的名士,所交的荊州氏族們,更是掌控著荊州的經濟命脈。軍師兄長感謝你們對維持荊州社會安定做出的貢獻,因此才置酒款待眾位前輩。這又何必生疑?”
經濟命脈!
沒有哪一個統治者,希望自己的命脈掌握在彆人的手裡,除非這個人是他最信賴的人,或者這個人在他的掌握之中!
而掌握荊州經濟的荊州氏族們,卻在蔡瑁事件之後,如影隨形的跟隨三大氏族,不約而同的遷往了章陵和南郡!
劉備統一荊州,蒯家已經投順劉備。蒯越甚至跟隨趙雲,出征在樊城浴血奮戰。
唯獨黃家和龐家,猶然在南郡,遊離在劉備的控製之外……
“賢婿……”
黃承彥眉頭一皺,決定和盤托出:“昔日劉景升在時,我們迫於蔡瑁張允的淫威,也曾趨炎附勢,冷淡了諸葛軍師。隻因那個時候,又有誰知道他便是你的兄長?諸葛明寂寂無名,而又被蔡瑁冠以諸葛庸的諢號。所以……“
諸葛亮連續勸酒,哈哈大笑說道:“我兄長寬宏大量,其實那種睚眥必報之人?且元凶蔡瑁張允已經伏誅,你們這些脅從者,他不會介意的。”
“何況不知者不怪。那個時候,連我也不過耳邊風聞襄陽來了個開書院的諸葛庸,後來神秘消失不見了。哪裡曾想到他便是我的兄長!”
諸葛亮站起身來,將三隻酒杯一一斟滿,恭敬的端起酒杯,交到三個人的手裡。
司馬徽接過諸葛亮遞過來的酒杯,在嘴邊抿了一口,想要喝下,但終究還是放在了桌上:“雖然你說的都是至理之詞。但我們心中依舊不安。不知可有什麼良方,能改善荊州氏族與軍師之間的關係?”
諸葛亮又是一笑,緩緩的坐下,將手裡的酒杯舉起:“我剛才已經說過,又何必再問?”
三人麵麵相覷,一臉茫然之色。
諸葛亮停下酒杯,低頭正色說道:“昔日蔡瑁在襄陽,殘暴不仁,盤剝氏族百姓。你們卻與他過從甚密,還將自己的府邸宅院全部設在襄陽,早晚與蔡瑁來往。”
“如今劉皇叔一統荊襄,諸葛軍師主政。你們卻敬而遠之,紛紛遷出襄陽,逃往南郡。難道是你們心懷二意,想要保存實力投順曹賊?還是不信我家軍師,有退出荊州另尋他處的打算?”
司馬徽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