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襄陽風雲(1 / 2)

第129章 襄陽風雲

“大都督……此事太過冒險,萬一荊州投降,或者無法抗拒曹操,披靡而敗,豈不是江東自毀盟約,將自己置於和曹操單挑的死地?”

“何況荊州為我們江東抵擋曹操,才有今日,若動侵吞之心,於理不合,於情更不合。”

“莫不如維持友好關係,資助他們糧草,共同抗曹。”

魯肅也站了起來,目視著劍光中的周瑜,焦急的說道。

“哢!”

周瑜忽然頓住身形,還劍入鞘,緩步走到魯肅身前,麵色不紅心跳正常。

“子敬,你莫要口口聲聲荊州是為了我江東才抵抗曹賊。”

“諸葛聞德詭計多端,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巧言令色說動了你。但我還是勸你莫要上當,成了我江東的罪人。”

魯肅沉默不語,低頭沉思,左手拿著那隻茶杯,右手的茶壺蓋輕輕的捧在茶杯的杯體上,發出陣陣微弱但清越的聲音。

“伱是奉了主公之命,來詢問我的意見而已。我便明確告訴你,萬萬不可給樊城提供錢糧!“

周瑜見魯肅始終不見表態,似乎內心裡還是有著對荊州劉備和樊城守將的愧疚感,當下便有不悅之意。

魯肅見周瑜態度堅決,也隻好作罷,再與周瑜勉強說了幾句,不顧夜色漆黑,跳上小船,連夜會柴桑去了。

……

“諸公,你們的意思,又當如何?”

魯肅的柴桑府邸上,坐著三人。這三個人,雖一個個貌不驚人,卻把持著江東半數以上的經濟和江東所有的錢糧供應。

“子敬,如今我們三個坐在這裡,卻獨不見一人!”

張昭環視一圈,目視張紘、顧雍二人,滿眼皆是怨恨之色。

顧雍也是一臉不忿之氣,手指鄱陽湖方向:“昔日陸績,不過是在主公麵前,提出與曹丞相和解,保留我江東的實力而已,又有何罪?他便當著主公的麵,親自拔劍斬了陸郎!”

張紘急忙伸出雙手,做按壓安撫的動作,讓張昭和顧雍做好之後,這才轉頭看著上首主賓位置的魯肅,聲音和緩的問道:“子敬,我們都知道你是正直厚德之人。既然他隻手遮天,主公一應事務都隻聽他的,你又何必來問我們?”

魯肅沉默良久,這才終於抬起頭來,正色說道:“江東天下,是主公的天下,而不是任一臣子的天下。如今情勢風雲變幻,難猜難定。正需要大家同心協力,共保江山。我去見公瑾,是主公的主意,今天來請主公相會,也是主公的主意。還請各位有話直說無妨。”

張昭淡淡一笑,指了指魯肅:“子敬,可是在周公瑾處,又碰了釘子了麼?”

魯肅顏色不變,神態從容,微微一笑:“家國天下,我魯肅個人榮辱,又何足道哉?我已向主公提議,調撥糧草,馳援樊城,助他們穩固城防,阻遏曹賊南下侵吞之勢。但也有人認為,我與荊州,雖名為盟友,實為對手。荊州發展太快,更加諸葛聞德智算天下,無人能及。若任由他們發展壯大,他日曹操不倒,我們便先遭其荼毒了。”

“所以某人並不讚成主公調撥糧草入樊城。”

“到底要不要資助荊州,還請諸公裁決。”

魯肅並未提到周瑜的名字,但所有人都明白,他口中的某人,也隻能是周瑜了。

張紘輕輕端起酒杯,品了一口盅裡的美酒,讚歎的點了點頭,泰然說道:“荊州與我江東乃是世仇,從老主孫文台之時便往來廝殺不休,各有傷亡。昔日孫伯符,乃至現今主公,都多次興兵,與荊州劉表為敵。從這一層來說,荊州若破滅,我們當拍手稱快才是。”

魯肅搖了搖頭,用筷子輕輕一點桌上的食盤,號召眾人起筷吃菜,一邊說道:“如今江山易主,老主早已不在,劉表也化為墳中枯骨。故去的恩怨,提他還有什麼意義?”

顧雍夾起一口菜,放入口中細細咀嚼,良久之後,才緩緩的咽下,又端起酒盅,抿了一口酒,輕輕一笑,看著魯肅說道:“子敬。這個問題,你似乎已經不是第一次問我們了。”

兩月之前,曹操興兵南下之際,諸葛亮到柴桑,拜見孫權,名為感謝江東歸還荊州,實際則是奉了諸葛聞德之命,前來江東結盟。

然而那個時候的江東,正在是戰是降的問題上糾結不休。以江東氏族為主的文官們力主投降曹操,共誅劉備。但魯肅卻力主西和劉備,北拒曹操。

魯肅提出資助荊州十萬石糧食,作為結盟的誠意體現,讓諸葛亮帶回荊州,說服劉備與江東結盟。但這一提議被主和派的張昭、張紘、顧雍、陸績等人嚴詞拒絕。

他們認為隻有投順大漢丞相曹操,才能保全各自的利益,至於吳候存不存在,倒是次要之事了。

再之後,周瑜突然帶兵來到柴桑,怒斬陸績,絕了投降之口,又派人送十萬石糧食往荊州,以表誠意。

魯肅苦笑,舉起酒杯向著三位賠罪說道:“昔日魯肅也不過是為了我江東基業而已,身不由己,還望諸公海涵見諒才行。莫非今日的諸公,還是秉持原來的看法,不同意資助荊州麼?”

張昭斜倚著靠背,輕輕的剔著牙縫;張紘則低著頭,右手的雙指捏著左手手指上的粗大扳指,來回把玩著;顧雍冷笑一聲,淡淡的看著魯肅,一言不發。

魯肅看到三人事不關己,冷漠到極致的態度,心裡不由的冷了半截。難道這一次,朝中文武竟然同心同意,一定要看荊州的笑話,一定要放任樊城陷入兵亂不成?

“你等名為重臣,卻泄私憤而誤國家!若真如此,我魯肅羞恥於同你們同席共食!”

魯肅憤怒至極,沒想到這次對著諸葛亮信誓旦旦的保證過之後,回來依舊是孤家寡人,得不到任何一派的支持。看來主公孫權就算是想要幫助荊州,也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了!

孔明!

我魯肅再次愧疚與你了!

魯肅想到這些,心中鬱憤難忍,端起酒壺,咕咚咚連續乾了半壺老酒。

“哈哈!看來子敬倒是真性情!”

張昭忽然轉變了態度,撫掌大笑起來。

張紘也手撚胡須,微笑著看著魯肅那副激動的神情,像是在看一場自己導演的橋段一般。

顧雍則笑著起身,一手挽住魯肅的胳膊,將他手裡的酒壺搶了過來,放在桌上:“子敬,這次你倒猜錯了。”

魯肅一怔,眼睛盯著顧雍,納悶的問道:“元歎,你這話又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戲弄我不成?”

顧雍看了看張昭,張昭微微點頭。

顧雍這才拉著魯肅從新歸坐,從懷中取出一紙文書放在桌上,用手指輕輕的點指著,說道:“我三人來你府上之前,早已經議定了此事。隻要主公同意,可立撥糧草五十萬石,逆流而上,不過三日,便可交割給江夏的荊州所部!”

張昭點頭,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緩步走到魯肅的身邊,輕輕撫摸著魯肅的後背,歎息說道:“子敬你是好樣的,但我三個也不是自私自利之徒,豈能為了一己之私,為了建立什麼豐功偉業,而將江東生死,付之兒戲?”言語之間,又在映射好大喜功一心建功立業的周瑜。

張紘也跟著說道:“江東與荊州乃是同盟,荊州抵擋曹賊,也是為我江東爭取勝場。豈有置之不理的道理?何況江東並不缺糧草,隻要樊城有需求,便是再發幾十萬石,對於我江東糧庫來說,也並非什麼難事。難救難在,有小人當道,阻礙行事。”

三人個個說的富麗堂皇,將自己塑造成了大公無私,赤心為國的大忠臣。

但魯肅心裡卻知道,他們不過是畏懼曹操而已!

若說昔日還有投順曹操,保全家族實力的念頭存在的話。那麼自從曹操將曹衝之死歸咎與江東開始,他們便已經知道,江東與曹操不死不休,再也沒有和平共處的機會了!

曹操若真的打到江東,江東的兵馬氏族,文武官員,恐怕一個也不能善終!

與其有一天被曹操打進來,斬首沒收。不如及早拿出來資助荊州,隻要荊州穩固,他江東便安如泰山!

襄陽,軍師府內。

諸葛明長襟端坐,依舊練習著他那似乎永不長進的書法。

但這二十一世紀的書法,雖然並不算如何飄逸瀟灑,卻能在三國軍師府中,彆具一格,縱然是大漢天下,也絕無一個人的書法,與他雷同。

甚至諸葛明的字體,都與其他常人的字體稍有差彆。這種諸葛式的寫字模式,也成了諸葛明獨一無二的標誌之一。

但隻有他明白,所以如此者,隻因二十一世紀的字體簡潔明了,寫起來遠比當下三國時期的字體要省時省力的多。

不遠處,大堂的正中的條案上,諸葛亮正與馬良統籌計算著荊襄九郡調撥而來的錢糧,幾時能到達,幾時能入庫,以及如何分發調撥等事務。

荊州,無一日不備戰!

但一切備戰,又在緊張從容,無聲無息之中安然進行。

“諸葛軍師的書信,投在府前,特來送與軍師。”

二人隻在忙碌之時,忽然間守門的校尉手裡托著一隻灰色的牛皮信封,匆匆走入院落,來到堂口之外。

“兄長的信?”

諸葛亮微微一怔,轉頭看諸葛明,見兄長依舊凝神舉臂,猶如作畫一般的練習書法,於是便放下手裡的物事,提帶撩袍來到門口,接過信封。

“兄長!”

“不知兄長什麼時候,在潁川之中,也有長兄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